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5/7/18

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乡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12571亩,山地面积8000亩。辖6个村委会,23个自然庄,其中少数民族村3个,即李冲、民族、魏郢。全乡有一所回民中学,三所回民小学。人口18000多人,其中**占总人口的43%。下面,就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乡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的主要情况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全乡实现社会总值2.583亿元,比上年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4759元,比上年增长16%;财政收入88万元;新增规模企业2户,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50万元;新增税源超2万元户的私营企业10家;实现农业总产值6700万元;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46万元。在县年度目标考核中,获得第三方阵第二名,、获得第三方阵第三名的较好成绩,连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乡镇”称号。、乡政府被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乡政府被市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乡政府被国家民委、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政通人和,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一)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种植业上,积极发展“麦套花生、花生套西瓜、西瓜套蔬菜”等间作套种技术,全乡间作套种面积目前已达到8000余亩。王岗无公害西瓜基地已被省农委批准,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王岗西瓜”、“魏郢花生”已形成品牌,经济效益显著。在养殖业上,我们充分利用广阔的山场资源,鼓励支持群众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年出栏牲畜11576头,羊12423只,猪2858头,家禽9.8万只,目前,全乡有6个规模养殖户,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以上。在经果林发展上,先后从山东、合肥等地引进蒙阳红、怀远八卦、安农水密、曙光、艳光、凯特、太阳等优质石榴、桃、杏种苗。近年来,新建了淮磷无公害石榴基地500多亩,李冲无公害桃子基地1500多亩,同时注重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严格无公害栽培规程。目前,我乡无公害石榴和无公害桃子畅销省内外,全乡果林业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仅此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可增加700多元,果林业成为我乡的支柱产业。在农产品商标注册及农业中介服务上,新注册农产品商标七个,即“王岗西瓜”、“山金石榴”、“茅仙牌食用菌族香麻油”、“胜虎麻油”、“兰辉麻油”、“喜宴人家五香牛肉干”。新登记注册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三个,即县真菌协会、县牛羊屠宰协会和县牛羊养殖协会,新成立了“县真菌研究所”。在农民工就业上,大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大用工信息发布,密切关注动向,及时分类指导,切实提高农民工输出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和扶持有资本、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民回乡创办领办企业。在民营经济发展上,乡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强化服务,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参加了县“十大名小吃”和“十大旅游产品”评选活动并获得荣誉称号。乡团委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贴息项目,帮助了30余户农村青年创业和扩大产业项目近150万元。我们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以建筑、运输、牛羊屠宰为主的个体私营经济,促进了养殖、牛羊屠宰、运输业的蓬勃发展。现在全乡有10个规模养殖户,40多个牛羊屠宰、运输加工户,6个麻油加工私营企业,10多个建筑队和20多个草纸贩运大户等。我乡新增个体工商户50户;新增民营企业10户;完成招商引资3757万元。(二)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一是投资40多万元加固了邱家沟圩堤、姚家湖段圩堤和东风湖石湾段圩堤;二是投资20多万元对邱家沟排涝站进行了更新改造;三是投资近30万元实施了硖石站站首改造和渠系维修;四是投资380多万元完成了我乡的小农水建设项目;五是完成了行洪口300多亩水毁耕地的复耕工作;六是总投资734万元的安全饮水工程于全面完成,该工程涉及6个行政村,解决了1525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七是投资800多万元完成了34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八是投资80余万元的乡派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九是投资近40万元完成了乡国土所主体工程建设;(三)抓民生工程,积极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认真落实省42项民生工程,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群众医疗救助、重大传染病救治等制度。,经县有关部门鉴定,查出慢性病5例,现已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全乡参保率达到97.08%,全乡参保率99.7%,比提高了2.26%。为504人报销了合作医疗费用,计款67.3万元。村卫生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已完成毛冲、淮磷村卫生室建设,民族、魏郢、石湾、李冲卫生室也正在建设之中。全乡新增就业岗位32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人,完成城镇就业困难人员25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完成300人,免费职业介绍52人。为贫困户发放建房资金1万元。进行了农村低保扩面工作,由原来的640人扩面到792人,并按省里分配指标分解到村。对8户符合规定条件的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实行了人均130元的租房补贴,对3位符合政策规定的城镇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对70位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360元。已在魏郢、李冲、毛冲三村建立“农家书屋”3个。全乡小麦保险4000亩,水稻保险450亩。我乡中小学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及免费提供国家规定教科书,并针对贫困家庭学生补助寄宿生活费,经过排查全乡学校已消除d级危房现象。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已经在全乡范围内基本覆盖,我乡奖励扶助对象78人,其中一女户26户,每户每年奖励600元,两女户52户,每户每年奖励360元。两女户结扎奖励21000元。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33110多元,对农村已领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给予每月50元的贡献奖。对农村两女结扎户的家庭给予每月30元的节育奖。李冲、魏郢、民族村村部改造已完成。截止底,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里程34公里。投资50余万元的乡敬老院项目己建成并将投入使用。(四)抓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1、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工作繁荣发展。我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近1600 m2的民德小学教学楼及投资50余万元的配套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20多万元的回民中学科技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我乡考取二本以上学生达35人。