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领导致辞
庆典致辞范文 发布时间:2013/9/13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领导致辞
各位学员、同志们:
上午好!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今天开学了。我代表市委对全体新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祝愿大家在党校的3个月里,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说明一下,本人过去一直从事经济工作,讲课是外行,主要是就我的工作经历和体会与大家作个交流。办中青班一定要注重质量,没有效率仅有形式的学习没有意义,大家来学习一定要有所收获,今后无论走上什么岗位都能适应,最好是对大家的一生都有影响。与相比以往,这次的中青班有三个显著不同。一是培训时间由往年的下半年改为上半年,二是学制由过去的2个月左右改为3个月,三是学员人数由过去的80多人缩小为48人。之所以这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大家能尽可能的不受工作影响,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培训当中,全面系统地“充电”,在能力素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最好是“焕然一新”。这说明,市委非常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非常关注干部的教育和成长。3月份,我们召开了干部教育工作的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全年的干训工作,无论是培训的力度,还是干部参加培训的广度,都大大超过以往。今年在党校将有13个主体班,1700名各级各类干部参加培训,其中就有今天开班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此外,还将有部分党政干部到武汉大学培训。
市委为什么如此重视干部教育工作?第一,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干部除了了解地域文化外,还要了解接受其它文化,接受新观点、新理念。第二,是发展的根本,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河南的南阳内乡县衙有一副对联,其中说到“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句话说明,干部是地方发展的关键力量,有一支思想解放、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才会有一个好的工作局面,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去年的中青班开学典礼时,我讲过干部“快”成长的问题,分析了为什么要“快”成长,什么才是“快”成长,如何才能“快”成长,提出领导干部要顺应潮流抓住机遇,适应环境创造业绩,和谐关系创造合力,加强修养严格自律。我们讲加强修养,严格自律,其实就是干部的“德”与“才”的问题,其中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学习。今天,我想接着这个话题,专门谈谈领导干部的学习。我讲三个观点:一是要重视学习,二是要明确学习重点,三是要善于学习。围绕这三个观点,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供大家作参考。
一、要重视学习
现在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科技、新理论以先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增加和传播,人类知识总量从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增长一倍变成了现在三至五年甚至更快翻一番。在这知识主宰经济、知识支配世界、知识创造未来的时代,不努力学习新知识,不认真了解新科技,不深入钻研新理论,不要说不可能当一个事业所真正需要、人民所真正拥护的领导干部,就是当一个真正的通过诚实劳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农民都已经非常困难了。
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就更要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当领导,既要能“领”,就是要能带领、引领别人,又要能“导”,就是要能引导、指导别人,要有超过被领导者的地方,总要有过人之处。这都需要领导干部学习要勤,思考要深,调查要实、钻研要透。毛泽东说过,领导的责任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如果我们领导干部自己学习不努力,思考不深入,钻研不深刻,怎么出主意?相反,如果自身学习不努力甚至不学无术,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一窍不通,就可能会出歪主意、馊主意、坏主意、瞎主意,紧接着的就是瞎说、瞎干,甚至乱干。习近平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曾经批评那些“失语”的领导,“因其理论水平低,与知识分子说话,说不上去。因其工作作风浮夸,与群众说话,说不下去。因其观念陈旧,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因其夸夸其谈,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论级别高低,职务大小,权力轻重,资历深浅,都应该而且必须在学习上比一般人努力,钻研比一般人刻苦,思考比一般人深入。这是工作的现实需要,职责的客观需要,形势的迫切需要。
古往今来,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人物和典型事例比比皆是。
被历代尊为圣人的大教育家孔夫子就坦言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好古,敏以求者也。”意思是说,他自己也不是生下来就掌握很多知识,了解很多情况,只不过是自己对历史人文等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思考而已。圣人都是这样才有所成,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平凡人呢?
