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稿:学习十八大创新党的群众路线

征文演讲范文 发布时间:2015/5/3

征文稿:学习十八大创新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其后习近平总书记郑重表示:“我们一定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自信的庄严承诺,将激励全党团结人民为建成小康社会奋勇前进!笔者认为如果在全党切实持续开展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确有成效,那末,定能与时俱进创新“党的群众路线”这一传统法宝,从而保障十八大的宏伟目标实现。
一、祭起法宝克敌制胜
有人会质疑:“群众路线是党的传统法宝”从没有见此提法。确实,翻开党史,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归结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对于党的建设,他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称之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没有把密切联系群众说为“法宝”。笔者对此作了这样的思考:党好比文韬武略的战将,拿起“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法宝,冲锋陷阵,于是产生巨大的能量,攻无不克。这三者紧密相联,贯串着群众路线,于是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其中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使得战术运用自如,犹如剑客高手,做到人剑合一,出神入化。为此,可以用现代化的语言表述,把群众路线称之为三个法宝的核心技术。有了这样的逻辑联系,把群众路线称之为“法宝”也就不离谱了。
历史对此作了有力的证明。中共较之国民党创建晚十多年,人数少,力量弱,缺武装。北伐后期遭蒋介石清党杀戮,创建红军后又被围剿,被逼长征,累陷绝境。凭着三个法宝力挽狂澜,其中依靠群众路线,赢得了民心,不断壮大党和红军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抗日战争中,成为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在解放战争中,战胜数倍于己的国民党百万军队,从而赢得了天下。可见其法力无边,十分灵验。
建国后上世纪五十年代,笔者参加过土改、工运,也切身感受到群众路线这一法宝的威力。刚解放,经历年抗日战争、年解放战争,江门和全国一样百废待兴。那时候,我们干部深入农村,访贫问苦,扎根串联,与贫雇农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斗地主,分田地,修水利,大闹春耕夏种;下放到工厂蹲点,发动工人群众开展劳动竞赛。共产党一呼百应,工农群众一心向党,迸发出翻身作主的激情,如火如荼地积极投身于增产节约,生产自救,恢复和活跃经济,抗美援朝,热心捐献之中。刚从镇改市的江门,不足5万人口,饱受战争创伤,经济不景,工人失业,生活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为国家捐献了三架飞机。其后在年党的八大精神鼓舞下,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以这样说,从七大到八大这十年间,从胜利走向胜利,是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得最好的时期。当年的激情岁月,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可是,至今历历在目,给笔者留下不少毕生难忘的镜头。年间为给工人建造一个文化宫,干部与工人群众,同甘共苦,锄平了园山仔,用大板车,手拉人推,把泥运到两三公里外(今胜利大桥),填平烂泥塘。这给笔者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群众路线教育课。事实也教育了群众,使他们认识到共产党、人民政府确实为人民服务,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从而和党心连心,跟党走。即使其后党犯了错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胡搞大跃进,导致大肌荒,生活严重困难,也积极响应“苦战三年”,开荒生产,“四种六养”共渡时艰,翘望好转。
二、搁置法宝曲折走偏
建国后,中共成了执政党,至今年,历史走过来一条弯路。前年,党的最高领导自视为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就可以任意作为,发号施令,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的左的路线,大搞政治运动,以为这就是贯彻了群众路线,以此来克服党内由于执政后产生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贪污腐化倾向,统一和改造知识分子思想,解决社会上诸多矛盾。其实,这是乱药投医,适得其反。表面上似乎解决了,如贪污腐化,实际上潜伏下来;知识分子万马齐喑,大伤元气;“假大空”充斥官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更甚;而群众路线也遭到异化扭曲。自然,这一过程是逐渐发生的。
年党的八大一致通过了决议,结束急风暴雨的阶级斗争,进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时期。这是一条反映人民心愿的正确路线。然而不久就被最高掌权者否定。此时,群众路线被冷藏起来,促之高阁;阶级斗争路线则摇旗呐喊:“念念不忘”“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后来更成为一条完整的左的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拿来指导一切,强迫命令,搞大跃进,大搞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粮食“大放卫星”,一时间,“假大空”充斥,乱云翻滚,实事求是的党风败坏,以致三年经济困难,饿死人。年庐山会议原定纠左,一夜间变作反右。坚持实事求是、反映民情的彭德怀元帅被冤为反党集团的头子。到了年,更变本加厉,推向极左,掀起文化大革命风暴。八年**,导致道德败坏,冤案丛生,经济陷入崩溃边缘。记得当年有人讲,开展文化大革命,相信群众,充分发动群众,是把群众路线运用发展到顶峰。现在看来,这经不起实践检验。恰恰相反,却是把群众路线扭曲了异化了,其精髓被破坏了。
本来,群众路线的精髓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通过密切联系群众,调查研究,作出实事求是反映实际的正确决策,发动和依靠群众,贯彻落实,从而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过程必定出现增强党内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党群关系融洽的局面。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群众运动却成了党内斗争的手段和工具,违反原则,颠倒是非,将党内矛盾公开于社会,煽动群众,借社会力量打击异己。结果出现了“两个分裂,三个对抗”的乱局。即分裂了群众(分裂为两大派,造反派与保皇派),分裂了党(所谓无产阶级司令部与资产阶级司令部)。党内的自封左派与所谓右派(走资派)对抗,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不顾国法,把国家主席作为最大的走资派斗死,要他永世不得翻身。群众两大派对抗,兵戎相见,你死我活。群众与干部对抗,党政瘫痪,到处是无政府主义,打砸抢。这不是对群众路线的扭曲异化破坏又是甚么!这不是背离党心,脱离群众,又是甚么!