总投资80.6万元,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乡医院门诊综合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乡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现已在民族、魏郢、李冲、淮磷、石湾五个村建成 “农家书屋”,极大地丰富了我乡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组队参加了县农民篮球赛,获鼓励奖。在李冲、淮磷两村小学实施了标准篮球场建设。投资1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广播。2、计生工作跨上新台阶。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今年乡政府投入100多万元新建了乡计生服务综合大楼,现已投入使用。,完成四项手术389例,其中结扎101例,两女户结扎9例,上环230例,引流产58例,人口出生率13.53‰,政策符合率77.35%,完成了4个村文化大院建设。通过广大干群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已顺利通过省、市、县计生考评验收。3、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投资40多万元,完成了民族村王岗片魏民路沿线及回民中学门前环境综合治理。二是实施了200户户用沼气工程建设。三是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牛肉定点屠宰场。四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进下,,我乡拆除凤寿路两旁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石灰窑和破石机70多座。通过对村容村貌的整治,有力地推动了我乡的新农村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4、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乡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省市民族工作会议以后,乡党委、政府及时向有关人员传达了会议精神,认真学习省“十一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近期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我乡实际,对进一步做好本地民族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防范和及时化解民族纠纷,积极为民族地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近年来,在县民宗局的关心支持下,为全乡五个**寺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柜式空调。结合“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实现了寺寺通水泥路,又为五个**寺装上了避雷设施。今年又为每个**寺解决了3000元的桌椅购置费。5、安全生产成效显著。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对小煤矿、渡口等重点安全部位进行重点督查,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近年来,投资近50万元为魏台、石湾两渡口新造三条渡船,消除了安全隐患。全乡近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我乡对“共同发展”提升行动和“十二五规划”落实情况1、“共同”发展提升行动加快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民族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整治项目,加大民族村抗洪排涝、堤防加固等水利建设力度,改造升级少数民族村道路,加大义渡、码头等交通设施建设,实施民族村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基本解决少数民族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民族村户用沼气建设,实施新一轮少数民族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少数民族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从民族村实际出发,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巩固提升传统农业,稳定提高粮、棉、油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民族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发展菊花、苗木花卉等种植业和羊、牛、鸡、鸭、水产等养殖业,利用外滩、荒滩资源支持发展林业。积极挖潜回民文化,利用民族村临江、临湖的自然风光,发展“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业。加快民族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和扶持1——2个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力争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多渠道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收入。充分挖掘民族村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鼓励少数民族农户积极发展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增加少数民族农民的农业收入。支持少数民族农民发展交通运输、餐饮、商贸、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经营性收入。贯彻落实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增加少数民族农民转移性收入。引导民族村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土地征占补偿机制,提高少数民族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务工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和创业发展,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务工收入。推进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力争到“十二五”末民族村学前儿童入学率达70%。加大对民族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加强以卫生室为重点的少数民族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和民族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加强民族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切实发挥广播、电视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实效作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信仰,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改善少数民族村住居环境。全面改善少数民族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把民族村纳入全市“百村十镇”和和谐村示范工程,加快培育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示范村。加强对民族村村庄规划建设指导,帮助民族村合理确定规划区范围及住宅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等村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和要求。