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干扰素在血液病中临床应用
浅谈干扰素在血液病中临床应用
浅谈干扰素在血液病中临床应用 摘要:干扰素是是细胞对病毒、rna、抗体、有丝分裂原及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一族蛋白质,其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增生而间接发挥抗肿活性,也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被广泛应用于cml、mm、hcl、重型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急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关键词:干扰素; 慢性髓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毛细胞白血病; 重症地中海贫血; 副作用
干扰素(ifn)是由isaacs 和lindenmann在1957年发现的,它们是细胞对病毒、rna、抗体、有丝分裂原及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一族蛋白质。干扰素可以被分为三群、α-干扰素、β-干扰素和r-干扰素,a-干扰素由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β-干扰素由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r-干扰素由t淋巴细胞产生。α和β干扰素许多特性很相似,二者统称ⅰ型干扰素,而r-干扰素不论是在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特性上都与α和β干扰素完全不相同,称ⅱ型干扰素[1]。目前应用的大多数干扰素是通过dna重组技术制造的。
干扰素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增生,激活体内的多种肿瘤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间接发挥抗肿瘤活性。此外,干扰素也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杀伤肿瘤细胞,这种作用机制可通过瘤体内直接注射干扰素而得以证实,干扰素可以通过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另外干扰素可以通过调节凋亡调控因子的变化,以促进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激活caspase系统,调节白细胞介素活性及改变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等多种途径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2]。
干扰素是血液系统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现对干扰素在血液病中应用及干扰素的副作用综述如下:
1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干扰素α(ifn-α)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已有10余年历史,它不仅可使70%左右的初治cml病人取得血液学缓解。而且能使得20%病人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目前ifn-α已成为clm的一种标准的初治疗措施。众多临床实验表明,ifn-α是通过以下4种方式发挥抗白血病作用:(1)调节骨髓细胞与基质细胞的粘附。(2)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3)对白血病克隆选择性毒性作用。(4)增强免疫调节[3]。talpaz报导51例ph(+)cml慢性期患者,应用 α干扰素治疗,剂量为300-900万单位,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皮下注射,治疗结果36例(71%)完全缓解,5例(10%)部分缓解,无效10例(20%),α-干扰素治疗剂量与疗效有一定关系,以长期应用为佳。r-干扰素治疗cml也取得一定疗效,r-干扰素治疗无效的cml患者对a-干扰素仍有反应,与之相类似,α-干扰素治疗无效者可试用r干扰素。目前有α和r干扰素联合交替应用,干扰素与化疗药物(马利兰及羟基脲)联合应用[4]。
2多发性骨髓瘤(mm)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或漏诊。mm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联合化疗,有mp、vad、m2化疗方案,尽管vad方案疗效相对高些。但总的缓解率<5%,中位生存期24-36个月,目前使用α-干扰素300-600万单位和联合化疗后,可使获得完全缓解和有3年半以上的缓解时间的病例数明显增加,提示干扰素加联合化疗,可以增加疗效并延长生存期。
3毛细胞白血病(hcl)
国外报导以α-干扰素治疗17例毛细胞白血病(hcl),剂量为100-500万单位,每天或隔天皮下注射,疗程4-24周,全部患者用药后2-14周血中毛细胞消失,血象改善2例脾脏缩小至不能触及,因而干扰素可作为hcl治疗的首选[5]。
4重型地中海贫血
donohne报导12例有多次输血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且有由hcv引起血慢性肝炎,用α-干扰素治疗,3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周三次,总疗程为6个月,有效率83%,无效率17%,有效者在ifn-治疗开始后24小时nk细胞活性较无效者有明显增强,5/12例血清hcvrna转阴,均能耐受ifn治疗,且研究表明干扰素对多次输血史及重型地中海贫血合并有hcv感染者的疗效与没有多次输血患者相同[6]。
5干扰素目前还应用于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
在用强的松、羟基脲、环磷酰胺治疗无效时,300万单位/周,3-7次后血象恢复,获得特久缓解,对蕈样肉芽肿,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及弥漫性大细胞型的恶性淋巴瘤有部分缓解作用。
6干扰素的常用副作用及对策[6]
干扰素是一类比较完全,相对无害的生物制剂,随着其应用范围扩大,逐渐发现了一些毒副作用。
6.1流感样症状此为应用ifn1周以内的主要副作用。如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食欲不振、全身倦怠感、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9-400c,这种情况几乎发生在所有患者,且与使用ifn品种,途径和剂量有关,一般上述症状在7-10天内多可自行消失。对策:症状明显者可给予解热镇痛剂,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扑热息痛、消炎痛等口服可减轻症状。
6.2 ifn引起的检验值异常
ifn治疗过程中出现检验值异常主要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更显着,而且与剂量有关,红细胞多无变化。另外,约15-20%患者可出现一过性蛋白尿,程度较轻,上述改变停药后可恢复。
6.3脱发为晚期(疗程>2月)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发生时间与剂量有关,如剂量小发生在3个月左右,剂量大发生在1.5个月。另外,脱发在应用ifn-a剂型时多,而应用ifn-β剂型相对较少,脱发属一过性,不需积极处理。
参考文献
[1]魏建冬,译,当代治疗,干扰素的本质,1994,3(1):7。
[2]申加英,等,临床血液学杂志,干扰素α仅对u937细胞的诱导调亡及其作用机制探讨,,18(1):37-39。
[3]余寿益,等,临床血液学杂志 干扰素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1997,10(3):136-138。
[4]杨子文,译 国外医学 输血与血液学分册,1994,17(1):54。
[5]梁锦华 译 国外医学 内科手册 1992,20(9)。432
[6]杜军,等,临床荟萃 干扰素的副作用及对策1995 10(4) 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