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汇报材料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6/3/4

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汇报材料


一、我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急需改善
目前,我县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城镇发展的需要。
1、能源结构不合理。
(1)供电负荷有限,无法保证二十四小时持续、稳定供电,更无法满足小城镇产业发展的要求。
(2)在我县七个建制镇中,目前还没有开通天燃气,除了少量居民使用液化石油气外,很多居民仍在使用原煤作为热源,对环境污染很大。
2、供、排水状况差。
(1)供水。目前,我县小城镇供水系统普遍存在供水安全性差,供水设施能力不足、供水水源不足、水源水质不合格、水厂运营困难等问题。
(2)排水及污水处理。
目前,我县小城镇的排水系统普遍较差,七个建制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道路积水情况。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七个建制镇均还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利用还是空白。
3、路面等级低,停车场不足。
目前,我县各小城镇镇区内道路等级低、路面窄,大型交通工具难以通过。七个建制镇镇区内均没有大型停车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在道路两旁违章停车现象。
4、邮电设施不完善。
七个建设制镇中目前有邮政分局的只有金江、汾市、香花岭和楚江四镇,其它三镇还没有邮政分局。
5、环保设施落后。
(1)园林绿化。我县七个建制镇对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均不够,资金投入少,只属于零星点缀式的绿化效果,离国家规定人均9平方米,绿地率达30%的镇区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生活垃圾处理。
一是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收集、转运困难;
二是垃圾处理率低,我县除县城以外的七个建制镇,目前还没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仍然采取堆放形式。如果按城镇人口每人每天产生1.2公斤垃圾计算,我县7个建制镇16万人一年产生的垃圾有7000吨,对我县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
6、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目前七个建制镇均不同程度存在公共资源不齐全,缺乏广场和游园等文化娱乐场所等情况。
(二)小城镇建设管理无序,有待加强。
一是建设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是存在乱搭乱建、乱贴乱挂、乱鸣乱放现象;
三是在建设施工中,渣土运输随地掉,存在走一路,掉一路的现象。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中各主管单位不能相互衔接,各施工单位各搞各的,这个单位刚完成施工任务,那个单位又开始施工,重复施工现象严重。
四是旧城区和农贸市场存在脏、乱、差、破现象。
二、我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
2、资金渠道过于单一。
3、小城镇管理缺位。
三、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城镇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城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镇的形象和城镇的发展。
(一)做好小城镇基础设施近期建设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
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按照“先规划、再建设”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民生优先、基础先建、配套完善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了郴政办函[]211号文件《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示范镇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对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和时限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市政府办公室《通知》精神,加快我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政府又制定了《县小城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草案),《方案》(草案)对如何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也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鉴于我县各城镇基础设施现状不是很好,而各镇的财力又不是很雄厚,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远近结合的建设计划。什么时候完成镇区主干道建设?什么时候完成集中供水设施建设?还有垃圾处理和转运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供气设施建设,等等。这样就能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建设好一些项目,从而使使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二)加强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发改、规划、国土、财政、建设、环保、邮政、电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通力合作。要加强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稽查、审计等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实行动态管理,由项目业主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认真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一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勘察、设计,实行招投标,保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达到国家规定的深度要求,严格项目审批程序,严把项目审批关,保证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既符合实际又切实可行。同时切实做好项目征地、地质勘察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开工建设。二要严格规范项目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及时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三要加强环境监测管理。项目建成投产后,环保部门要负责对城镇基础设施运行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项目严格按照各项控制指标运行。
(三)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必须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集体、私营企业及个人等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体制。
一要努力争取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项目。
二要加大县财政资金投入,在现行投入基础上,建立全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形成稳定增长机制。
三要积极发挥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特别要争取如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
四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切实解决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四)建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强,周期长,上面的扶持政策多。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和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多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如今年的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确定了城镇建设的六项重点任务: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燃气管网建设和改造、公共交通建设、城市配电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了打捆争取政策资金,多立项目,县政府可以考虑成立小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对小城镇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建制镇要按市里的要求成立城镇建设综合管理常设机构,负责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要规范临街门店招牌和户外广告,拆除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物,加强对镇区的管理。
(五)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管理体制
1、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目前制约社会力量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障碍,一是准入门槛高,二是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因此,必须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运行体制改革,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
一要针对不同性质的城镇基础设施,要分类建立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使社会资本能够以较低成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领域。
二要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服务收费价格改革,在考虑居民、企业等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服务收费标准,达到保本微利水平,确保城镇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使其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要积极推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实现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利用。如开征污水处理费,按照不同用途和用水量实行差别水价制度,倡导节约用水;推进城镇垃圾处理、燃气使用产业化发展等。
四要要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小城镇已有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是政府长期投资的成果,是一笔可经营的资产。政府应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收增量,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良性循环。对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可以边建边卖,或者建好再卖,选择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于非政府投资主体经营,将收回资金再用于城市新建项目。对已建项目可以依据所有权与经营权、收益权,以便进行直接融资,实现投资——回报——再投资的滚动式发展。此外,还可以有偿转让公用设施的冠名权,将街道名、路名、桥名等名称有偿转让给企业和个人,将所获收益用于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至于污水处理等公用部门,即使短期内难以实现多元化经营目标,也应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渐打破行业垄断,加快企业的改制、改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提高经营效益。例如在垃圾处理中可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垃圾处理收费价格政策,开征垃圾处理费。但是关于小城镇的集中供水问题,有些地方采用股份制,由于股份制企业中企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难以保障安全供水,这种做法不可取,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由政府管理,把它当成民生工程来做,让老百姓得实惠。
2、加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管理,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
城镇管理是维持城镇高效运转、最大程度地发挥城镇功能的关键所在,管理体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小城镇功能的发挥。要探索建立符合我县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要求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新模式,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经营管理。
一是要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延伸到小城镇,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各镇要尽快建立城镇管理机构,建立正式的管理秩序,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小城镇进行综合管理,从而实现城镇管理有人管,能管好的目的;
三是健全城镇管理机制,而实现长效管理的效果;
四是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组建民间的环卫、燃气等自治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