稳步推进少数民族村环境综合整治,优先实施民族村清洁工程,优先在民族村实施垃圾收集、运送工程,改善少数民族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2、“十一五”期间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省、市、县平均发展水平的比较及“十二五”规划情况(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比较以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来看,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98元,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41少43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786元少188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18元少220元;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00元,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69少69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252元少352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少425元;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17元,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6少39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少83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96元少379元;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99元,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03少104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440元少341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658元少559元;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59元,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4.3元多254.7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少13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103元少344元。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增长183.2%,年均增长36.6%;全县比增长181.1%,年均增长36.2%;全市比增长175.6 %,年均增长35.1%;全省比增长170.6 %,年均增长34.1%。财政收入:实现111万元,实现122万元,实现76万元,实现101万元,实现88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6200万元,实现6160万元,实现5708万元,实现9900万元,实现6700万元。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乡近几年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农业总产值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全市、全县的平均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二)“十二五”规划情况1、经济总体目标: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000万元,年平均增长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元,财政收入达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到2015年达7500元;规模企业发展到10户,实现规模企业总产值15000万元,年均增长10%,农业总产值实现7000万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000吨以上。2、社会发展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至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不断加大科教事业的投入,到2015年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初保水平,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达65%以上,完善乡村规划布局,提高城镇化水平。3、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于加快推进我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为确保以上目标的实现,今后五年的具体措施是:(一)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现代农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十二五”期间,我乡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多元化、现代化进程,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1、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把农产品加工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开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继续实施粮食、畜牧、果林和经济作物“四大主导产业”提升行动。“十二五”期间重点着手建立王岗西瓜、魏郢花生、李冲桃子、淮磷石榴等基地连片建设,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围绕农业观光、休闲垂钓、瓜果采摘,充分利用我乡地理优势发展农家乐20家。大力支持丰润食品、中祝农业发展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积极推进农副产品进超市行动,力争到2015年,全乡有10个农副产品进入大中型超市。2、加大养殖业的发展。继续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等优惠,积极引导群众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增加养殖户数,壮大养殖规模,重点支持和扶持养殖大户和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建设魏郢村生态养殖园,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养殖,到2015年,实现全乡养殖业比重占总农业的比重达60%以上,使养殖业成为我乡的支柱产业。(二)优化投资坏境,加快民营经济的繁荣发展1、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高速公路连接线、淮河二桥建设、工业园区二期工程和“海螺”水泥项目的建设以及茅仙洞风景区开发的良好契机,加强横向联系,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规模大、解决就业多的项目,提供尽可能的优惠条件,全面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2、推动农民创业和工业集聚区建设把全民创业和工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全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完善创业激励机制,挖掘创业潜能,扶持、促进民营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养殖业、屠宰业、草纸贩运等产业做强做大,努力形成全民创业的新局面。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支持外出务工农民工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总量,在投入准入、金融支持、税费征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着力抓好牛肉屠宰场、水果批发市场、商贸旅游市场的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到2015年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40%以上。(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面貌1、实施好乡村道路建设工程,解决全乡18000名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问题,到2015年完成关山路、邱家沟生产路、毛冲至张庄生产路建设,全乡道路通达率达95%以上。2、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乡所有排灌站、排涝沟、防渗渠系完好率达100%,确保全乡农田保灌率达95%以上。5年内完成防渗排涝沟和石湾山体防洪墙工程。3、完成全乡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及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公益设施,到2015年实现全乡6个村村部及卫生室建设工程。4、进一步完善人饮工程的后续管理,加大户用沼气、改厕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力度。