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街构建惩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0/9/28

关于镇街构建惩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镇街构建惩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党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是党对反腐倡廉规律的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近年来,赤岸镇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围绕政府依法行政、干部勤政廉政,围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阳光操作,围绕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四化”为主线的乡镇反腐败惩防体系建设,即:廉政教育制度化、队伍建设经常化、镇村办事程序化、民主监督规范化。“四化”成为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一)立足于教育管理,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即廉政教育制度化。
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党性的增强,以及有效地抵制各种错误倾向,都有赖于教育和管理,这是基础。某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淡化,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坚决纠正和克服“重使用、轻教育、轻管理”的倾向,通过强化教育和管理,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把教育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内容,予以谋划和落实,制订党员干部年度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教育内容、责任人和预期效果;二是一以贯之推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如每月的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日。“读廉文、思廉政、谈心得”体会文章和廉政札记的撰写,同时辅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案例剖析、警示教育、演讲、征文及先进事迹报告等等,全镇干部在日积月累的教育中提升素质。三是借助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固有的影响力,赋予其新的廉政内涵,营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时代感召力的廉教素材。如冯雪峰故居不仅仅要弘扬其革命精神的一面,更要弘扬其一身正气,正义凛然的另一面。四是开展廉政文化“四进”活动,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目的是教育面更广、教育层次更多。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其真正目的是打牢“不想腐败”的思想基础,不仅是个体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二)立足于建设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即队伍建设经常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是非标准呈现多元化,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干部队伍正是我们党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结合农村基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尤为关键,因为这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在农村基层的形象和威望。为此,一是开展强素质工程,不失时机地开展政治思想和理论教育,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个体素养,解决总开关问题;二是强化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更大限度地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牢记“一个宗旨”,坚持“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三是适时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做到警钟常鸣,提醒及时。如干部从政的“入门”教育、廉政教育专题课以及“三干一创”教育(团结干事、廉政干事、依法干事、争优创先教育);四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载体,结合分析评议,党员干部认真查找并整改有关廉洁自律、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写出党性分析材料,明确整改方向和整改措施。这一举措,对于个体问题及共性问题的整改很有效。
(三)立足有序、规范、高效办事为目标,着力实施镇村办事程序化工程,即镇村办事程序化。
镇、村两级办事的程序化、高效化,在很大层面上体现出了镇村两级干部的素养、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也体现出了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的另一面,应该说这一工程的建设更体现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且始终坚持民主决策、公开运作、精简高效、热情服务的原则。一是党委、政府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及相关人事的任免,重大工程的立项采用几上几下,也充分收集民智民慧和民主商议、讨论、投票制、末位表态制等方法进行操作,极大地减少和避免差错率,提高群众满意率;二是镇村两级不折不扣地执行镇村议事规则,使议事的过程更趋规范,各项决策更趋合理、科学;三是镇村两级都相应制订办事规程,明确办事内容,办结期限及办事责任人,减少了权利的潜隐因素,通畅了办事环节,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四是配套和完善相应的办事、议事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责可究。
(四)大力实施民主监督,为落实各项制度提供约束力,即民主监督规范化。
权力的正确行使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制约,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也必然有干部倒下的现象发生。为此,镇党委、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镇干部实行“双管理、双监督”,即对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管理,“八小时”内是单位进行管理,“八小时外”由社会和家庭实施管理。“双监督”即工作单位的组织监督和家庭内家属成员的监督。通过近两年来的运行,社会反响不错,干部几乎很少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二是村级实施“村级零招待”和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一监督制度,确保了村集体资金和各项事务在公开下运作。三是实施工程招投标规范化建设,工程无论大小,都要由责任单位、镇纪委、人大参与工程的招投标及管理、验收工作。同时还配套了镇村干部在工作中“五不准”及廉政保证金制度,应该说基本上杜绝了人为操控工程招标及镇村干部参与工程搭股行为的发生;四是成立相应的督查队伍,为全面开展监督提供组织保证。镇级成立由镇纪委、镇人大为主要组成成员的督查办和聘请镇义务监督员,村级有监委会、民情廉情信息联络员。这支队伍的建立,应该说为全面掌握信息,杜绝漏洞提供了极大可能。五是建立健全其它制度,为监督到位、监督有质提供制度保证。如党员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干部戒勉谈话制度、督查通报制度等。
在抓好预防的同时,我们还始终坚定不移地抓好惩治腐败工作,一手抓查办案件工作,一抓责任追究工作,使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有机结合,构建惩防共同体。
二、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体系建设不尽系统和完善。教育、制度和监督三者并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结合点还较少,关联性不够,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体系。
二是体系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就目前情况看,体系在促进宣教、健全制度、落实监督的作用以及推动反腐败各项任务落实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体系建设中还缺乏创新性、前瞻性。还存在就反腐而反腐的就事论事思维定式。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惩防体系的思考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基层工作实际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统筹惩防的全局。
(一)求真务实,科学构建,注重“四个突出”。
一是要求真务实,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是紧贴镇街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围绕上级的工作方案和目标任务进行目标任务分解、细化、量化,要利于实际操作,避免讲空话,套话、原则话。这既减轻工作负担,体现了纪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还有利于日常和年终考核督查。其次要结合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寻找问题。针对薄弱环节、重点部位、重点领域,进行重点构建,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构建工作,紧紧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源头,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第三,要把村干部监督管理纳入惩防体系建设中。村干部违法违纪情况不断突出,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损害了群众利益,因此,要加强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强化村干部违纪行为的查处,切实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旧村改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惩防体系的构建统筹加以解决。
二是要强化整合,突出体系构建的严密性和系统性。首先按照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防体系工作框架,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制度的保证作用,监督的关键作用,形成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自成一系的工作格局。其次是围绕市里工作方案,注重发挥镇街特色,通过整体构建、联合构建,行业构建、专项构建、科技促建的形式,做到系统谋划,分项落实。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的改革,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使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发挥出综合效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惩防体系。同时强化电子政务,利用局域网开展廉政教育,提高构建工作科技含量。三是结合当前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工作寓于各项改革措施和日常工作中去。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载体,提高勤政廉政意识。结合“攻坚破难,走在前列”活动,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是改革创新,突出体系构建的前瞻性和适度超前性。一是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载体,提高教育效果。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根据我镇文化悠久丰厚,创建了二个提出了廉政文化基地;还组织了根据义乌名人传记编排的婺剧《清风魂》,在镇区、农村进行巡回演出,使广大群众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二是创新机制、制度,对过去的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对不合时宜无法执行的进行修改,对一些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完善,做到“扬弃”。如我镇对已有的24个制度进行全面的疏理,重新修订成12个制度全面实施。三是对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在空间上、管理对象上进一步延伸。在村集体20万元工程以上由市招标办统一招投标的基础上,对20万元以下的工程由镇街负责招投标;对重点村的党支部书记及重要岗位的中层骨干实行述廉评廉;对所有的公务人员及其家属经商办厂情况进行清理;进一步加强8小时以外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等等。
四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构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渐进性。构建工作千头万绪,注重经验总结,点面结合,开展重点指导,循序渐进。积极尝试重大事项“票决制”,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通过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