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6/5/16

区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我区设施农业的调查与思考设施农业是在作物生长发育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保护设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为地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实现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集约化生产方式。以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设施农业不仅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其发展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功能定位、地理位置、土地面积的实际情况,我区制定了设施农业发展五年规划,到全区新发展钢架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面积28249亩。是我区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第一年,那么如何快速推进我区设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我区设施农业已进入完善、提高、再发展阶段,但与设施农业发达区县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促进设施农业的良性发展,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新思路,我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同时,就如何做好设施农业发展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一、我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我区现有耕地面积142793.4亩,基本农田面积138018.3亩。至底,全区设施农业面积仅有1036.8亩。其中,日光温室846栋,757.5亩;简易温室141栋,112.3亩;连栋温室6栋,30亩;钢架大棚39栋,45亩;其它保护地92亩。现有设施蔬菜、草莓、食用菌777.9亩,占75%;果树苗木126亩占12.2%;花卉99亩占9.6%;养殖33.9亩,占3.7%。设施主要分布在平原庙城、杨宋、北房、桥梓、怀柔五镇。至10月底,全区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3800亩。其中,钢架大棚3000亩,日光温室800亩,主要部分在庙城、杨宋、北房、怀柔、宝山、汤河口等镇乡,新发展设施蔬菜、草莓、食用菌占85%;果树苗木占10%;花卉5%。二、发展设施农业的作用在强化新农村建设力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我区设施农业为农民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实现了区委、政府与农民意愿的有效统一。1、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解决我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发展设施农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实现农业科学发展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区农民目前人均耕地不到0.6亩,单纯依靠发展规模经营的种植结构和粮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制约。因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发展设施农业可增强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设施农业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减轻热、凉、风、霜等气象灾害,提高抗风险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同时,能较好地满足作物对环境条件(光、热、水、肥等)的要求,实现反季节生产,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3、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可使无土栽培、配方施肥、无公害瓜菜生产、无公害病虫防治等一批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等得到推广应用。4、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我区西甜瓜、草莓、蔬菜、南方水果、食用菌等可推广的名、特、优、新品种将成为主导产品,并能形成农业品牌。5、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出现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带动设施农业产业发展。6、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我区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的发展,同时农民通过发展观光采摘园可显著提高收入水平,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三、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1、依靠政策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区政府对今年新建的设施大棚经验收合格后给予每栋1万元、日光温室每栋2万元的补贴。2、保证质量,规划先行。对今年全区新发展的设施村,做到确定一块规划一块,杜绝无规划乱建的情况发;同时,及时了解各村的设施建设情况,给与指导,确保新建设施的性能效果能够满足生产要求。3、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农民种植技能不断增强。一是根据生产需要适时开办了樱桃番茄、生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等10所农民田间学校;二是组织种植大户和技术人员先后到设施农业发展好的山东寿光以及本市大兴、顺义等地观摩学习,在提高种植技能的同时,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三是根据今年设施蔬菜种植的需求,及时聘请市级专家、教授举开办春、夏、秋、冬四季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四是在蔬菜生产的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到田间对种植大户进行现场指导。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积极争取市级项目,投资480万元完成了怀柔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一期建设,引进种植了南方果类、特菜、瓜类、草莓、食用菊花等新品种35个,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控释农药、节水灌溉、滴灌施肥等新技术6项;探索设施大棚上茬樱式番茄下茬黄瓜、上茬尖椒下茬番茄等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成果科技展示效果初显,截止到目前,已有科技人员和设施种植大户500余人次观摩、取经。二是投资80万元,完成了位于汤河口镇大黄塘村的北部山区蔬菜育苗中心建设,已为北部山区新建设施育苗80万株,初步解决了山区大棚春茬育苗的难题。四、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1、管理参差不齐,经济效益不等。今年新发展的设施大部分以集体集中建设,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在种植过程中,由于管理好坏牵扯到农户的直接经济利益,相对管理比较精细,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如种植的小番茄每栋大棚平均可产4000-5000斤,最高可达11000斤;但集体或大户种植,需要顾人干活,管理好坏不牵扯到受雇人员的利益,在生产过程中责任心不是很强,致使一部分集体或大户种植同样的小番茄平均每栋-3000斤,效益也相对较低。2、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生产和市场衔接不够。今年,发展的设施大棚春季种植小番茄的占到50%左右,产品一部分是和红螺食品签订的订单,每斤收购0.55元,除去人工和残果,收益很小;另一部分农民只能通过传统的销售模式,但受到市场限制,收益也不是很高。 