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3/8/5

交通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验材料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监管措施
开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局面

我们市现有农村公路总里程4298公里,其中县道277公里,乡道1248公里,村屯道路2773公里。以来,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市紧紧抓住建设农村公路国家给予补贴这一难得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截止末,累计修建农村公路2958公里,全市388个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通村率100%,通屯率达到70%。同时,我们始终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的方针,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大力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在组织领导、健全机制、科学管养、加大投入等方面狠抓落实,使我市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好路率达到91.5%,巩固了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开创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新局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开展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在工作中,我们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上狠下功夫,为养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为加强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我们从建立机构体制入手,理顺管理体制,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交通的副市长任组长,交通、财政、公安等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街主要领导任成员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市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也相应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里统一领导,部门具体实施,乡(镇)、街具体负责的组织领导格局,为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把此项工作当作全市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纳入工作日程。每年组织召开由各乡(镇)、街及相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春、秋两季农村公路整修工作会议,市领导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对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明确农村公路整修任务、时限要求,每年春、秋两季整修时间大约10-15天,各部门、各乡(镇)、街都能按要求完成各自辖区养护任务。
三是层层落实责任。为切实完成好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层层落实了养护管理工作责任,由交通局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质量监管,乡(镇)、街政府一名副职领导和交通助理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并实行分级负责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实行乡长、交管站长、村长、组长“四长”负责制,做到层层有任务,层层有责任,层层有压力的局面。交通部门对乡路建设和养护统筹兼顾,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抽调领导力量,包片、包乡、包路,切实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项工作,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新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在工作中,结合我市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建章建制、科学运作、统筹安排、积极探索先进的养护管理模式。
一是加强养护制度建设。按照《公路法》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制定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若干规定》和《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并下发至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和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在交通局的指导下,各乡镇(街)从本区域内乡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了养护工作责任制。
二是创新养护管理模式。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县级公路由市政府负责,乡级公路由乡(镇)、街政府负责,村级公路由村委会负责的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养护管理模式。针对农村公路路面养护的专业性以及资金和机具的影响,由交通运输局组织具备养护资质、技术力量,养护水平较高的专业养护施工企业实施。年初组织技术人员实地踏查,统计病害工程量,依据养护定额编制预算,和施工单位签定养护合同,施工全过程由交通运输局和各乡(镇)、街主管人员全程跟踪,并协同质量监管,完工后交通局组织相关人员检查验收;农村公路的路肩、边坡的养护,边沟、桥涵的疏通,路面的日常保洁,路数的栽植和路肩的美化绿化等日常养护工作,由各乡(镇)、街负责组织实施,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质量监管、督察、验收。每年各乡(镇)、街春季公路整修后,开展绿化工作,仅春季栽植植穗槐300万株,种植波斯菊1000公里,对农村路树全部刷白。
四是建立养护管理队伍。为适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需要,我市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要求各乡(镇)街人民政府聘用养护员,规定油路每3至5公里配备1名养路工,水泥路每6至8公里配备1名养路工。工资由乡(镇)街在日常养护经费中列支。所有被聘用的员工需经交通部门备案,实行合同制管理,根据养护线路质量的好坏、养护水平的高低与养护人员的月工资报酬挂钩,交通部门定期检查,对完不成任务、达不到养护质量标准的,随时予以解聘。
三、拓宽筹资渠道,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供资金保障
资金是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瓶颈问题,为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筹资渠道,确保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有效落实。
一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积极争取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资金倾斜力度。,投资1230万元(其中省公路管理局投资600万元,争取地方政府配套资金630万元),完成了县级非专养道路向蔡线八号至102段15.3公里改善任务;至,市农村公路建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倾斜资金达到1400多万元,,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省交通厅全额投资1500万元,改善了我市弓棚-太安-大岭三个乡(镇)25公里乡级公路。
二是积极的争取地方财政加大投入。我们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农村公路养护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定稳定养护资金来源。,市政府下发文件,确定每年从财政转移支付中拿出117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公路养护,按农村公路等级规定养护费标准,农村公路每年路面专业养护费投入资金351万元,县道非专养道路每公里投资6000元,乡道每公里投资2200元,村道每公里投资1500元。至两年共投入养护资金2340万元,其中路面专业养护投资702万元,县道非专养道路投资153万元,乡道投资401万元,村道投资1084万元。
三是乡(镇)、街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街政府每年都从“一事一议”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投入到农村公路养护中,每年春秋两季的农村公路整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具费等均由所属乡(镇)、街、村自行筹集解决。仅秋季整修,全市各乡(镇)、街就出动劳动力15万个工日,农用车台日1.2万个台班,挖运土方50万立方米,运砂石料5000立方米。同时,根据完成情况和质量,各乡(镇)、街还运用经济杠杆,对完成好的村、组给予资金奖励,对完成质量差的村组进行通报批评。
四、强化监管措施,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
健全农村公路的养护监管机制,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在工作中,我市严格按农村公路养护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对农村公路养护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
一是明确养护目标。为切实完成好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规定县级公路平均好路率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乡村公路每年提高0.9个百分点,并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由交通运输部门严格按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规定,进行考核,对未完成养护任务、养护工程中出现特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年末检查好路率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的取消年度评先资格。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日常随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路政管理、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动态考核。农村公路路面专业养护由交通主管部门每年至少每条线路检查2次以上,覆盖面达到100%,日常养护管理情况各乡(镇)、街政府、村委会每月组织自检一次,全市覆盖面达到100%。通过检查,督促各乡主干道和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养护施工单位及养护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帮助养护人员提高公路养护技能。年终根据检查结果排出名次,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排名后的乡(镇)、街进行通报批评。
三是严格公路巡查。保护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解决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薄弱的问题,我们严格执行《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加大路政管理力度。加强法规宣传,使广大群众增强对路政管理法规的认识;加大路政巡查的力度,随时掌握公路路产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确保农村公路的畅通;强化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专项治理,对运输业户、车主进行宣传教育,依法惩处,严厉打击恶意超限超载行为,有效遏制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农村公路造成对公路的损害。
四是强化资金监管。市政府责成交通、财政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进行监管,严格监督养护工作进度、质量,验收合格后,对各乡(镇)、街拨付养护资金,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管,杜绝挪用或串项,确保了养护工程质量和养护资金的有效使用。
此外,我们还积极培育和选树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典型乡镇或村屯,采取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发挥典型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在全市推广,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各乡(镇)、街积极做好养护工作。红星乡作为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典型,近日还投入资金,对境内破损的油路进行了补修,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省市八家媒体来我市宣传红星乡养护管理经验和成果。
市交通运输局
年十二月三十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