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某市“红色旅游”的思考
做大做强某市“红色旅游”的思考
做大做强某市“红色旅游”的思考
市委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做大做强以红色之旅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为跨越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要求“加快开发一批文化旅游新项目、新产品”,“精心策划、包装和推出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切实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对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的吸引力”。延安以“红色之旅”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亦与“石油化工”、“苹果绿色产业”并驾齐驱,作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受到延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及民众的特别关注。但半年多已过去,延安在以“红色之旅”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拓展、扶持政策出台等方面的工作状况,让人担忧。
延安“红色之旅”是延安文化旅游业的一面旗帜,如何把“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之旅”做大做强,应该是延安“为跨越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百年大计。众所周知,“革命圣地”是延安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品牌”,“革命圣地”“品牌”具有得天独厚、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诱惑力。那么“革命圣地”延安如何利用全市352处革命遗址之天然优势,“做大做强以红色之旅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的确是解除我们216万延安人民所耽心的“有限地下资源何以补缺”的忧患之所在。
要做大做强延安“以红色之旅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为跨越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窃以为:“求真务实”是其根本。
一、要重新、全面认识延安“红色之旅”的丰富内涵
延安“革命历史文化”是延安“文化优势”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是延安“红色之旅”的旗帜。正因为此,延安方才“中外驰名”。打造延安“红色之旅”不仅仅只是“革命历史文化”,它还有3万年前的“黄龙人文化”、50的黄帝陵祭祖文化,以及散见于延安各地的悠久的地方古代历史文化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民间艺术文化、黄土风情文化,包括“民间饮食文化”。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独特的地方文化,延安方才有可能成为当今旅游市场最为热俏的中外游客旅游目的地。在延安,“红色之旅”本身就有中外游人对中国革命历史伟人传奇生涯的好奇追寻视点,亦有可以唤起世界华裔对中华民族先祖的那种虔诚崇拜心理和朝圣夙愿。他们对延安革命历史怀有一种好奇心态,这些“好奇”成为他们追思中国革命历史伟人足迹的动力,亦是他们调节自身生活情趣的一种追寻方式。如何把延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展现给他们,包括革命历史文化、黄帝陵祭祖文化、延安古代文化,以及其丰富多彩的地方民间文化,譬如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斗鼓等10多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和安塞剪纸、农民画、延川布堆画、富县薰画等20多种民间艺术品,这些亦是延安“红色之旅”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重要文化支撑,也是吸引中外旅游者源源而来的诱因之所在。如果忽视了对延安“文化优势”的充分展现,仅靠现在几处革命旧址“景点简单陈列”,延安“红色之旅”很难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真正的“龙头”,更谈不上要“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较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应尽早出台具体政策支持延安“文化优势”全面进入旅游市场
近多年来,延安已经在构筑“文化优势”及其产业展示平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其与延安“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要求尚有差距。延安现在急需借鉴外地旅游市场管理经验,逐步改变延安原有的那种“接待旅游”体制所形成的被动局面,切不可因嫌“地方保护主义”,把本来属于本地应有的效益,拱手让予外地旅游单位和团队,从而损伤本地旅游单位和景点景区的利益和积极性。当我国加入wto之后,我们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要采取“壁垒保护”措施,以保证本国经济秩序及有关产业有一个适应、过渡和发展过程。延安的“红色之旅”还处在初始阶段,也应该学习外地旅游市场的管理经验,用政策杠杆扶持和保护地方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支持各类实体创办新的“红色之旅”文化产业项目、景点景区及有关活动
政府应在新开办文化旅游项目、活动的立项、审批、用地、资金信贷、规划建设、办理有关手续收费上出台明确的扶持、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份向文化旅游业投入,力争培育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大市场。延安作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应该在各革命旧址实行“免费开放”。如果延安革命旧址“免费开放”,外地旅客和本地居民就会“纷拥沓至”,这亦是我们“红色之旅”及文化产业“增点创收”的大好时机。市政府应该做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准备工作,把出台其“增点创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出台扶持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优惠政策,作为延安“红色之旅”、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摆上议事日程,以早为善。
