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上半年金融形势分析
县上半年金融形势分析
县上半年金融形势分析
上半年,桃源县金融系统严格执行各项货币政策,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作文章,全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逐步好转。上半年,全县金融运行的基本态势是:各项存款增势较猛,储蓄存款尤为突出;短期贷款增加较快,农业贷款占主导地位,为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一)、企业存款减少,储蓄存款稳步增加
上半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528160万元,比年初增长44412万元,增幅9.2%。从存款构成上看,全县各项存款主要是以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为主,占全县各项存款总额的95.3%。
1、企业存款:上半年,企业存款余额20756万元,比年初减少1584万元,减幅8.3%。主要原因:一是县委县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仅5月份,社会保障局就在其工行、农行账户上分别支取3000万元和900万元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二是企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如桃源县大洑溪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提取660万元用于更新设备等。
2、储蓄存款:上半年,储蓄存款余额为482324万元,比年初增加45198万元,增长10.3%。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为143339万元,比年初增加22306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为338985万元,比年初增加22892万元。从存款的构成来看,定期储蓄占到70.3%,活期储蓄仅占29.7%,仍然是定期储蓄占主导地位。储蓄存款能够保持较快的增长幅度,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人民银行总行虽然多次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存贷款利率,存款金准备率进行上调,但县内广大居民投资渠道较窄,与高风险的股市相比,储蓄意愿降低不明显,储蓄存款总量仍呈增长趋势;二是今年上半年桃源县春夏作物喜获丰收,且粮油价格稳中有升,牲猪收购价格比往年也有大幅度增加。另外今年雨水比较适时,瓜果等农副产品长势好,产量高,售价趋稳,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三是各金融机构狠抓协储揽储工作,年初就将揽储任务分解到各网点,实行按月考核,奖勤罚懒,调动了职工揽储的积极性。其中农村信用社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深入田间地头、种养大户,上门揽储,年内储蓄存款增加14620万元;四是外出务工人员汇入资金是储蓄增长的主要动力。桃源县共有20.6万人在外地务工,仅今年上半年,就从外地汇入资金1.8亿元转为储蓄,占储蓄存款增量的40.0%。
(二)银行贷款投放意愿增强,投放力度适度增长
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9195万元,比年初增加20786万元,增长8.7%。从行业构成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55638万元,占贷款总额的21.5%,比年初增加1215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19195万元,占贷款总额的46.0%,比年初增加18503万元。桃源县各商业银行上级行对县内机构下发了贷款投放指标,各商业银行为了较好的完成投放任务,信贷资金投放意愿比往年有所增强。同时金融部门积极配合县政府“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村经济格局”的发展目标,积极与优质水稻、优质畜禽、优质柑桔、优质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合作,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实现农业提质升值。
贷款投向特点是:以短期贷款为主,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一是加大了对“三农”支持力度。全县农业贷款余额达51359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9.8%,比年初增加7702万元,乡镇企业贷款12717万元,比年初增加99万元;二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上半年,全县共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880万元。其中对桃源县磊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贷款60万元,对桃源县中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加流动资金贷款800万元,对桃源县建安钢管架租赁公司提供贷款20万元等;三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保证县内龙头企业的良好发展,今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政、银、企三方加强交流,多次召开洽谈会,约有1.16亿元资金得到落实,此项工作目前仍在积极运作中。
(三)票据融资成为融资“真空”
近几年,票据融资在县域逐年萎缩。今年来,票据融资更是呈空白状态。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使用票据意识不强;二是票据种类单一;三是票据真实性难以界定,潜在风险较大;四是操作环节多,资金到位时间长等因素,成为票据融资的“瓶颈”。大部分中小企业,办理结算仍通过转账或电子汇划业务办理,即使有短期资金需求,一般也通过贷款方式解决,对票据业务比较生疏。
(四)银行经营效益有所好转
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共盈利960万元,其中:工商银行盈利534万元;农业银行盈利176万元;中国银行盈利103万元;建设银行盈利446万元;农业发展银行亏损112万元;农村信用社亏损186万元。据调查,盈余行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利息收入、特别是贷款利息收入和上存资金收入等。
二、金融运行中的问题
1、银行流动性充足与资金营运之间的矛盾突出
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贷款增幅低于存款增幅,银行存贷款差额及流动性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县存款增幅9.2%,大于贷款增幅的8.7%。存贷差为268965万元。存贷比例在49%左右。一方面由于受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全县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利率降低,收益下降,资金营运压力加大。如何更好地运用信贷资金,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前银行业务经营最大的挑战。
