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植检站上半年工作总结
植保植检站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州农业局的直接领导和省植保植检站的指导下,全州植保工作遵循“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落实各项病虫防控措施,强化植保执法,抓好植保各项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自觉贯彻落实到农业生产中,服从大局,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全州农业安全生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病虫发生及防治情况
截止6月24日,全州大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91万亩,防治162.76万亩次。其中稻飞虱发生76.44万亩,防治143.15万亩次,全州普遍发生;稻纵卷叶螟发生11.72万亩,防治15.27万亩;水稻叶瘟发生0.85万亩,防治3.36万亩次;玉米叶斑病、玉米螟虫等零星发生。小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67.74万亩,防治70.82万亩;其中小麦锈病发生17.47万亩,防治18.79万亩,小麦白粉病发生20.87万亩,防治21.84万亩,油菜蚜虫发生10.39万亩,防治10.16万亩。
(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情况
1、田间调查及收集数据情况:严格按照《全国病虫测报规范》及《云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方法》,根据病、虫情发生发展趋势对小春、大春作物病虫害进行田间调查;从田间病、虫始发进行系统和宏观调查,每周邮件收集各县调查情况并整理分析、编写周报,按时向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测报处、省植保站、州农业局信息科报送重大病虫发生动态。今年稻飞虱特大发生,自6月5日全州启动水稻稻飞虱应急防治预案三级响应,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防治指挥部,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进一步强化了日报制度,每天将发生及防治情况上报指挥部和省植保植检站。
2、报送报表情况:截止6月24日,发出病虫情报8期580份,大、小春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周报表29份,模式报表16份,各种统计表格7份。
3、鼠情监测:每月连续3天开展农田鼠情监测,随时掌握鼠情消长动态,据监测:1~6月共捕鼠5只,平均鼠密度0.3%,最高的是1月份为0.7%;共向省植保植检站报送鼠情调查表格3期9份。
4、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州范围内稻飞虱普遍发生,主害代发生最大面积达65.5万亩,发生程度重,达三级应急防治指标。州政府、州农业局高度重视稻飞虱防控工作,分别以关于做好水稻稻飞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为内容形成文件下发到全州八县,要求各县充分认识稻飞虱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早部署,落实责任,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把稻飞虱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并启动稻飞虱发生及防治情况日报制度,与此同时各县政府及农业部门也高度重视稻飞虱防控工作,及时启动水稻稻飞虱应急防治预案二、三级响应,成立稻飞虱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做好防治物资的调运储备,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调查统计灾情、宣传发动群众迅速开展稻飞虱防控工作,并通过组织机防队开展统防统治,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带动全州开展稻飞虱的防控工作。截至6月23日,全州共投入防治资金103.96万元,投入科技人员17819人次,投入防治人员537524人次,组织开展培训438387人次,出动机动喷雾器12181台次,开展防治143.15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45.36万亩,目前第三代稻飞虱已基本得到控制,全州田间平均虫量715头/百丛,已低于防治指标,稻飞虱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当前稻纵卷叶螟发生11.72万亩,水稻叶瘟发生0.85万亩,玉米叶斑病、玉米螟虫等零星发生。针对当前形势,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田间进行宣传发动群众开展防治,共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治15.27万亩,水稻叶瘟防治3.36万亩次。
(三)植物检疫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宣传贯彻《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上半年来全州植物检疫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对《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1至6月份每逢集日,各县结合查验两杂种子市场门点进行宣传,全州累计出动检疫人员1000余人次,20个集日,共接受咨询3万人次,印发资料余份,深入种植生产基地进行植物检疫宣传200余次。通过上述方式,使《植物检疫条例》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二是加强疫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加强对“红火蚁、葡萄根瘤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梨枯梢病”等监测,特别是加大对“稻水象甲”疫情的监测力度,目前正全面开展疫情调查中。三是做好调运检疫、邮政检疫和产地检疫工作。调运检疫:按照调运检疫程序进行检疫,对未发现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植物及其产品签发植物检疫证书。今年上半年全州共实施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2143批次15976吨。邮政检疫:上半年全州累计办理邮政检疫207批次,目前邮政检疫工作顺利进行。产地检疫:上半年全州累计对茶叶、水果、西瓜等开展产地检疫75725亩,其它“两杂”制种基地正在进行中。