(二)积极支持延安有声誉的旅行社直接组织、接引外地旅游团队并主导旅游团队在延的行程及活动
根据云、桂、川、渝等省、市、区管理旅游市场的经验,外地旅游团队进入本地旅游景区、景点,亦得与其地方旅行社(散客服务中心)接洽,由地方旅游单位引团。这样既有益于地方旅行社(散客服务中心)的业务发展,又有益于文化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政府应引导延安所有的旅游景区景点门票、停车、用餐、住宿、购物,现时只对延安地方旅行社(散客服务中心)实行“特惠”政策,让地方旅行社(散客服务中心)有足够的空间给外地旅行社及旅游团队让利。这样,就会为延安地方旅行社(散客服务中心)的对外业务宣传、接待自然向外省、市、区延伸创造条件。包括新审批建设、新开办开放的文化产业项目及活动、文化旅游景点景区,亦由延安地方旅行社主导游客参观与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地接”问题,亦为地方新开办、开放的文化旅游景点景区顺利进入旅游热线创收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在国内有影响的城市以及延安各交通要道、公共活动场所统一规划、全面拓展延安“红色之旅”宣传平台
(1)在首都北京、大都市上海、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海南、广州、港澳以及省城西安等地开设重要宣传“窗口”,在其醒目地带和对外接待区域,简明设立宣传延安“红色之旅”、文化产业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字”、“画”、“图”,让外界重新感知今日延安之风采。通过宣传“来革命圣地延安投资、旅游的优惠条件及政策”和旅游项目、景点景区以及“品牌”产品,同时将延安地方所制作的“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关宣传物品、光碟分发出去,力争让国内外游客全面了解延安的“文化优势”及其产业以及“今日新延安”之风采,为国内外重新认识延安提供机会。
(2)在西安至延安交通要道的沿线加大延安“红色之旅”、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力争游客、来宾在来延的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和“绿色环保走廊”上,亦能感受到延安文化优势的浓厚气息和氛围,给来延安的旅游者营造一个充满遐想的旅游期盼心理,让其“人未至而心想往、人即至亦心满足”。
(3)在黄帝陵景区、宜川壶口景区、延安各重要景区有规划地通过有关优惠政策,扶持、吸引各类经济实体营建宣传延安“文化优势”及“红色之旅”的场馆以及民间艺术表演、民间风俗工艺品展销场所,集延安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民俗物品、民间艺术表演活动等于一地,让其在市场运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扩充、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4)在延安设立专门的延安“文化优势”及“红色之旅”集中展现、展示场馆,集观赏、饮食、娱乐、选购为一体,既作为“红色之旅”的经营实体,又可作为延安文化优势的宣传平台。到该点既可看到延安革命历史文化的精髓、民间工艺品、民俗物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农业“品牌”产品的多姿多彩;又可观赏丰富多彩的延安民间艺术表演,品尝和了解延安独具特色的“民间饮食文化”。譬如在新建成的“延安文化艺术中心”设立专门的宣传延安“文化优势”的展示、展销平台,集全市各县、区各具特色的“红色之旅”纪念品、民间艺术品、民俗风物产品、地方风味食品于一地,扶持其作为我市文化产业及“红色之旅”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为其稳步进入文化旅游市场创造条件。以此为“基地”组建“延安市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融入一批新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游客观览活动点及有关经营实体,如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延安时期民俗村(拟筹建)”、“走近毛泽东展览馆”、“梦回延安保卫战”以及具有延安特色的、上层次的各类“农家乐”、“休闲娱乐园”等。鼓励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实体依托旅游市场,依法规范营运,通过众多景点景区吸引游客乐意参与有关文化游乐活动,延长游客在延逗留时间。应该通过新开发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及活动,来延长游客在延逗留的时间,以优质、周到的服务,既增加了旅游收益,又为“再塑延安文化旅游业新形象”做出了贡献。
三、扶持、支持延安“红色之旅”文化产业可持续、上规模稳定发展措施之思考
(一)市委、市政府组织、协调文化、文物、旅游、规划、环保、城建、交通等部门,应就延安“文化优势”及其产业进入“红色之旅”市场的组织展示、网点建设、展品(表演)组织、宣传销售等问题,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具体规划,确定明确的组织、落实具体项目及内容的“时间表”,由专门负责人和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落实。该机构应是“求真务实”的督办机构,非挂靠机构。
(二)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率先垂范,改变以往“接待旅游”的做法,改由“两办”统一购买旅游门票,各部门按需签领,年底与接待单位主管部门核算。接待单位主管部门可将该项收入直接用于资助市上的某项大型公益活动,如“春节文化活动”。这样即可大大减轻接待单位平时找人找关系办“免票”的困饶,从而改变“接待旅游”惯性,保证旅游门票收入大量流失。
(三)根据延安“红色之旅”发展规划,加大对“红色之旅”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要象给“石油化工”、“绿色产业”投入一样,为全市各旅游场所、景区、游览区充入延安“文化优势”舍得大投入,将其具体展示、销售品种、物品、演出活动及其所需场馆,如期落实到位。特别对延安时期所留下的352处革命遗址中,数十个可联合开发、共同利用的革命遗址,进行统一策划,加大投入,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