3、技术水平低。农民在过去种植作物,技术要求比较粗放,而种植设施蔬菜技术要求较高,而农民在这方面技术几乎为零,虽然今年种植业服务中心先后请多位专家讲课,田间指导,但农民的种植经验明显不足。五、今后发展建议为快速推进我区设施农业发展“五年”规划中提出的“四带两园”建设,即:京承高速沿线怀柔段两侧设施产业带、山前暖区设施农业产业带、山区设施蔬菜产业带、汤河川设施农业产业带、绿湖设施农业观光园、北房镇设施观光园,结合今年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建议。1、完善设施农业扶持政策。一是完善种植补贴,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对种植蔬菜、食用菌、反季节水果等设施农业的,在3-5年内,按照国家种植粮食补贴标准给予同样的标准或略高,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推动设施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对市场经济人和龙头企业,年销售本地蔬菜等设施农产品在100万斤以上的,按销售额给予3-5%的奖励,鼓励经纪人和龙头企业创市场。2、优化设施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品种结构。一是设施农业按照“集中—分散—统一”发展的模式,稳步推进。即:集中建设基础设施、集中育苗,各户分散种植,统一由经纪人或龙头企业闯市场。二是坚持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数村一品的原则,引导同一镇、村的农民种植相同品种,形成设施农业规模效应。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品种结构,推动设施产业由以蔬菜种植为主,向菜、果、瓜、菌、花多元种植方向发展,实现设施栽培中早、中、晚熟品种配套全年生产和全年供应。3、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一是在加大对本区农民通过开办田间学校、田间指导、现场观摩等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制定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的办法,引进一批管理经验强、懂技术的“菜把式”、“瓜把式”“花把式”,为我区设施农业生产服务。二是农业科技服务机构要做到知识更新,围绕茬口合理安排、优良品种选用、育苗、田间管理、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为农民提供实用培训,提高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能力。三是聘请专家组建集栽培、植保、土肥、安全生产管理等于一体的设施农业顾问组,定期对设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开展活动,使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科学的指导设施农业生产。四是加大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广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嫁接栽培、水肥药三节、生物农药等技术,探索研究设施栽培高产技术,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五是建设集中育苗中心。以镇或几个镇域为中心,建立集中育苗中心,农户根据自己栽培计划,定制育苗数量,由中心根据生产季节统一育苗,提高育苗质量,减少农民投入,使农户可以合理调节茬口安排。4、加快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以产地、产品认证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区、镇、基地三级监管体系,从种植源头杜绝在设施农产品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三是加强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对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实行定点定期检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5、打造怀柔设施农业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向,我区除“板栗”、“西洋参”“冷水鱼”三类农产品影响大、知名度高,其它有影响的农产品品牌少之又少,设施农业品牌几乎为零,迫切需要做大做强一批设施农业品牌。因此,要以整合生态资源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围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要求,着力打造山区长哨营的食用菌、宝山的冷凉菜,平原庙城、杨宋、北房、桥梓四个镇的设施蔬菜、花卉、反季节水果等本地的“特色品牌”,提高设施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同时用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和高端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农产品的潜在价值。6、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步伐。一是突出信息服务,开展“农业信息百村万户行”活动,在广播、电视和报纸上开设“设施农业热点”问题专栏,讲解田间管理栽培技术、特色产业生产知识和经营理念,帮助解决农民生产与市场对接的难题。二是利用好网络资源。将怀柔信息网、221平台、北京12316农业服务热线及北京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和远程服务站有机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设施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指导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农产品销售,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化进程。7、建立健全新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区、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镇乡、村种植大户要有专门的科技人员、土专家、技术能手,应保证在100亩以下的设施农业园区有3-5名技术能手、土专家,100亩以上的园区至少要有1名技术服务人员。二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合作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作用。8、加强和完善批发市场建设。批发市场是蔬菜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区的批发市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区域布局,数量不尽合理,应筹建区级、镇级和地产地销批发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批发体系,发展多层次、区域型、规模化的经营网络,拓展批发交易的空间。9、鼓励发展各种有效的直销形式。蔬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选择流通时间短、环节少的销售渠道。我区的蔬菜直销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建立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实现间接直销;二是大型企业、学校、饭店、党政机关等直接与农村蔬菜合作社或销售合作社签订合同,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或直接向农民收购;三是鼓励蔬菜合作社或种菜大户进城设点或进驻农贸市场;四是城市蔬菜市场或连锁超市与农民或农民联合组织建立直接联系,实现直接直销;五是消费者组织消费合作社自行直接从产地进货。总之,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要逐步完善和建立设施农业栽培技术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流通体系和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以及不断提高农民设施技术水平和面向市场生产的运行机制,使我区的设施农业步入大发展阶段,向着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设施农业将成为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