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1

在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3月16日区政府召开了全区旅游工作会议,那次会议对提高发展旅游经济认识,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推动全区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隔两年,我们再次召开全区旅游工作会议,并将会议规模由旅游重点乡镇街道扩大到所有乡镇街道,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发展旅游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我区重要的新兴产业来抓,给予旅游业发展更高的重视和更大的支持,群策群力,创新创业,积极投身到推动全区旅游业大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开创我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刚才,会议传达了今年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征明局长代表区旅游主管部门作了一个全面的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征明局长履任新职以来所作的首个旅游工作报告,也是一份客观、求实、鼓劲的工作报告,报告内容我都赞同。下面,我在征明局长所作报告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培育壮大全区旅游产业,再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立足良好基础,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全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信心

当前,推进东向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已成为全市上下的最强音。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开放活区、创业兴区、工业强区三大战略,出台了做大做强五大产业的有关政策。三大战略中,落实开放活区、创业兴区两大战略,旅游业都是重要的平台和载体;五大产业中,生态旅游产业是全区积极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是全区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对我区来讲,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握好两个字--新字和兴字。所谓新,就是旅游业已由过去全区经济的补充成份,逐步发展成为目前全区经济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关乡镇街道旅游业也从无到有,每天都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面孔。所谓兴,就是旅游业在全区特别是在重点旅游资源乡镇街道方兴未艾,一批景区景点在十五期间相继得到开发,全区旅游发展规划及一批景区开发规划相继编制完成,旅游各项统计指标呈逐年高速递增态势。兴字,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兴旺发达,就是说旅游业要成为全区重要产业,旅游总收入要占到gdp的8%以上。旅游业由一项新产业,到方兴未艾的产业,再到兴旺发达的产业,这是一个渐变和突变同时存在的过程。第一起跳也就是第一次突变,我们用了较长时期的努力,第二起跳,我们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为此,全区十一五规划提出,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要达到8%以上。应该说,这是一个自我加压、奋力崛起的目标,是一个要使劲跳、流汗跳才能摘到桃子的目标。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实现这个目标确有难度,但也有良好的基础和难得的机遇。

第一,我区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75.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5%;实现旅游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7%。十五期间,全区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分别比九五增长了341%、89%,特别是全区旅游总收入,以年均34.5%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gdp20多个百分点,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区旅游主管部门和全区旅游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这些成绩,既可圈可点,也是十一五实现我区旅游业第二起跳或者说是第二次突变的坚实基础。

第二,我区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已经具备了有利的条件。我区是旅游资源大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在前年组织编制全区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我们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了一次系统地调查和分类,在全国划分的8大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我区具备7大主类、13个亚类、34个基本类型。我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多年的建县史,杏花村文化、诗文化、傩文化等独具特色,且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随着池州境内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建设的加快推进,随着市政工程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今明两年市政府将投资近20亿元用于城市重点工程建设,这些工程都将显著改善我区的旅游通达条件和旅游接待条件。对旅游业来讲,资源和通达条件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源是虎,通达是翼,现在我们是如虎添翼。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认真梳理,适度开发,乔妆打扮,巧加推介,我们的旅游资源虽居深山,也一定会招引远方游客的青睐,一定会成为旅游精品,成为热销卖点。

第三,我区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已经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从全国来看,中央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强调要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身等服务性消费。中央关于扩大消费的政策导向,必将带动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国内需求大的增长。正如吴仪副总理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的:因势利导,旅游业发展空间广阔,市场需求巨大。从主要客源地来看,在安徽周边,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上的人口达到了5亿,而且部分地区超过了3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目前,我国公民每年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达到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有钱又有闲,人们旅游休闲的意识越来越强,去年我国公民的出游率已达84.8%。人民群众这种对旅游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们拓展周边客源地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基础。从我市来看,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九华山、石台、青阳、东至等兄弟县处都强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全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氛围越来越浓,环境越来越好,精品越来越多,游客越来越多,组织开发旅游产品越来越易,这些都是我们加快旅游发展的契机。但同时,这其中也有竞争,而且竞争非常激烈,我们部分景区景点已经有了现实的感受。在竞争面前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合作的胸怀参与竞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以更强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全区旅游经济大发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方法机制,进一步细化加快全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

在看到基础条件和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当前全区旅游工作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一是各级、各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程度不一,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业因其对财政的直接贡献率较低和对环境的载荷要求较高等原因,导致各地在发展旅游业上战略定位不明确,工作力度不明显,发展效果不突出,即使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也还存在被动开发的思想。二是旅游低层次、粗放式的开发、经营和增长方式亟待改变。我区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影响了旅游产品档次和品位的提升,制约了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旅游产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旅游六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机制不健全,产业规模较小,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景区、大宾馆、大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主体。四是周边地区同类旅游产品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要做的工作确实很多,工作任务也很繁重,我们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提高产品竞争力上下功夫,在开拓市场上花力气。

(一)加大开发力度,创建旅游精品。建设支柱产业,必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作支撑。我区旅游产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达不到一个旅游强区的要求,也还不能完全适应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所以说,树立精品意识,创建旅游品牌工作迫在眉睫。一要继续加大旅游投入,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是资金投入密度大,收益期较长的产业。我区目前几大景区都是通过转让经营权实现由民营资本经营或由国有资本控股经营。这种体制确实给景区发展带来了空前活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有了明显提升。但这些景区当初的计划与现在的投入力度还有明显差距。今年五一前,我就这个问题作了一次专门调研,发现几个景区当初在签订转让协议时承诺的投资计划现在落实的不尽人意。因此,各有关旅游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诚信意识,按协议办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景区开发规划实施步伐,提高景区综合接待和服务水平。区旅游主管部门要做好有关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二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旅游新产品。旅游市场发展到今天,单纯的观光类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了,不开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就无从谈发展,旅游业就没有出路。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旅游企业要深入开展旅游产品市场调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要结合我区特色,开发生态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会议、商务、探险等专题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市场的需求。三要树立精品意识,创建旅游精品。我区旅游产品目前在省内还没有较大影响力、叫得响的旅游品牌,皖南旅游市场同类旅游产品对我们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去年旅游势头较旺就小进则满、沾沾自喜、裹足不前了,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精品意识,狠抓品质建设,完善基础功能,提升内在服务能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大王洞风景区今年要争取通过aaaa评审,其它景区也要确定争创目标和期限,努力跟进。要强化旅游商标保护意识,做好商标注册登记和保护工作,防止商标资源流失。四要坚持科学发展,认真执行规划。已经编制出台的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和主要景区开发规划在实际执行中效果不好。我们在检查中发现个别地方不按规划办事,存在自行开发建设的现象。规划规划,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而是用来指导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蓝图。政府靠什么行政手段来监督和指导旅游业发展,就是靠规划。为此,今后要加大《安徽省旅游条例》的贯彻执行力度,各地凡是涉及旅游项目开发或是在旅游资源规划范围内建设的其他项目,都要事先征求区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各景区凡是需要建设的项目或向上申报的项目,也要首先征求区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区旅游主管部门要靠前服务,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保证旅游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