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和南通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工作任务,拓展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空间和竞争优势。为开好这次会议,我们先后邀请省发改委副主任朱晓明作了现代服务业知识讲座,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无锡进行了参观考察,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了《通州市现代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葛亮市长将就服务业发展作具体工作部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发展服务业是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首先,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顺应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相对贫困阶段,主要依靠农业推动;在温饱阶段,主要依靠农业和工业推动;进入小康阶段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增加,服务业发展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逐步转变为依靠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依靠投资、消费共同拉动,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转变为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将逐步上升,并将超过工业,这是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去年我市人均gdp接近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我们必须遵循这一经济发展规律,认真汲取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切实增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主动性,有效扩大和引导生产、消费需求,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中,努力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加快产业集聚的现实选择。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需要相应的配套产业来支撑。配套能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没有必要的配套产业,整个经济发展也就难以取得大的突破。市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围绕“以工兴市、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加快产业集聚的战略部署,提出到,全市要做大做强家纺、纺织服装、电子电器、船舶修造及钢结构、食品加工等5个销售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并要求做特农村经济板块,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必须要有完整、强大的产业链来支撑。工业产业链向上延伸就是研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等,向下延伸就是物流、会展、中介、商务服务等,这些都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就做特农村经济板块而言,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也必须依赖科技研发、市场信息、物流配送和营销网络的有效支持。如果没有服务业的支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就难以加快,产业集聚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水平。
第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增加地方财力的关键举措。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特别是对地方可用财力的增长,贡献较大。从财税方面来讲,分税制改革和所得税分享改革后,工业企业中的增值税只有25%、企业所得税只有40%留在地方,而服务业中多数行业的营业税基本留在地方。近年来,同处苏中的靖江市把沿江大物流、城郊大市场、城区大商场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扩张了经济总量,提高了发展质量,壮大了地方财力。,我市服务业实现税收3.97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32.6%。与苏南的太仓市相比,服务业实现税收比太仓少1.7亿元,占比低8.9个百分点。与我市相邻的海门市,去年地方财政收入比我市少200多万元,但可用财力比我市多6000多万元,原因在于我市来自服务业的税收还相对偏低。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培植税源经济,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壮大地方财力,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第四,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渠道。服务行业门类广、行业多、投资门槛低、发展空间大,是各类人员投资创业的最佳选择之一。加快发展服务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不同层次人员就业,有效化解城镇就业存量与增量的矛盾,对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去年,我市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15.31万人,城镇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服务业的收入占46.3%,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服务业的收入占32.5%。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相当一部分从事服务行业。服务业在推动创业实践,壮大区域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正面临着极好的机遇。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服务业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从政策发展环境来看,国家、省和南通市都对服务业发展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通州发展实际来看,我市紧靠南通主城区,具有临江、临海、临港、临桥、临路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服务业发展的理想区域;宁启、盐通、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和新长铁路南延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我市服务业发展创造难得的机遇;市行政中心南迁、市区发展方向和重心南移,一批重大项目的启动建设等,都为城区聚集了人气,营造了市气。有这样的条件、这样的机遇,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服务业发展得更好。
二、着力构建服务业发展高地
推动服务业发展必须深化对服务业的理解,尤其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处理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很高,制造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制造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并不能放慢制造业来加快服务业,也不是以牺牲制造业来发展服务业。当前,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工兴市”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广阔空间。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与制造业相关联的、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二)处理好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兴服务业成长壮大和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而形成的新型服务业体系,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电子商务等。传统服务业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主的服务业,包括商贸、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当前,我市传统服务业潜力还未完全发挥,现代服务业正逐步兴旺。我们要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形成集聚效应的同时,注意运用现代新型业态和组织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
(三)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关系。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当前,我市为生产服务的体系特别是生产研发体系、物流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大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加以整合、改造和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处于主导地位,目前我们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但这只是暂时的、短期的,最终还得靠消费拉动。我们要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方向,进一步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竞相发展。
(四)处理好服务本地和服务周边的关系。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地域是服务业扩量提速的前提。要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服务需求,积极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服务业,形成规模大、功能全、层次高的服务业体系。同时,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我们要有率先的意识,创新的思路,大力发展以“我”为主的区域服务业。要创塑服务品牌,提高专业化水平,积极培育国际化和区域性的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服务业企业集团,扩大经营规模,拓宽市场空间,健全服务网络,增强辐射功能,形成若干个区域性的服务业发展中心。
在处理好上述关系的同时,要选择好切合市情、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突出发展重点,努力实现服务业总量倍增、比重提高、结构优化、领域延伸、产业互动。
一是抓住重点产业,实现规模突破。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培育为工农业生产和商业配送为主的物流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促进仓储和零件、生产原料、半成品配送等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业,分行业整合现有厂办研究机构,筹建通州工业设计中心,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服务业,在推进农业生产层面服务措施的同时,创新农村经营层面的服务方式,尤其要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对于农村生产服务业项目,在用地、税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享受房前屋后“300平方米政策”。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积极培育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进一步加快“数字通州”建设,推进通州党政信息网、通州大众网以及重点企业、重点部门的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调查、就业和劳务中介、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房地产业,重点推进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鼓励开发为外来投资者和打工者服务的专业化公寓。加快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培育工业房地产市场。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清洁卫生、保养维护等便民家政服务。进一步发挥行政推动和利益调节双重作用,提高我市社区物业管理的水平。积极发展全民医疗、康复、保健等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培育“夕阳产业”和“少儿产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音像、书画、演艺、娱乐、网吧等文化产业,不断繁荣我市文化市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