(四)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在今年1月份与县植保站到兴旺农资市场对部份农药经营户进行了标签抽查及对所设的放心农药门点进行了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果放心农药店基本无违规经营现象。二是根据还有部分农药经营人员需要培训的实际,在5月份举办了一期农药经营上岗培训班,培训农药上岗人员68人,使全州的农药经营上岗培训人员累计达到1610人。三是于3~6月先后4次参加州农业局组织的科技宣传活动,对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农药知识》、《病虫害防治知识》等进行了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五)、积极推广植物保护新科技,提升植保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率。
1、玉米灰斑病综合治理示范。在县平坝乡开展玉米灰斑病综合治理210亩示范。
2、设施避雨栽培防治葡萄病害示范推广,在、砚山、丘北等县示范300亩,带动全州亩葡萄优质高效生产。
3、辣椒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在砚山、丘北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控制辣椒害虫应用示范,通过使用烟青虫性诱剂诱杀成虫,全州共进行示范2500亩,其中砚山县亩,丘北县500亩。
二、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今年针对水稻稻飞虱特大发生态势,州县各级部门十分重视。5月18日,州农业局发出《关于做好稻飞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5月27日州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水稻稻飞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6月5日州农业局正式启动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预案稻飞虱防治三级响应,这是我州农业系统首次启动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各县农业部门及时启动水稻稻飞虱应急防治预案,相继成立了稻飞虱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农业科技人员下村指导农户开展统防统治,掀起了防治稻飞虱的高潮。
二是加强病虫监测和田间调查,严格汇报制度,及时组织防治。自6月5日启动稻飞虱防控预案以来,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形成日报和周报,及时上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测报处、省植保植检站、州农业局,同时反馈到各监测点。通过密切监测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出预(警)报,组织农户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为大面积防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三是逐步完善全州植保体制机制。由于国家植物保护事业机构只设置到县级,乡村级植保队伍建设靠市场机制配置。我州的乡村植保力量非常薄弱,为破解这一难题,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之机,全州在所有乡镇专设植保员一职,现已配备人员107名。同时为改变农业生物灾害防控靠单家独户农民完成的状况,在全州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办法,全州试行推广。
四是完善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州是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站之一,现全州测报网络已趋于完善,遍布全州主要作物种植区测报网点30个,有自动虫情测报灯9台,监测覆盖我州主要农作物病、虫、鼠等生物灾害。
五是作为全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指挥中心机构,州植保植检站承担发动和防治指导的主要工作。在应急预案执行中,及时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各县,开展防治技术培训,并在还没有一分防控专项经费到位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共为县上提供统防统治用药200公斤,机动喷雾器100台,防护服100套,防护手套120双,口罩1600个,支持培训经费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各县开展防控工作。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经费严重缺乏,给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极大被动。今年由于受暴风雨日和适宜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影响,州境内水稻稻飞虱普遍发生,呈特大发生态势,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加大了对突发性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难度。
2、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对植保植检工作不够重视和支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植保工作真正提高到植物卫生防疫事业的应有地位,仅凭农业系统的植保技术人员力量太薄弱。
3、基层植保科技人员素质急待提高。今年虽在全州所有乡镇设有植保员,但大部分植保员植保业务水平较低,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知之甚少,加之很少有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机会,导致了对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准确性不高,指导防控水平不够理想,基层植保科技人员能力亟待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继续抓好农作物病虫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好全州开展防治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防治技术水平。
(三)加强技术人员特别是乡镇植保员的科技知识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四)加强完善村级植保应急防治队伍,应对突发农业生物灾害的发生。
(五)植物保护作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是政府公共职能,全社会应提高认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植物保护工作。
(六)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植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完成省、州下达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