2、信用体系建设缺乏合力
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虽然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各方协作的机制已经形成,但运行效果不十分理想。如在反洗钱、反假币工作中,虽然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和反假币联席会,但主要工作基本由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承担,其他单位只限于挂名、参加相关会议、审阅相关资料,即使参加会议也仅限于听取汇报,而未对具体工作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等。从一年的工作实践来看,人民银行成了实际上的主导者、推动者、组织者,其他部门只是象征性地做些工作,甚至误认为这是在帮助人民银行完成工作,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3、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制约自身融资
第一,中小企业经营落后,制约其自身多渠道融资。一方面,中小企业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加之内部管理不规范,银行获取企业信息不对称,使中小企业贷款管理难度大,限制了金融支持力度。据调查,目前金融部门普遍反映支持中小企业有“四难”:财务状况难了解、贷款额度难把握,负债状况难摸清,贷款主体难确认。有些中小企业在外部约束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运用非规范方法做假报表、偷税漏税和逃避银行贷款行为,严重损害其形象,抑制其对外融资。第二,中小企业担保抵押难落实,限制了其多渠道融资。主要表现在银行提供贷款上,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企业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抵押物和担保单位,影响银行贷款投入。同时,抵押担保评估手续繁杂,评估费用高,如土地、房屋和动产分属不同部门评估,有的评诂费高达原价值的2%,企业不堪重负。第三,银行内规甚严,不敢轻易放贷。特别是信贷风险终身追究制的刚性条款,使信贷人员一定程度上产生“惧贷”心理。
4、信用社独木难支,农村经济面临困境
一是在涉农的三个金融机构中,农业贷款的总额虽然不断增加,增速也不断加快,但可持续性差、后劲不足。虽然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均表示将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但目前来看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在资金总供给中农村信用社仍是支农的唯一主力;二是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通贷款权限小,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乡镇企业需要贷款则要通过县级联社层层审批,时效性不强。三是贷短限长。当前农村贷款的主体已由以往的传统小额短期贷款,逐渐转变为种养专业大户信贷融资,借款人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但农村信用社贷款传统习惯仍是春放秋收,与农村生产春播秋收同步,贷款期限都为1年以内。这与现代农业产业化中的诸多行业生产周期不配套。如茶叶的生产周期最少要3-5年才能见效,但期限长,风险难料,信用社宁愿一年一年地转贷,也不愿发放长期贷款予以支持。四是就高不就低。农业是弱势产业,收益率很低。高利率与低收益的矛盾纠结一起,在农民增收与信用社扭亏的两难中只有上浮利率。
三、几点建议
1、突出重点,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要突出支持重点,更好地发挥金融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一是支持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国有商业银行应重视和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支持,突出支持地方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积极采用“联户联保”等贷款方式,逐步提高贷款额度,拓宽贷款范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支持县域特色经济,集中资金支持当地发展前景大、信誉好的企业。三是支持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2、实施信用工程,整合信用信息资源。一是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总体规划与法规制度、培育和监管信用市场、建立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组织开展信用建设的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信用体系建设活动。二是制度先行,统一规范。由县政府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涉及个人和企业权益保护、信用主体的行为规范统一制定相关制度。三是结合创建信用村、信用社区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金融安全区的创建范围。加大对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和积极开展反洗钱和反假币活动。开展信用环境等级评定试点工作,将“信用社区”和“信用村”的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3、加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中小企业法人应增强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应尊重银行债权,不逃避、悬空银行债务,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二是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全力盘活资金存量,减少赊销份额,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杜绝假报表、假合同、假证明等现象的发生,为金融机构获取真实的信息提供条件。四是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制定长期发展计划,对传统产品逐步实行技术改造,采用新工艺,实现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小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