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市职业教育工作大会讲话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1/3/9

领导在市职业教育工作大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经验,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职业教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努力开创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今天的会议开得十分成功。市委、市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专门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同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指导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刚才,柏青同志对近年来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职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了中职资源重组,完善了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重组的典范;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按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要求,扩大了办学规模,提升了办学实力,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职教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全市职教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观念、制度、体制、机制以及培养模式、发展水平等方面,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市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互动并进,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全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黄石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工业是黄石经济的主体,“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实现“把黄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关键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强力推进,确保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先必须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这是我们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比较突出,现有持证技术工人只占全部技术工人的70%左右,而且大多数是初、中级工,高技能人才仅占19.7%。当前,我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也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人力资源是决定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没有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再好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都必然要落空。同时,黄石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就业再就业问题一直十分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大力提高广大下岗职工的就业能力、劳动技能,让他们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只有拥有真本事才有“金饭碗”。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切实加快黄石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素质的极大提高,没有一大批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难以推进,“三农”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全市将在“十一五”期间扩大“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推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万人以上,这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相对来说,职业教育网络广、形式多、实用性强、社会认可程度高,在提高农民素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民增收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依赖也越来越强,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有关调查分析,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1个多月的农民,年收入比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增加10%以上。因此,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统筹各类教育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目前,我市每年有2万多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有6000多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而有过硬技术能力的中职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这说明,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现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需求的高峰已经到来。如果只有升高中、上大学这一条路,不仅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很难缓解,而且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教育需求合理分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实现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市上下一定要象过去重视“普九”、重视高等教育一样,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中新的热点和亮点,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十一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工作在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经过前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我市职业学校的基本建设、实验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办学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的职校相比,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要下定决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改善。一是要巩固职教资源重组成果,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建设。“十五”期间,我市职教资源实现了有效重组,这为重点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做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做大、做强、做优”不是简单的合并,必须在优化整合、发挥效益、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上下功夫。当前,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重点建设3-5所高水平的示范性职业学校,确保省机械工业学校、市中等专业学校进入全国“千所示范性职业学校”行列,带动我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全面升级;市艺术学校要抓好新校园的规划建设,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要依托现有资源,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重点组建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职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二是要突出重点,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大冶市、阳新县要把职业教育放到与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参与省“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工程”,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利用市级职教资源和就业市场,探索合作办学、联合招生等方式,提高办学效益。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资助力度,引导和鼓励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要以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为重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帮助农民掌握职业技能。三是要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市职校的师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按照“引进、培养、培训”并重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着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切实为职业学校引进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开辟“绿色通道”,大力引进一批“双师型”教师和重点骨干教师;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引导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全员师资培训,切实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入落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建立一支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灵活性、最需要探索的领域。要遵循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坚持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在创新中增强活力,加快形成“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一是要深化公办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从全市来看,公办教育仍集中了大部分职业教育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办学潜力,但这些资源和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要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实现对全市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通过结构调整,优化配置,打破行业、部门界限,使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优质职业学校集中,实现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结合;要进一步创新办学体制,采取“股份合作”、“民办公助”、“项目融资”等形式,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参与公办职业学校运作,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和灵活的运行机制,使公办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实体。二是要推进公办职业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实行灵活编制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完善校内结构工资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职校教职工队伍的整体活力。三是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完善准入制度,加快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或资助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