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24
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一是用人单位轻培训重效益,缺乏经济发展后劲。一些改制后的民营、私营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除进行少量的安全生产培训外,很少组织职工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即使少数在技术工种岗位上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也是在原国有企业时取得的。重使用而轻培养,盼人才而不吸引人才,要技能而不发展技能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是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尤其是缺乏高技能人才。全县10491名技术型人才中,初级工占总数的76%,中级工占总数的20.5%,高级工占总数的3.3%,技师、经营师以上,占总数的0.6%;并且在410名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中除135人在岗外,其余275人都已退休或下岗。而且10491名技能型人才绝大部分都是近两三年来培训的电子电工,计算机操作、机械维修行业的初中级工。
三是技能型人才开发手段单一落后。由于受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培训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大多数集中于计算机操作,电子电工两大专业。在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操作的现象。技能培训机构教学实训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不高,市场适应性不强。
四是缺乏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目前全县除供电公司实行了职业资格与工资待遇挂钩外,其余改制重组企业职工工资都是实行的按件计资、岗位工资的分配方式,缺乏学技术钻业务提高技能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使企业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县劳动保障部门建议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要把技能型人才开发工作作为人才强县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支持职工学习业务技术,激发创新精神,使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成才。二是建立用人单位职工培训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各用人单位要按规定提取职业培训经费,并保证用于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技术要素纳入工资分配制度,在公布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时,明确区分各种不同技术等级的最低价位,拉开差别档次,鼓励职工创新,调动其积极性。三是突出重点,统筹规划,调整专业,科学管理。各培训单位要突出重点专业特色,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拳头专业产品。打造能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专业。四是加大技能人才开发投入,逐步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