不少时候,学习改变命运。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吕蒙“刮目相看”的典故,相信大家都知道。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从小家境贫寒的“草根”,读书很少,知识不多,只是凭着一身胆气逐步成长为高级将领,但还不是真正的帅才。后来,在孙权的启发下,他发奋读书,最终成为让关羽“败走麦城”的三军统帅。当时,鲁肃就发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惊叹!“悬梁刺股、映雪囊萤”相信大家都了解,这些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
我党历史上,毛泽东就是举世公认的好学者。他不仅小的时候读书学习非常用功,非常努力,长大成人后更爱书如命,终身不释卷。当年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就有在南门口“闹中求静”读书的美谈,还常到定王台借书。战争年代,在“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长征路上,他仍然要抽空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他读书更加勤奋、更加刻苦、更加努力,面对政治、军事、外交和国家建设等极其繁忙的公务,他仍然要坚持学习。外出考察、调研,工作人员最重要一项工作就是要为他带上一箱子书籍。直到1976年9月8日去世前一天,他还看了几分钟书。毛泽东之所以能由韶山冲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革命领袖,之所以让党内同志觉得他英明、伟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学习的知识比大家多,他掌握的情况比大家全,他研究的理论比大家深,他思考的问题比大家透,他结合的功夫比大家高,并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当然,古人中也有因为不重视学习导致事业失败的例子。研究历代王朝的更替,我们不能忘了李自成、洪秀全等人,他们与刘邦、朱元璋等有着同样的出身,也有着同样的志向,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王朝的开国帝王。但为什么他们却功败垂成呢?无论是李自成还是洪秀全,实际上都是有机会成为新一代帝王的,甚至他们已经摸到了皇位的椅子,但是,就在这种关键时刻,一种开国帝王所必要的素质发挥了作用:周文王可以心态很平和地等待机会,刘邦可以很坦然地离开咸阳秦宫,李渊及李世民父子在推翻隋朝之前始终封隋炀帝的儿子为隋帝……这种动作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却是关键时刻的关键成功素质!不是所有有能力革命、有能力打天下的人都能够成为开国帝王或者能够将王朝持续的,只有那些重视学习、懂得去管理这个王朝、懂得让它持续的人,才能成为王朝的统治者。
古人、名人、伟人尚且如此,回到现实中,对我们在座的各位中青年干部来讲,学习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从个人来说,学习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我们在座的都是风华正茂之年,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都希望有一个可以大展身手的舞台。可是如果能力不足,给你一个大舞台,对你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严重点可以说是一种伤害,因为无法胜任,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结果事与愿违。我们现实中有这样的,有的人协调能力不够、驾驭能力不强、不够决断。这是什么问题?是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时指出的“本领恐慌”问题,归根到底是学习问题。大家要明白,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关键就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这就需要什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二、从干部队伍来说,学习关系到的发展。面对大踏步前进的趋势,领导干部的素质水平决定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健康程度和发展后劲。我市的中青年干部队伍,既有着年轻干部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开拓进取精神强等特点,也客观地存在着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对党的历史和党的知识的全面系统学习,缺少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处理复杂局面能力等问题。具体到我们在座的同志,可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工作难以开展,不仅不能为我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做贡献,甚至还可能会拖后腿。这些,都必须通过学习来改善。我们青年干部“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在打好思想政治和业务根底上,老老实实下一番工夫”,真学习、善学习、勤学习,不断提高水平,才能真正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经常讲,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看到自己的缺点也最难。在这里我提出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要怎么认识自己?怎样么认识?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这些不足是怎幺形成的?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地域文化?如何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
第三、从党的地位来说,学习关系到我党的事业。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党,之所以能由革命党成功转变为执政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的,“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部署。怎么认识这个问题呢?
从创新执政理念看,这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完善执政方略的需要。我们党虽然执政60多年、推进改革开放30多年,但与世界上的其他执政党相比,执政时间还不长,经验还很有限。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正在经历广泛深刻的变革,对党的执政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历史和现实一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