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防汛抗台和大坝安全工作经验材料
工作体会范文 发布时间:2010/9/6
水电厂防汛抗台和大坝安全工作经验材料
我厂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防汛法律法规,积极落实上级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狠抓落实,立足于防早汛、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在省政府防汛指挥部、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华电福建公司的领导下,扎实认真地做好防御暴雨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科学调度,成功地战胜“6.21”特大洪水,确保了安全度汛。现将我厂防汛抗台和大坝安全工作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一、雨水情概况1至10月份降雨量2208.6毫米,较去年同期多760.6毫米,比同期降雨量还多51.4毫米。特别是6月份,降雨量高达657.8毫米,比去年同期多495.4毫米;6月19日~23日4天降雨量达453.2毫米,仅6月19日一天降雨量就达141.8毫米。今年台风季节,“海棠”、“泰利”以及“龙王”也给我厂带来了较明显的降雨。各月雨情详见表一。由于去年遭遇特大干旱,所以今年年初库水位降低至248.29米,接近水库死水位。1至4月份流域没有较大降雨,水位保持在250米左右运行。5月5日池潭流域迎来了今年第一场洪水,洪峰流量为2096立方米/秒,最高水位260.98米,水位有明显上涨。5月份共遭遇五场洪水,至5月未库水位为272.84米。6月份遭遇两场大洪水,这两场洪水时间间隔短,降雨强度大、历时长。其中,“0621”洪水为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峰流量达7924立方米/秒,经调节后最高洪水位为275.75米,最大出库流量为6075立方米/秒,削峰率达23.3%,将近百年一遇的洪水削减为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极大地减轻了上下游的防洪压力,得到上下游人民的肯定。各月水情和各场次洪水特征值详见表一、表二。[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m.nayishi.com-http://m.nayishi.com]表一一至十月雨水情月统计表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合计降雨量(mm)57.4195.8130.5106.2623.9657.8103.3138.4138.4138.42013.3入库流量(m3/s)36.5122.284.494.8591.4863.3213138.2138.2138.2267.9平均库水位(m)247.9251.56253.67252.62266.93273.29275.7274.28274.28274.28261.99表二池潭水电厂洪水(洪峰%26gt;1500m3/s)特征表
序号洪号洪峰流量(m3/s)一日洪量(亿m3)三日洪量(亿m3)最高水位(m)最大出库(m3/s)起涨水位(m)1050520961.151.69260.98239254.102050915200.9264.95243261.093051516811.03272.74513269.844052420291.08272.831912272.555052735131.96273.053026272.906061730121.38272.62031271.317062179245.0711.23275.756075272.60二、防汛抗台和大坝安全工作的主要做法1、厂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汛抗台准备工作,早布署、早安排。在今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安委会上,厂领导就把防汛作为一项重大工作进行了布署;在3月召开的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再次明确各部门在汛前准备工作中应做好的各项工作。2、认真做好防汛宣传工作。为提高广大职工的防汛抗灾意识,克服部分职工的麻痹侥幸思想,厂长在年初的全厂职工大会上、中层干部会议上多次强调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强调防汛工作务必万无一失;通过专栏、广播、《池电通讯》等媒体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厂防汛办按防汛人员培训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以防汛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汛前培训和考试。在对外宣传方面,同泰宁县公安局、防汛指挥部以年历的形式印发了联合公告,分发到有关乡(镇)、村里的群众手中,通告了有关法律、条例部分条款和池潭电厂泄洪警报规定。4月份,在池潭电厂组织召开了一年一度的金溪流域防汛协调会,邀请了有关市县防汛办、乡(镇)政府、水电厂等负责人参加。会上通报了池潭电厂防汛工作准备情况,对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和协调。3、明确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防汛工作的组织管理。按照防汛工作“三化”要求,汛前重新调整了我厂的防汛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厂长为首的防汛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我厂的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防汛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汛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四支抗洪抢险分队。设立了坝顶、厂房、池潭生活区和泰宁生活区四个应急指挥部,防汛度汛方案中明确规定防汛指挥部成员及抗洪抢险队员岗位职责,各级机构实行分区、分片负责,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随时应付突发事件。