三、与时俱进创新法宝
改革开放以来,拨乱反正,摒弃阶级斗争为纲,实行以生产建设为中心,深得民心,这也是回归群众路线的表现,从而为恢复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提供契机,创造氛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吸取历史教训,十分重视党风建设,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实践群众路线的新路子;媒体现代化,信息网络化给联系群众提供了给力工具和空间:这些有利条件给恢复和实践群众路线放开了手脚。然而,被文革搞乱了的党风政风积重难返,群众路线这一宝刀残缺,锈迹太厚,修复需要时日。党群关系政群关系没有回复正常,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出现了新的情况:既有客观,也有主观:经济发展了,贫富不均,司法不公,贪污腐化蔓延扩散,累遏不止。政治改革步履维艰,制度不全,管理不严,笼子不够大,也不密实,关不住权力的滥用和寻租。干部素质低下,信念不坚定,精神懈怠,封建意识,专制思想,左的影响仍然严重;权力观不正,“有权不用,过期无效”;群众观点淡薄,缺乏群众工作的炼历,坐惯办公室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久违了;官场上流行“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唯上不唯下,升官好发财”“爬(扒)得快,好世界”;视群众为刁民,**不择手段。群众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既得利益者不愿放弃手中利益,顺得哥情失嫂意,照顾各方难度大,难协调。官风不正,民情低迷,官民关系紧张。一些地方民众对党政领导的信用度、支持度、满意度低迷,对党的作风好转抱焦灼失望,甚致愤懑狂躁,故突发事件不断增多。以上各种不利因素妨碍了群众路线的实践,也只有以改革的精神正确贯彻群众路线才能解决。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实践群众路线,与时俱进,创新法宝,这就成为一个意义重大而迫切的课题。就此,提出一些浅见:
(一)、把权力关进大笼子里,为践行群众路线提供广阔天地。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反映了民意。老百姓认为,现下党大于法,权大于法,权力膨胀,笼子小关不住,笼子大才关得住。现成的大笼子就是宪法。遗憾的是这个大笼子成了展品,摆设给人看,让人们有“纸上谈(笼)”之感。因此,翘望顶层落实宪政,以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扩大人民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体现党的群众路线,使人民切身感受当家作主,只有如此才能遏止腐败。切莫做“叶公好龙(笼)”。这是人民的心声。
(二)、加快创新社会管理步伐,把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当前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参与面不广,流于形式,其自治功能没有显示,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其基础组织—小区业委会及楼层组织大多数没有建立和夯实,缺乏牵头组织者,起步艰难。小区物管会顾虑重重,担心冲击自身利益格局,不支持,不给力(堤东路东堤湾花园小区物管会年曾召开一次业主大会酝酿筹组业委会,至今拖了年,仍然没有着落,业主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为此,我市有关部门应对此加强领导,定好规划,确定时间,落实行动。居委会的组织工作重心应相应向小区和楼层下沉。
(三)、建立起各类型联系群众制度,如党代表、人大代表日常联系群众制度,老干部座谈会,妇女座谈会,领导干部和党员假日就近联系居民制度等等,使之常态化。如今,大多单位的党员干部,生活在社区,却从不参加社区的活动,是特殊居民。有的领导家住小区,高高在上,小车接送,远离群众。只从媒体上露面,大谈官话套话,或上门慰问出镜,被市民讥之为作秀。此类作风,无法获取群众好感。其实,有心联系群众,大可以从家居做起,利用假日休闲,多点下楼散步,和邻里聊天,谈家常,听呼声;多一点参加社区活动,协助社区,搞好自治管理,帮助居民,提高文化生活质量。此类制度,应把它与党员创先争优考核结合起来,使之常态化。
(四)、充分运用网络工具,将联系群众的实践活动搞得生动活泼。如通过老年大学发动学员,组织队伍,扩大稿源,广泛宣传,办好老干部局网站的“老干部之声”栏目,使之成为老干部学习交流的园地和党联系老干部的一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