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村工作机制创新问题研究报告
经济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2/9/24
市农村工作机制创新问题研究报告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和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与农村改革创新相伴而生。进入新世纪,我市各级各部门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主线,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思维方式,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市农村工作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服务“三农”水平。近几年,我市针对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创新农村服务机制,初步建立起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整合农业科技队伍。通过《乡镇工作纲要》的实施,乡镇农业基层所(站)合并设立农业服务中心,形成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沙县虬江街道作为全省“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单位,成立了由辖区内市、县和街道有关涉农部门、计生部门共同组成的“三农”服务中心,并通过设立农业服务热线,成立农业、畜牧、林业应急分队,村级成立“三农”服务协会,实现上下互动联动,提供信息、科技、营销等咨询服务,帮助攻克生产难关,解决生活难题。二是建立健全科技人员创业机制。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农业技术部门和农业科技人员进入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意见》,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进入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三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在“农业”服务网络建设上,总结了尤溪县“农家”的经验,建立了市级“农业”指挥协调中心、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并开通“农业”专线电话服务系统和网站,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业”服务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法律法规咨询等方面的快捷服务。在“村会协作”上,大力推广清流县大路口村的“村会协作”服务农业的有效方式。至目前,全市“村会协作”共结成协作对子个,占行政村总数的.%。同时,该市还积极探索了“农艺师在行动”、“一元钱科技服务队”以及“科技服务一帮一”等十多种农科教结合的有效服务形式,成为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载体。四是配备农民技术员。严格按照省政府规定的选聘条件和程序做好农民技术员选聘工作,原则上每个行政村配备名农民技术员(农业、畜牧和林业各配人),全市个行政村共配备农民技术员名。
(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近几年,我市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新型的农村各类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组织,提高了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发展行业协会。各龙头企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在不断探索、创新企业的发展道路,积极组建以龙头企业协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民间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至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会员总数人。现有资产规模.亿元,年实现总产值或销售收入达.亿元。三是深化农村供销社体制改革。供销社系统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了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并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至年共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个,行业协会个,农副产品信息网已联接个乡镇、个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个龙头企业、个批发市场,实现网上商品交易金额多万元,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创新农业示范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是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各级均成立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指导组,制定种养模式的生产技术方案,并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农业竞赛活动,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如何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机制进行探索,有效地带动全市粮食生产、农民增收。二是搞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十五”以来,全市初步建立了明溪县南山、沙县柱源等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其中明溪县南山园区已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至目前,全市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已推广优、新品种个.万亩,良种覆盖率.%,比建园初期提高个百分点;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万亩,推广率.%,提高个百分点;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期,培训农民.万人次。并通过有效积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大力调整种养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园区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四)创新劳动力转移机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若干意见》,并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强化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校、职业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等项目,并以沙县、尤溪等五个县被列为全国“阳光工程”示范县为契机,多渠道培训农村劳动力。去年全市培训农民工.万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人。二是打造劳力品牌。精心打造沙县小吃业、明溪新侨乡等劳务品牌,提高劳务的竞争力和就业率。至年底,沙县从事沙县小吃、经商办企业等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明溪县出国经商或劳务农民近人。三是强化供需见面。连续两年在沙县成功举办了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今年的专场招聘会有名农民当场与省内外的家企业签定了招聘合同,并与家企业签定了意向性用工协议个。四是开展山海劳务协作。几年来,我市加大山海劳务协作,扩大在沿海就业门路。去年选派批人农村贫困青年和城镇下岗职工的子女到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免费参加培训,已有近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五是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劳务派遣与跟踪服务机制,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办理证照等“一站式”服务,做到岗前培训到人、用工合同到厂、跟踪服务到点,全力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的就业环境。制定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加大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清理力度。年全市接受农民工投诉件,追回拖欠克扣工资.万元。通过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创新,至月底,全市有.万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占农村总劳动力的.%。
(五)创新农村改革机制,推进农村各项配套政策全面落实。以被确定为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契机,创新农村改革机制,推进农村各项配套政策全面落实。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截止月底,全市有个村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改革面积.万亩占应改面积的.%。永安市率先创办林业要素市场,相继展开产权交易、林权抵押等配套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是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进行土地成片开发,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至目前,全市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面积达.万亩,占总面积.%,涉及农户.万户,占总农户数.%。三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前两年“五取消、一稳定、一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又实行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和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的政策。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全市-年减轻农民负担.亿元、人均减负.元。今年全市农民负担比年又可减轻万元,人均减负元。四是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去年开始把农村低保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将年收入低于元的户农村贫困家庭、人被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
(六)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一是建立相帮扶机制。从年开始实施“扶贫小康工作队”工程,实行领导挂包联系制度和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同时,从年开始选派名干部到相对后进、薄弱村任职,把更多的人才资源、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其他各种社会资源自上而下向贫困乡村倾斜,把各种生产要素导入贫困乡村,不断增强贫困乡村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经济能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和落实“双带双创”活动,倡导“三向培养”,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能力。三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村务公开、乡(镇)政务公开、基层站所事务公开,试行村务民主听证制度,推进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推行村账委托代理制、村级会计聘任制、财务电算化管理等做法,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至目前,全市已有个乡镇、个村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分别占乡镇和行政村数的%和%,个村推行了财务电算化管理,占行政村数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尽管许多先进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但对广大农民而言,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以及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新知识、新技术贮备不多,素质降低等问题,导致农民得不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新技术学习、新成果运用。
二是农村信贷体制有待深化改革。目前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只能满足少数农户进行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对于农户大额的生产资金需求和非农产业的资金需求还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农民苦于缺乏资金,难以加大投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仍不宽松。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企业对劳动力的侵权、拖欠工资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短期内难以健全完善。
四是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亟待增强。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能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农村干部少。
五是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跟不上新阶段“三农”发展要求。
六是少数村级组织软弱涣散。个别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形成了“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