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经验交流材料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4/12/4
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经验交流材料
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提出了打造“”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我县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一是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体制改革以后,县文广新局下属文化馆、电影公司和评剧团等3家文化事业单位,另有电视台、网络公司、新华书店各1家。二是文化市场经营企业。我县文化市场现有网吧50家、ktv3家;印刷、包装装潢、装订企业28家、打字复印部11家、个体书店7家、音像店6家。三是民间艺术团体及组织。我县具有地方特色的踩高跷、秧歌、健身舞蹈等花会30余种;传统曲艺有评剧、三句半、快板等10余种;农民自办的秧歌队、高跷队等演出团体60余个;民间工艺有核雕、秸秆扎刻、虎头绣鞋等。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县拥有10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湛的手工技艺、形式多样的造型,受到中外友人的高度称赞。其中董等九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我局已将作为非遗项目向上级进行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初步完成。
目前,我县正在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整合绿色生态游、观光旅游、特色农家院、宋辽古栈道、白塔寺等一批资源,作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途径。
二、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随着全民健身中心、县级人民公园、数字影院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不断提高了我县文化软实力,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加快
1.
2.
3.
4.
(二)文化惠民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文化基础设施、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市场治理等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注重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全县已建成356个农家书屋、41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初步覆盖城乡,全民健身广场达到12处,全县人员密集健身场所配备800多套全民健身路径,数字电影全年放映4000余场。今年农家书屋建设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完成了100家的建设任务,全县386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覆盖率已达到93%,其余30家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将作为明年重点工作抓紧实施。二是注重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我县依托国家法定节假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新春佳节文体活动,此次系列文体活动涉及到中国象棋、戏曲、文化三下乡、乒乓球团体赛、图书展销等十二项活动,吸引了近三千名观众观看。5月26日,由我局承办的“培育新文化、塑造新农民、建设新农村”镇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并进行了首场演出。本次活动持续演出持时间长、文艺项目多,演员由县文化馆、评剧团为班底,离退休老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村街社区群众、企业职工等文艺爱好者组成。三是注重社会效益。在今年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中,我们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以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入基层调研,对部分村街帮助、指导成立了秧歌队、辛务戏台、文化大院等业余团队组织,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文艺演出形式,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到目前,我县已建立文化大院70余个,业余群众文化团体组织的建立,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加强文化市场治理整顿
首先是加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网络宣传的途径,使文化市场经营人员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文化市场环境的重要性,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文化市场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的举报。其次是加强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检查密度。今年以来,我局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采取日常检查、不定时巡查、“零点行动”、“凌晨行动”等方式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检查,共出动检查车130辆次、人员524人次、检查场所683多家次、收缴并销毁盗版光盘100多张,开展了“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整治医疗广告类非法出版物”、“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8次专项行动,有力打击了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文化市场经营环境。第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到目前,我局召开6次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负责人法律法规培训会议,培训人员300多人次。会议重点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互联网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大局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我县虽然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但是图书馆位于县第一中学教学区,目前不具备对外开放的能力。县文化馆已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部分设施已完成对外开放工作。乡镇公共文化配备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匮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一些群众自娱自乐的项目大多数都在露天开展,部分演出道具都需要更新、更换,举办综合性文化活动都需要租用场地甚至占用学校食堂作为活动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群众对文化发展的积极性。
(二)人才队伍匮乏
当前,国家、省、市各级都大力支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建成以后缺少专业人员管理,尤其是文化站肩负着县文化部门管理农村文化的重任,应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项经费,乡镇文化站也需要参照其它部门的办法设立文化专干,具体负责乡镇文化事业发展各项工作。部分民间文化手工技艺后继乏人,比如说等,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有文化活动特色的村街、社区更是缺少专业人才的支撑,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帮扶,很难将基层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文化带头人、手工技艺传承人、非遗项目传承人等都有待培养。
(三)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
首先是财政投入不足。文化产业发展同其它兄弟县、市、区相比起步发展较晚,促进文化发展投入是关键,一些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很难组织开展。其次是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渠道较少。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社会力量进入文化领域、参与文化建设还急需建立健全机制,才能吸引社会各层面更多的人士参与到县文化产业建设中来,比如说准入机制、文化企业建设扶持机制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缺少政策扶持。目前我县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参股、并购、重组、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还有待加强政策引导扶持。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县级财政有限的情况下,着力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尤其是乡(镇)、村两级,更应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以“政府搭台、群众参与”的方式,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达到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吸引一批懂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和高水平演艺人才,充实和完善乡(镇)文化站、文化带头人队伍,积极挖掘群众文化艺术各方面的人才,改进和调整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制定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奖励机制,真正做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我县创业。
(三)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健全机制
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靠县财政拨付,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应保障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靠市场运作的方式,多渠道吸引社会各层面文化资金的投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依靠乡镇企业、农民企业家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创办文化实体和开展文化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政府表彰,同时积极做好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加强对引进文化产业项目的个人或团体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