4、认真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改、消除隐患。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关于认真做好防汛和大坝安全工作的通知》(中国华电生[]204号)及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和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联合开展防汛及25项反措检查的通知》要求,按照《水电厂防汛工作检查大纲(试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要求》及有关规程,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以防汛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活动。这次检查的重点是:查防汛度汛工作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查防汛度汛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查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落实情况;查防雷、接地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查防人身事故措施落实情况;查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情况等。为使检查活动落实到实处,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编制了《春季安全大检查项目表》。在各部门自查的基础上,由厂部组织安监部、生产运营部、地调、检修维护部、发电部、总公司等部门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汛前安全大检查。安监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解,下发了整改通知单到各部门限期整改,并由安监部负责督促落实。3月,上级组织的联合防汛复查及二十五项反措检查组对我厂防汛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检查组提出的几项整改意见和建议,及时、逐项给予了落实。5、加强防汛设施、发供电设备维护,确保汛期可靠运行。2月份,水情测报系统维护人员对各雨量、水位站点进行汛前巡查,并对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测试,充分发挥其在防洪、发电等方面的作用。针对一些站点的天线、馈线、电源系统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汛前及时进行了维护。洪水期间增加值班人员,加强故障抢修力量,及时处理了上游水位计故障。1至10月系统平均数据畅通率达99.4%。汛前完成了机组及辅助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确保机组在汛期稳发、满发。对1-5弧型闸门启动试验,进行了柴油机组(防汛备用电源)试提弧形闸门。汛期按规定每周对柴油机组进行检查并试启动一次。6、防汛物质准备充分,防患于未然。在大坝和厂房准备了土包、速凝水泥、破布、编织袋,配置了锄头、土箕、手电筒、雨衣等器具,放置在容易发生险情的附近,以应付紧急情况。在厂房醒目位置设有“可能进水部位图”。7、加强大坝安全管理,做好水工建筑物和泄洪设施的检查及缺陷处理。汛前,我厂生运营部会同安监部、地调等部门对大坝进行了年度详查和评级;对左岸山坡危石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厂坝区防洪支沟进行了全面的疏通和加固。汛期,在做好大坝日常监测工作的同时,加强大坝巡视检查。除每周一次大坝日常巡查外,大洪水过后,组织了左岸山坡危石检查、厂区防洪沟和库区巡查。8、预案落实到位,各部门配合默契。汛前下发了防汛度汛方案,明确了洪水漫坝、水淹厂房以及交通、电力、通信、食物补给中断时的应急措施,确保在设计洪水下不漫坝、不垮坝、不水淹厂房,在超标洪水下,尽量减少损失。规定了当入库流量大于1500立方米/秒时防办值班人员应坚守现场;入库流量大于2500立方米/秒时厂防办全体成员应坚守现场,厂防汛领导应亲临调度现场,厂区值班厂领导要亲临池潭水调室实行24小时值班,坐镇指挥抗洪抢险工作;入库流量大于3000立方米/秒时,厂防汛领导、各抗洪队伍、防汛车辆均应在指定地点待命,随时准备抗洪抢险。在6月中下旬连续降雨的情况下,我厂提前做好准备,厂防办和厂领导就亲临现场靠前指挥,24小时轮流进行值班。根据汛情,于6月21日上午,副厂长、抗洪抢险副总指挥杨炳良召开紧急会议,立即启动抗洪抢险应急预案,迅速部署抗击“6.21”特大洪水抢险各项工作,四个指挥部及抗洪抢险分队分赴各自岗位投入紧张的战斗。在池泰公路中断、通信不畅等情况下,各部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按应急预案要求,生产部门在坝顶、厂房和池潭生活区组织员工对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值班巡查;机关后勤部门织组人员到附近村庄采购食品做好食物补给、道路抢通工作,洪峰过后,及时通过水路增援一线的抗洪抢险工作;织织人员千方百计帮助被困在半路前来我厂实习的斑竹电站的职工度过难关。9、防蓄并举,提高水库兴利效益。年初先后与三明市及库区泰宁县、建宁县气象台签订了气象服务合同,利用气象象信息为水库调度服务。根据本流域的天气情况,充分利用池潭水库的调节能力,在汛期到来之前,腾空库容来防洪。在主汛期末,根据未来天气趋势,做好拦蓄洪尾工作。在今年7月份,成功地将水库水位回蓄到276米。主汛期后期,水调人员根据水库调度图认真报送预计负荷,尽量避免水库在低水位下运行,以降低耗水率,增加发电效益。今年1至10月份,平均水头为53.44米,比设计水头高2.44米,至今年10月底累计节水总量5.36亿立方米,节能电量8779万千瓦时。在每次台风到来之前,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做好防大风和暴雨等措施。同时,积极与省调通中心沟通,加大出力,适当降低库水位。在今年的几次台风影响下,来水全部被拦蓄在库中,未造成弃水,在减轻下游防汛压力的同时,也给我厂带来可观的发电效益。三、存在问题山区公路等级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通信设施在遭受特大暴雨洪水时,工作不可靠,这些给抗洪抢险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