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意见
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意见
各乡(镇)、街道党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委和区级机关各部门,区人武部党委,各人民团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顺应示范区“二次创业”的新形势,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科学认识形势,明确目标任务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采取得力措施,组织实施一系列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工程,我区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但是,作为示范区下辖的唯一县区,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示范区加快发展的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村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农村整体面貌不新;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示范效应不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已有所显现。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紧迫,任务更为艰巨。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全委会精神,科学分析各方面发展条件的变化,充分认识和利用中省支持示范区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机遇,在配合示范区搞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展机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设施农业等主导产业为重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努力开创我区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到我区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是:把农业放在全区工作首位,抓好园区建设,实现“农业立区、工业富区”的战略目标,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建成集展示性、效益性、循环性、生态性为一体,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主导产业更加明晰。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50%以上,农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区87个村全部达到初级新农村建设目标,50%以上的村建成示范化新农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民生得到改善,干群关系融洽,民主管理制度完善,社会安定和谐有序,农村基层组织更加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活动经常开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普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率达到90%以上,教育培训得到普及。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均等,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4.8%,达到9684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目标。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农业园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示范区“一轴一心八园”(简称118工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依托两所大学的科教优势,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原则,按照“科技支撑、园区示范、基地带动、企业为主、农户参与”的总体思路,精心打造农业企业孵化园、国际合作园、科技探索园、现代农业创新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以园区农业提升全区农业发展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二)积极实施“五个万”工程,努力推进一村一品。根据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整体规划,科学制定方案、多方整合资金、集中优势力量,在大寨乡、五泉镇、揉谷乡大力实施“五个万”工程(发展1万亩设施大棚、1万亩苗木花卉基地、1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 1万头奶肉牛养殖基地、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设施大棚和生猪养殖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鼓励带动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优势产业。按照“抓点示范,搞好服务,培育龙头”的思路,科学布局、逐村定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着力培育优质产业。扶持壮大一批“一品”为主的专业村和“一业”为主的乡镇,推动特色产业区域化和专业化。结合示范区“五个万”工程规划的产业布局,李台乡重点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杨村乡、大寨乡、五泉镇在做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沿杨扶路两侧重点发展以蔬菜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北环线以北重点发展以奶牛、生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绛杏路以西主要发展苗木花卉和小麦良种;揉谷乡结合实际发展壮大洋葱和苗木产业。动员和鼓励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大户或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委会)组织运营的农工商公司给予贷款贴息,养殖场(基地)建设用地视为农业用地予以支持和保证。不断扩大发展空间,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立和完善地方农业标准。以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为重点,积极引导园区内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禁止非标农药、化肥入区和使用,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打造杨陵无公害蔬菜品牌。抓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扩大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规模。鼓励开展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和商标注册,实施品牌经营。对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获得国家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不断加快我区农业生产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战略步伐。
(四)扶持壮大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依托示范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优势,紧紧围绕农高会和在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结合全民创业工程,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从事个体加工、交通运输、房屋出租、餐饮服务等服务业。改革户籍制度,放宽准入条件。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以“百千万中小企业发展工程”为抓手,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积极兴办农产品加工、农资生产销售、农产品贩运等涉农企业。对农民自主创业,兴办的涉农企业全部减免税收并从资金扶持、贷款贴息、企业用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到,全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带动作用明显的涉农龙头企业10个,新增农村个体经济5000多户,发展农家乐100户,实现万名农民进城就业居住的目标。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项目整合力度。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综合实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等涉农项目工程,建设渠、井、窖相互保障,水、电、路相互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土地质量。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装备水平。积极重视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灾害处置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为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二)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结合民生八大工程,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以水、路、电、讯、气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村交通公路网、公交服务网、供水排污网和环卫设施网等,实现通村公路全通畅,公共交通全覆盖,村内街道全硬化,安全饮水全到户的目标。积极争取省上农村社会事业公共设施补助资金,建设配套好以“六室一中心”为核心的农村社区建设。积极实施村庄绿化、卫生改厕、农户沼气池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等项目, 加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的配套投入,加强公共地段的卫生管护,推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下大力气治理农村环境卫生。到基本实现家家都有沼气池,户户用上卫生厕。加快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3年内实现网络宽带全入村,50%的农户实现有线电视入户。争取5年内把我区农村全部建成全省领先水平的新农村,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做出示范。
(三)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依据《杨凌城乡总体规划》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修订我区乡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重点发展小城镇,建设中心村,结合城中村改造,推进村改居,建设新型社区。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重点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五泉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引导各类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发展,增强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同时,采取宅基地复垦与土地转换等办法,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困难。力争3年内我区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实现农村流通现代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搞活市场流通,在农产品流通销售上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四乡一镇建立大型企业直接采购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为农产品销售解决根本出路。在巩固完善现有农产品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的基础上,以“千村万乡市场工程”为依托,整合流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提高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和综合物流配送水平,扩大农村消费。力争3年内“家电下乡”工程惠及全区90%以上农户。坚持政府引导,解决农业产业发展初期的产品销售问题,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发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