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学术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26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第2页

困难的人?”展开讨论、交流。各合作小组成员就会联系实际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想法和体会。比如:当同学学习上有困难时,主动帮助他解决;当邻居出现麻烦时,尽力帮助;当贫困山区的孩子失学,灾区人民面临各种困难时,捐款、捐物,献爱心;在车上给老人、残疾人让位等等。当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后,就会发现不足之处,并互相给对方补充,提要求,共勉励,同时自己也就会深入思考,辨解其正误,进行自我对照,从对照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面。

2、师生交流研讨,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探究学习

师生交流不仅是指知识、答案的交换,更多的是指情感意识的交流、研讨,对学生付出的学习努力给予真诚鼓励,给他们营造宽松的研讨氛围,使学生对已有知识产生疑问,继而深入探讨,而探讨中与自我作比较,自我完善、矫正。如教学《做集体的主人》一课中,有一个辨析题“学校举行合唱比赛,丁明是班级的合唱队员,可他出了‘水痘’,但他认为自己是集体的主人,还是赶来参加”。大部份同学会认为丁明会把传染病传给其他同学,是对他人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是错误的,而有的同学就提出了“为集体荣誉带病排练难道是错的吗?”的质问,此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见解,给学生以鼓励,同时与他们一起交谈、探讨。适时的做好“摆渡人”的角色,适度地引导学生去探讨问题的关键,通过师生交流、探讨、争论,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自己作出合理的评判:“丁明的想法不全面,是好心变坏事的典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运用道德知识来指导道德行为,达到反省的效果,让学生做自主学习的主人。

总之,探究学习是思品课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活动,它让学生能有更多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

(一)开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能力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看,培养人的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中心。主体性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学说,它主要包括能动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前苏联著名教学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充分论述他的个性和谐发展思想时就特别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他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已的存在,不能在人类活动和成就中确立自已的地位性,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某一领域里成为主宰者,如果他没有感受到了自已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豪感,如果他不能自豪地抬起头来走路,那么所谓的个性就是不可思议的。有关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小学生的自我要求高于中学生,即越小的孩子越喜欢自已尝试着做事情,因此在课堂中要注意让学生自已支配自已。

自学能力是在自学过程是形成和提高的,只有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学是很多著名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魏书生的定向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总结)、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上海的八字教学法(谈谈、讲讲、议议、练练)等都强调学生自学,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从而强调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知识,发现规律,发现学法,发现做人的道理,乃至发现自已的人生。自学分为课前粗学、课堂精学、课后再学,三者不可分割,其中最精彩的是课堂精学。课堂上,学生一般有15~20分钟的自学时间。自学后,教师要求学生大声回报“我知道了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在第一个回报中,学生知道了文章记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可能回报自己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等等。后两个回报是教学和自学的升华,旨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比如在教学《关心体贴父母》一文时,有一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身为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的陈毅同志为什么不花钱请保姆给病瘫在床的老母亲洗尿湿了的裤子,而要自己亲自去洗呢?”另一学生马上予以回答:“虽然他日理万机,但也有空余的时间,而孝敬父母乃中华之传统美德。”你看,只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学习的时间,且引导得法,他们虽小,但也能学,而且能学好。

正如陶行知所言,我们把创造作为教育的必然归宿,必需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嘴、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得到书本上没有而又比书本知识更丰富、更生动的知识。我们坚信活动课为儿童提供的广阔的创造天地,一定种出教育的理想之果。

(二)确定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发散性思维训练内容,符合儿童生活、学习的实际是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的保证,但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结果,我们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两个方面进行自主选题:一是从思品学科中直接选取或是思品学科内容的深化、延伸。当然,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他的主要任务,但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教材中提取一些问题,我认为是比较务实的,使学生将学到的成果加以巩固,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二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内容,或来自学生的一些提问,我们说生活是一切智慧灵感的源泉,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们选取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特别是在“联系实际”一环的教学中如:在教《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一课时,我叫学生先闭上眼睛从后面到讲台上来拿一本书,然后让学生谈谈自身的感受,紧接着问:“假如你的眼睛失明了,你的生活会怎样?”像这样的问题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根据刚才的感受谈体会,感觉亲切,当然也就更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了,同时也让学生从自身感受来提高道德意识,形成深刻的道德认识。

(三)进行方法指导,促进学生探究习惯的形成

探究活动看起来有些纷杂,但是也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对小学生进行了比较简单的方法指导,以促使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1.可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探究

实践表明,事物间的某些相似点、规律是触类旁通的。如:教学《家里来了客人》一文在明理联系实际后提出:“现在我相信大家均能很好的招待客人了,你们想不想上来表演,看哪位同学招待的最好?”顿时,一只只小手都举了起来,跃跃欲试。这样,适时地请几位学生进行“外婆来我家”等情境表演。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尽可能模拟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角色细细体验。并不时的点拨、激励、讨论、评议中触类旁通,把礼貌待人,热情好客这一道德认识也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像这样由此及彼的联想,丰富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正是这些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

2.可以从事物的相反情况展开探究

我们经常做的游戏是互相说出相反的事物,你说白,我说黑,你说好,我说坏,说得越多越妙,说得越快越好。有时,我们做这样的提问:如在教学《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珍惜动物》一文时,在深深拨动了大伙儿的心弦,“爱护有益的动物,保护珍惜动物”的道德认识在强烈的情感驱使下,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辩析:“小军的爸爸花一千元从鱼贩子手中买回大海龟,把它放生了。”学生正反主答辩,“小军的爸爸做得好,他宁可自己花钱,也要保护珍惜动物。”“我认为他做得不好,他不该用一千元买了再放生。那样,海龟不能再次被捕。”“他做错了,也是滋长了鱼贩子破坏,捕捉海龟的恶习呀!”……学生一时无法得出统一的意见,得到的都是值得探讨的答案。在继续辩论中,他们的答案逐步趋于统一,即出发点都是保护珍惜动物是对的,但他的做法不是最好,可以通过执法机关……此时,“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珍惜动物”已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了。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灵活性来说是大有好处的。

(四)开放、民主、融洽的新型课堂氛围,促进探究的发展

研究表明:探究的最大障碍说是害怕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成功受奖励,失败受惩罚。要鼓励想法,想法越多越好,越奇特越好,一些奇异的想法似乎不符实际,但我们认为重要的是能突破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触发新颖、有用的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不同寻常的提问表示尊重。例如在教学《参加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一文时,大家都谈了自己参加的课余活动,并辩析了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可突然有一学生提出:“老师,看电视是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吗?”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解答。可学生的观点很不一致,有的认为看电视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了解国家大事,是正当的;有的认为看电视容易着迷,使人误了正当的工作,还不利于学习和保护视力。于是我就问:“那么这一活动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变成正当有益的呢?”四人小组就根据各自的实际,分析了问题的关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得出:看电视时,只要时间适当,看些有益的节目,那就是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利用这个问题带着学生作了一次探究问题的旅行,同时,也能给提问的学生一个极大的鼓舞——他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视。这样谁还不愿意提问,积极地去寻找问题呢?

在这样的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里,孩子们可以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有机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于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是教师以权威垄断的环境,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解答,相互启发,相互触动。于是发散性思维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当然,也不是无组织的状态,完全放任的环境,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引导者、启发者。参考文献:

1、《探究性学习》

2、《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4、《小学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