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工作成效上半年总结讲话

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7

质监局工作成效上半年总结讲话第2页

验收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省局“十一五”重点项目,盐化工实验室中液体流量计装置的前期调研和筹建工作上,有望近期列入淮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二)围绕重点亮点,推进器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检验我们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就是我们在思想上是否有转变,能力上是否有提高,工作上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实效。上半年,我们的亮点体现在“五个新”。

一是质量兴市工作取得新突破。市政府原则同意成立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完成了《淮安市“质量兴市”活动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淮安市质量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起草工作。我们撰写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的建议》专题报告,就推进质量兴市、实行质量奖励等工作提出建议,市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对县(区)质量兴市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召开质量兴市工作研讨会,交流工作体会,加快工作进度。淮阴区、涟水县质量兴市工作全面推进,涟水局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获得了支持,组织召开了全县质量兴县工作会议,全面启动质量兴县工作,淮阴区今年拟申报省局验收。

二是标准“制高点”抢占取得新进展。为加快标准化自主创新步伐,抢占技术标准制高点,我们积极组织动员企业申报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以及工作组,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协调工作,目前我市的江苏安邦、江苏天宇、洪泽海珠等3个企业申报了国家专业标准化工作组。从去年底开始我们就积极帮助指导洪泽海珠公司申报气缸套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目前已申报成功并且该企业已成为气缸套国家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组长单位,已有4个起草标准被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

三是农业和服务标准化取得新硕果。围绕淮安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农业,加强与龙头企业的结合,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业标准的建立,今年在有2个国家级示范区的基础上,又上报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24个农业地方标准。金湖县建成的20万亩省级优质专用弱筋小麦示范区,累计生产36.23万吨优质弱筋小麦,农户户均增收1482.98元;国家优质荷藕示范区示范种植15万亩,农户人均年增收150元。今年我们在做好去年确定的市移动公司标准体系建立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拓展其它领域,申报了市邮政局物流等3个项目作为省级试点,有7个企业作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试点。盱眙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凹土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将凹凸棒粘土3个产品纳入省地方标准制订计划,同时还积极申报了野生葛滕粉和盱眙龙虾养殖生产技术规程2个省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

四是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与相关部门联手,开展好调查摸底和重点产品培育工作,组织企业申报中国名牌、江苏名牌、江苏质量奖,帮助1家企业的总部申报中国名牌,有15家企业拟申报江苏名牌、6家企业申报了省质量奖。组织开展淮安市质量奖、淮安名牌产品申报、评审工作,对申报的企业全部进行了材料审查和现场审核,初步确定了51个淮安名牌和5家淮安市质量奖。为发展地方经济特色,积极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盱眙龙虾”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已经通过省局审查,上报国家局审批。“洪泽湖螃蟹”启动了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淮安市质量诚信单位”评选,全市共有94家企事业单位获此殊荣,已受理近30家企业申报“淮安市信得过产品”的申请。动员组织我市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免检产品”,符合条件4家企业5种产品,均已上报“国家免检产品”。

五是专项整治呈现新局面。为进一步巩固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经验成果,我们按照省局《深入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淮安实际,明确责任、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做到了人员不散、班子不撤、旗帜不倒、工作不断,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全市的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四个100”目标中,我市前5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共计58家企业,现已100%完成建档任务;备案的企业标准100进行了复审;积极组织企业加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目前全市共有入网企业319家,其中9类69种产品入网企业210家,激活5家。国家总局确定的3类16种产品的重点生产企业入网、赋码、激活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三)围绕队伍建设,质监新形象得到充分展示。局领导班子带头摒弃僵化思想,用创新的精神学习新理论,用发展的观念理解新理论,立足质监工作的新实践认识新理论。并深刻审视淮安质监系统所处环境的变化,深入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精神状态,着力探索淮安质监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一是树立了创新发展理念。半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淮安质监事业的跨跃式发展,就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淮安质监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市局领导一班人带头深入学习十七精神,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学习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领导讲话。党组中心组6次组织专题学习,撰写体会文章,为全市系统树立了榜样。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了争先创优,勇当一流的雄心壮志;只要能促进淮安经济社会和质监事业的和谐发展,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我们就做到大胆试,大胆闯,牢固树立地方发展我发展的理念;谋求切合淮安实际,全面履行职责的新路径,真正做到把全市系统上下的思想意志凝聚到省局的决策上来、工作重心落实到省局的部署上来,实现了由保障型向创新型、事务型向发展型、技术型向服务型的三大根本转变。