(四)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1、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持政策,符合政策生育率9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弘扬敬老风尚,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会氛围,加强养老服务、医疗救助、家庭病床等面向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保障妇女权利,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利,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加强残疾人康复、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工作,保障残疾人权益。2、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现辍学率“0”目标,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0%;开办二所中心幼儿园,实现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75%以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环境。3、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乡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投入力度,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婴儿死亡率降至15‰,孕产妇死亡率降至40/10万;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提高新农合参合率。4、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各村建500平方米左右的篮球场一个,建20平方米以上的农家书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文明村镇”和“十星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5.加快“平安工程”建设。切实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好综合治理、防邪反邪等相关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降低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案率。6.大力发展社会民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和**政策。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加强民族法制教育和德治教育,继续开展“无毒乡镇”创建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努力改善少数民族聚集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7.做好民政和优抚工作。关注民生,加大工作力度和帮扶投入,关注特困群众生产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成乡敬老院附属设施建设任务。积极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不断提高火化率。三、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做好民族工作的建议(一)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1、沿淮洼地治理需尽快落实我乡低洼地达1万余亩,夏季受淮河洪水的影响,平均每两年受淹一次,洪涝灾害濒繁,给1.4万余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低洼地治理已成为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乡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低洼地进行治理,整个治理可以分为二期运行:一期治理内容为:1、对3600米长邱家沟圩堤加高加宽,使圩堤的防洪标准达到五十年一遇,即堤顶高程达到27m,顶宽达5m,坡比达1:3以上。2、增加排涝容量,把邱家沟排涝站的装机容量提高到800kw。3、疏通排涝沟3000m。4、建调节蓄水塘一个,占地50余亩,容量10万立方;二期治理内容为:1、对1850米姚家湖圩堤加高加宽,使圩堤的防洪标准达到五十年一遇,即堤顶高程达到27m,顶宽达5m,坡比达1:3以上。2、增加排涝容量,把姚家湖排涝站的装机容量提高到1600kw。3、疏通排涝沟5000m。一期需资金1000万元,二期需资金1600万元,合计2600万元。2、关山路建设资金有一定缺口关山路是连接八公山区山王镇闪家冲(民族村)与我乡毛冲村的一条捷径。该道路的修建,对加强两地少数民族地区交流,繁荣民族经济,将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利于八公山森林公园与茅仙洞旅游业的发展。该道路拟在我乡境内修建长m、宽4m、厚0.18m的水泥路,与八公山区闪冲村道路对接。经预算需资金45万元,由于乡财政困难,只能自筹5万无,尚差40万元。(二)做好民族工作的建议1、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资金项目安排上对民族乡、村实行重点倾斜省、市、县要制定少数民族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工商、税务等方面对民族乡、村给予倾斜,始终坚持“优先安排、体现照顾”的原则予以重点考虑,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及安排财政转移支付时,应对民族乡、村优先安排,重点倾斜。对需要乡、村配套的项目,各级财政应努力提高补助标准,减轻民族乡、村资金配套压力。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等社会事业项目资金安排上,尽可能对民族乡、村单列,予以重点扶持。各级财政也要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2、实行对口扶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省、市、县(区)应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每年确定1-2个民委成员单位与1个民族乡、村结成对子,重点予以扶持。要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帮助民族乡、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加速民族地区快速发展。3、省、市、县(区)应完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逐年增加机制民族发展资金对民族乡、村发展十分重要,建议省、市、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随着经济发展逐年有一定幅度增加。4、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拨使用、交流工作的力度建议通过努力使民族乡少数民族乡、村干部的比例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大体相当。四、少数民族群众对我乡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及意见建议就少数民族群众对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通过为期六天的调查走访了解到,群众对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总体较为满意,并且对我乡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了信心。他们提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经济收入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的倒了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也使**群众得到了切实的实惠。1、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扩大与内地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所以公路、铁路等交通硬件要发展,通讯、电视、网络等要连通。2、物流要通畅,能将少数民族特色产品输出到内地市场,将内地产品输入到少数民族地区。3、根据市场发展和成熟情况,选择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品深加工,从而形成分工优势。4、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旅游产业。5、科技服务下乡,帮少数民族地区优化种植业、养殖业、6、在充分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一些支柱产业。7、一定要利用解放军,搞好军民团结、军民共建。8、重视教育发展。9、帮助和动员少数民族同胞走出去,鼓励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