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第2页
保守秘密。——我不喜欢s老师,她虽然工作上很负责,但是她告状,这个毛病老是改不了,上次就给我向班主任告了一状,害得我大哭一场。
10、 打扮过分,臭美。
——t老师她上课不好好上,老问别人衣服跟哪买的,鞋在哪买的。自己打扮过分,每天换衣服。”
智利班迪博士在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坎坷道路时,曾经说过一句含义深刻的话:“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的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这句话对教育也适用。因此,减少对学生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之一是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是一种精细的、刻苦的、应带有创造性的、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需要教师呕心沥血地去追求。教育的形式多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但这种个体作业方式,又极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的抑郁,往往在自豪感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精神紧张,封闭自己。教师必须自觉有效挖掘智能潜力,同时培养良好情绪和健全人格,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在教育中产生适当的行为。这不仅对教师自身十分重要,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实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部分教师自身的观念、经验,教师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教师的繁杂工作和他人对其要求之间的矛盾造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是造成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一些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北京的几十所中小学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分析教师的适宜与不适宜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丰富。根据教师在课堂中的适宜与不适宜行为的分类研究对各中小学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利用现代心理学成果对教师进行干预训练,将对我市教师培训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对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将产生良好的作用。
研究认为减少对学生的师源性心理伤害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形成正确的教育行为。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一是德:师德高尚,热爱学生;二是才:知识技能,综合能力。这些固然不错,然而不够。21世纪教师还需要另一种重要素质,就是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能顺利而有效地适应教育环境,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师生关系而保持的良好心境。它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行为全面地、协调地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正常,情绪健康,人格健全,良好的心理适应和人际关系。教师必须自觉讲究用脑卫生,有效挖掘智能潜力,同时培养良好情绪和健全人格,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在教育中产生适当的行为。这不仅对教师自身保健十分重要,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并不是很理想的:社会转型,竞争激烈;上级要率,学生难教;收入不高,负担不轻。许多教师的心态经常处于不平衡之中,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保健,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受到损伤,对教育的质量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人这样说:现在是一部分教育者制造学生的心理障碍,另一部分教育者再疏导之。如果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的水平,教师就容易对学生抱适度的期望,并具有适宜的教育行为,就更加容易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
1、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
教师应明白自身职责:是培养能自学、身心健康、能适应环境、有责任感的人;是帮助学生学习好,在相应的考试中得到好成绩;是促使学生悟出学习奥妙和方法,学习有兴趣,形成良好习惯。
教师要想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成功,以获得来自学生、家长、同行的积极反馈,就要教师探索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学会探索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积极进行研究,使工作充满挑战性及新鲜感。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关注学生和谐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持续发展。
2、进自身素质是基础。
骨干教师的标准:敬业精神;业务功底;教学艺术;研究能力。
终生学习,是自我提高的动力;
勤奋研究,是自我提高的基础;
善创特色,是自我提高的灵魂;
经常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还须使自己的进取心和平常心互补。
首先教师要有进取心。既然做了教师,就要做一个胜任愉快的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教书育人,热心研究。教师要用自己出色的工作,使校长放心,自己安心,学生欢迎,家长满意。教师在进取的过程中,还要经得住别人的议论,善于变议论为动力,这是教师心理成熟的标志。其实,差不多每一个有成就的教师,全是在议论中前进的。我们要敢于进行公平正当的竞争,绝不成为蛊惑者的牺牲品。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与他人合作非常必要。有时不合作则两败俱伤,合作却可以双赢。
其次教师要有平常心。这就是对事情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势利导,而不刻意强求。做平常人才能具有平常心,把自己看成平常人,就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就不会由于学生的不服从而大动肝火,就不会看上级脸色而放弃自己正确的观点。教师做一个平常人,便能够坦诚地自我暴露,进行适当的宣泄,而不费心地伪装自己。教师就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处于安宁之中。教师前进的路上会遇到不少挫折:家庭、住房、事业、职称、朋友、收入等等都可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有一份平常心,就可以意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从而把挫折看成是挑战,耐心地工作,冷静地对待。而不像阿q那样把头埋入沙中,因为精神胜利法绝不是心理健康。
3、形成适宜行为是关键。
教师在教育中有适宜的行为非常重要。教师适宜的行为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教师不当的行为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适宜的行为主要是:
——善于因材施教。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教育者使劲,就能把学生培养成一样的人,他们把全面发展理解成平均发展了。我们还是要承认学生是有先天和后天的差异的,不要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其实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发展的最高点是不一样的。还是要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有时学生的见解很独特,教师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知识,取长补短。人的能力在7个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它们是,数学能力、语文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自省能力。正常的学生总是有2-3种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长进行教育。对每个学生有一个适度期望。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人人都能在集体中得到承认和尊重,进而创造一种人人努力向上的班风。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每个学生身上的特长、爱好和点滴进步,捕捉并利用每一个时机进行教育。
某小学体育教师z老师一次上一年级的体育棵,内容是跳绳和投远。学生练习完跳绳把绳子系成一个小团,练习投远。z老师讲解示范后,让同学们分组练习。当老师在女生组指导动作时,男生组的一个同学喊:“老师,l上树了!”l是班里一名最淘气的学生,纪律散漫。这时z老师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以表扬的口气说:“你还会爬树?真棒!”他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的跳绳挂到树叉上了。”得知这一情况后,z老师表扬了他能够掌握爬树本领,并教育他,课上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向老师汇报,不要自由行动,要注意安全,以免出现伤害事故。在课将要结束时,z老师让l像小猴一样爬到了杆的顶端,下来时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喝彩。从此,l上体育课的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文化学习也知道努力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往往会成为学生进步的无形动力,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对学生了解、信任、理解,创设尊重和自由的教育气氛。中学生小f说到他的班主任z老师有一次巧妙地用换位思考帮助了他:“我是个调皮大王。这次,因为上课说话又被z老师留下了。z老师说:‘我要帮助你改掉上课随便说话的毛病。’我梗着脖子说:‘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z老师决定把我带回办公室慢慢训导,却意外地发现同室的老师锁了办公室的门下班回家去了。z老师对我笑笑说:‘完了,我的门钥匙、车钥匙全拿不出来了。’我想了一个办法,于是说:‘老师,您等等。’就跑走了。我从三楼的教室里爬下来,跳到二楼的阳台上,又从阳台爬进了办公室的窗户,我从办公室打开门走了出来,z老师非常惊奇。我告诉她我是怎么做的。她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的帮助——每一个人都需要帮助,你说是不是?’我终于点了点头,继而低下了头。”
——善于运用支持、指导、鼓励等技巧参与、影响学生群体发展。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凡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就去做,使自己成为一个热心肠的人。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注意是人的一种正常需要。当一个学生感到教师对他十分关心时,他心中便会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学生既然受到了教师的关心,他也同样会去关心教师。这样相互之间就会有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了。我们要热情地关心身边的学生。当学生有求于自己时,只要是正当的,就尽自己所能满足对方要求。帮助学生,不图回报。如果一个教师不真诚,即使他精通许多交往的技巧,也不会受学生欢迎。真诚是一种修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改善师生关系是核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基础和手段,只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教师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在于教师,为协调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监督和调节自身的教育行为。要热爱和尊重学生,讲求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设身处地去思考和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以便取得共同语言,并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来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师生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的过程。
由于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才能学,并想管束的旧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的提高,身心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以来他们个人的努力,教虽然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终究是外在的,只有学是内在的。教学相长才能青出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