二是扩展了党建创建平台。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在市局机关局域网上开办了“网上党校”,为全体干部职工提供了解放思想学习教育与信息交流的空间和平台。在全系统特别是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学恩来精神,赛优质服务”活动,并积极申报1个“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和2名“优质服务明星”。市质检所积极申报“全国青年文明号”,组织开展“做好服务发展、让企业群众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巩固和扩大“倡导阳光心态、构建和谐质监”活动成果。组织开展“抗震救灾,爱心奉献”活动,全系统共为灾区捐赠善款11万多元,190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中组部和市级机关工委号召,自觉交纳特殊党费共计23210元。农村扶贫、社区共建、城镇“4050”人员和特困家庭的帮扶工作,做到早调研、早计划、早落实,工作积极主动,措施有力,成绩显著,受到市领导表扬。

三是营造了廉政文化氛围。多措并举,拓展廉政文化建设渠道,在办公区醒目位置张贴廉政警句、行业禁令,对党员干部进行“温馨提示”;在局内网上设立规章制度、典型案例的行风专栏;将省局的“六条禁令”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全市系统“十项禁令”、“八不准”,印发给工作人员每人一张,要求大家随身携带,随时对照检查自身言行,时刻保持警醒。同时还通过悬挂廉政文化宣传横幅、在工作人员桌牌上印上自己的座右铭等形式,使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层面。

四是规范了制度执行机制。围绕“反腐倡廉制度规范执行年”和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开展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公务或业务活动进行廉政风险防范、制度控制、权力制约,全面清理职权,评估廉政风险,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努力形成制度确权、科学分权、公开亮权、实时监控的部门权力运行机制,为完善我市系统惩防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广大干部职工认真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ab岗“无缺位服务”制,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审批负责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格执行“五办”要求和限期办结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一站式”办公,窗口部门实施“24小时预约服务”。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市局已经连续9次实现行风热线零投诉。

五是增强了信息宣传效果。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创新宣传方式,落实宣传责任,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宣传质量,使全系统亮点得到了扩大,形象得到了提升。上半年,全市系统在各类报刊、媒体发表各类文章1200多篇,与去年同期相比稿件数量增长了50。被各级政府采用的政务信息136条,政务信息工作跻身全市政府部门前10名,在全省系统名次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质监宣传的载体、手段、效果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增强了质监部门信息宣传的社会效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建设新淮安、全面达小康”的要求相比,淮安质监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还不强;二是执法监管力量仍有不足;三是机关质量体系运行的精细化程度不够;四是个别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不可小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振奋精神,落实责任,确保下半年再创佳绩

上半年已经过去,下半年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工作责任更加重大。从现在起,全市系统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必须以毫不懈怠,再接再厉的意志,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干劲,紧紧围绕年初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状,进一步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进一步振奋精神,落实三项责任。劲可鼓不可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需要我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要保持和发扬上半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做到思想上不松懈、工作上不怠慢、要求上不放松。要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排除阻力,战胜困难,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干事业。一要落实目标责任。工作任务越艰巨,责任就越重大。为了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必须按逐级分工负责的要求,强化各级各岗位的责任。要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工作,对省、市局的决策部署及重要工作,要跟踪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并及时予以通报。年底要实行绩效考核,把目标任务是否完成作为对各级各单位特别是各责任部门、责任人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完成任务好,履行职能到位,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