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会讲话稿
2010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会讲话稿
今天的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既是一次工作研究会、安排部署会,也是一次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会。刚才,爱武副市长作了明确具体的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市级有关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责作了很好的发言,剑阁县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思想认识要真正到位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作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一件惠民生固民本、顺民心合民意的大事。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相比,医药卫生发展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卫生事业发展还不够平衡。医疗支出占居民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低收入人群乃至工薪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高昂的医疗费用,很多困难群众有病不敢看,小病拖成大病,大病难以得到及时治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这一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对医药卫生事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趋利行为明显,存在以药养医、大处方、滥检查、重复收费、分解收费等突出问题,社会反响强烈,改革势在必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时给民众的承诺中,医疗卫生保障是一项重要内容。医改说到底,其实就是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问题,是现代政府必须着力加强的重要职能,也是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方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有力保障。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医药卫生体制,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是维护人的生存尊严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力保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身体。今年国家投入8000亿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近3个亿。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市医疗保障水平还不够高,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政治的、战略的、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医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利国利民的改革全面推开,落实到位。
二、方向目标要准确把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是要让老百姓得实惠,真正做到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加强预防少生病”。有地方看病,关键是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和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老百姓看病更方便。看得起病,既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让老百姓看病有保障,还要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看得好病,关键是正确处理基本药物目录与实际用药之间的矛盾,引导医生逐步改变处方习惯,实现群众“看得好病”的目标。加强预防少生病,关键是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老百姓平时少得病,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
(一)要深刻理解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一重大制度创新。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卫生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这次医改的基本方向。这次医改实施意见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都贯穿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强调向全民提供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对于基本公共医疗卫生范围外的非公共产品,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健康需求。
(二)要牢牢把握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阶段可能低一些,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再逐步提高。同我们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一样,最基本的要求是四句话、十二个字:广覆盖,就是在制度上覆盖城乡全体居民,让全市人民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基本,就是立足实际,首先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向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多层次,由于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差异性比较大,现阶段只能给予不同参保对象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准,满足城乡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可持续,就是要与发展阶段相适应,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财政和群众的承受能力。
(三)要始终坚持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这一工作重点。突出基本,就是强调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首先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重点解决公平问题,保基本需求,让改革成果切实惠及全体人民。比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尽管是三种制度并存,保障水平还不高,但是我们由此进入到了全民医保的社会。突出基础,就是着眼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当前突出问题,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物供应保障的有机结合,注重建立和完善基本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全民医保“安全网”的基础性框架。突出基层,就是面向农村、社区和广大群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城乡群众不出农村、社区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问题差距要清醒认识
近年来,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很好,群众基础很好,特别是通过灾后恢复重建,我们的医院等硬件设施上了一个大台阶,为这次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进度较慢,效果较差,还存在不少问题,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
(一)认识上有差距。一是个别地方党委、政府对医改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将医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没有站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高度来谋划工作、推动工作,对中央、省、市医改文件精神学习把握不够,对医改缺乏信心和决心,存在畏难、观望、等待情绪。二是相关部门缺乏协调配合意识,认为医改工作是卫生部门、财政部门的事情,推诿扯皮,对待医改工作不够积极,胸中无数,没有认真分析,深入研究。三是市医改办人员力量薄弱,对医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主动,没有履行好办公室的业务指导、综合协调、督查督办的职责,导致全市医改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工作严重滞后。
(二)行动上有差距。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未落实。很多县区尚未按照省市的要求核定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二是经费保障不到位。一些地方未认真执行财政部等5部门《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和省财政厅等4部门《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的有关规定,投入补偿机制不健全,未及时落实补助资金,未实行资金预拨制。三是绩效分配制度未建立。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不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效果上有差距。一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展缓慢。目前,除剑阁县的乡镇卫生院和利州区的3个社区卫生机构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外,大部分地方还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口头上,任务不落实,责任不到位,准备不积极,要实现60%以上的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难度不小。已经实施的也还不够彻底,如上西皇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出售非基本药物,剑阁县还没有统筹考虑村级卫生人员的待遇等。二是部分医疗机构管理体制仍未理顺。市中心城区11个社区服务中心,仅有3个独立设置,由利州区管理,其余8个属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延伸举办,人、财、物均隶属于医院,无法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无法进行机构、人员编制核定,不符合上级规定和新医改政策的要求。
(四)政策研究上有差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有许多政策我们都还研究不深,还没有把政策吃透弄懂,真正成为“明白人”,对医改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具体要求还掌握不够,特别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思考工作不够,许多同志心中无底,这一点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
四、工作推进要扎实有力
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印发,各区县、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医改精神,深入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那一世范文网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把医改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几年的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研究部署,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要形成定期研究、计划部署、检查督导、对照评估的推进医改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将把医改工作的成果纳入目标考核,作为衡量和检验各区县政府执政能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来考核。各区县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配备专门力量,抓好组织落实。发改、卫生、财政、人事、劳动、药监、物价、督查等部门,要坚持医改工作“一盘棋”思想,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上下联动,努力形成推进医改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需资金。在当前市、区县财政盘子都比较紧的情况下,要在其他方面压缩开支,全力确保医改所需资金,同时财政对医药卫生的投入增长幅度要超过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努力把这项惠民实事办好。各级财政要及时下拔医改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对医改项目实行公示制,加大对医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