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领导讲话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领导讲话第2页
为赶超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按照“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今后三年内,全市所有县(区)要确保财政收入翻一番,力争经济总量翻一番;所有县(区)要实现在全省位次前移,力争有2个县(区)进入“全省10强县市”行列。具体工作中,要始终牢牢把握“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工业强县、统筹城乡”四个重点。一要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回顾这几年我市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赶超发展的大好局面、良好势头,最根本的是大力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快速推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事实,我们反复强调,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这次全省会议又指出,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是各级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和重要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为此,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带动贯穿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始终按照“四重、三向”的要求,持之以恒抓项目,坚定不移抓固定资产投资。要在持续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下工夫,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千方百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40%,力争超过50%。要从实际出发,突出抓好“五个一批”项目,即:争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发展的保障能力;引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大工业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新建一批重点城建项目,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造一批具有市场优势的产业项目,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向优势产业集中;培育一批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项目,鼓励和推动全民创业,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
二要始终坚持产业支撑,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产业支撑之上。缺乏产业支撑,县域经济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快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全省许多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县(区)经验表明: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得好、发展得快,必须有自己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这就启示我们,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努力做到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6大优势产业,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日用陶瓷和南丰蜜桔、广昌白莲、临川西瓜、崇仁麻鸡、资溪旅游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这些产业规模还不大,产业链还不长,支撑力还不强,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柱产业,我们要围绕这些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支持,不断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群,打造成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各县(区)要按照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1—2个优势产业,加强产业招商,加快产业聚集,加速产业链的形成,把特色做优、做大、做强,不断壮大块状经济,使县域经济特色更加鲜明、产业支撑力更强。
三要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近年来,在推进赶超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的落后在工业,差距在工业,希望和潜力也在工业。市本级如此,县区经济更是如此。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苏书记强调:全省除少数县因保护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不宜发展工业外,其它地方都要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动摇,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全市各级要认真实施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工业新城的意见》,坚持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总量,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提速进位。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发动机,我们一定要坚持决战园区不动摇,全力加快园区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强极。要大力提升园区承载力,这是园区建设、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档次,千方百计解决好园区用地紧张、项目等地的问题。尤其要更加珍惜和用好园区的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园区土地,切实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一方面,要解决土地指标的问题,形成土地等项目,而不能项目等土地。项目等土地,很多项目就会走掉。一个项目定下来,土地还要等几个月甚至半年,这个项目就不一定能落地。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的功能。项目签定后,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就不可能正常运转。所以园区建设要着力破解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难题,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关于项目用地问题,我想再强调两点:第一,我们要集约、节约用地,千方百计提高投资密度,亩均投资额至少要在100万元以上。对那些圈而不建、投资额大大低于合同约定的企业和项目,要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清理。第二,要多种途径、多种渠道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着力包装一批大项目,争取挤进省里重大项目的盘子。省里土地指标有30%的机动数,只要我们有大项目、好项目,就可以争取机动指标。必须指出,这些机动指标,有的地方争得多,有的地方争得少,有的地方没有争到。这几年的实践表明,能否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某种程度上要靠运作,靠主动有效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包装好大项目向上申报,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跟踪问效、锲而不舍、抓住不放。要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靠大联强、资产重组、合作共建等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企业规模,着力培植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税收过5000万元的“小巨人”企业。要大力扩张园区经济总量,充分利用园区的聚集功能,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做大园区规模和总量。今后三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要超1000亿元;着力打造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园区,其中金巢经济开发区要力争达到300亿元,临川(抚北)、东乡、崇仁3个园区要力争达到200亿元,南城、金溪、黎川都要确保达到100亿元以上。这是对我们县工业园区的目标要求,大家要按照这些目标要求去做好规划、引好项目、抓好落实。
四要始终坚持统筹城乡,不断丰富县域经济发展内涵。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联结点,处于“城尾乡头”的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在县(区)。各地要切实增强系统观念、统筹意识,在做大做强县本级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以县城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以乡村的发展支撑县域的发展,努力实现富县、富乡、富村、富民。要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的理念,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经营城市的理念。大产业,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要有产业支撑。现代经济是城市经济,城市经济要有支柱产业,否则就是空壳。要大力发展包括工业、三产在内的城市经济,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大文化,就是要把临川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使人一走进就感受到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浓厚氛围。大绿化,就是要把森林引入城市,变园林为森林,保持一流的空气和水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我们在城里有在郊外的感觉。大水面,就是在城市中要有更多的人工湖、人工河,打造更多的水体、水系、亲水平台,以水体现灵气,以水经营城市,以水提升品位,以水改善人居。大空间,就是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密密麻麻建房子,还要有广场、公园、绿地等老百姓休闲的空间。就县城而言,就是要始终坚持“五大”理念,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县城,增强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吸引更多的外商进城投资兴业。要在高起点规划、建设、管理好县城的同时,着力抓好乡镇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尤其要加大乡镇集镇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城镇建设对外形象,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想,抓工作就是要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只有这样,才能见成效。实践证明,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工业强县、统筹城乡这四个方面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四个重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紧紧抓住这四个重点,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县域经济才能快速发展。
三、强化保障措施,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那一世范文网
一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这次全省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为县域经济发展松绑放权,按照“能减就减,能放都放”的原则,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坚决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宗旨,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面向基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对来自县(区)的项目优先审批、加快审批,坚决杜绝“中梗阻”现象发生。执法执罚单位要坚持从严治政,切实规范收费罚款行为,决不能下达罚款指标。中央、省驻抚单位要坚持重心下移,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我深深感到,这几年中央、省驻抚单位的工作总体上是很不错的,在正确处理条条块块关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绝大多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