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畜牧养殖 促农业调产
抓畜牧养殖 促农业调产
以畜牧养殖为中轴 撬动农业调产活力 ——浅谈畜牧养中轴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业是母亲产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将其做大做强,真正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从而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正确轨道,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现实状况分析就是要着力推进畜牧养殖中轴产业。加大力度提高农业调产质量,以“抓住养殖业、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的工作思路,规模发展畜牧养殖业不失为一条农民增收的正确途径。现就对全镇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进行剖析和研究,期望能对今后农业调产贡献个人的一点拙见。
一、全镇畜牧养殖业现状及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全镇46个村,年生猪饲养量11500头,现有存栏5150头,100—500头的规模户21户,和相比,增加规模户18户,养殖量增加了4500头,分别增长了85.7%和87.3%。羊群饲养量13400只,现有存栏5400只,100—300只规模户数43户,和相比,增加规模户21户,存栏增加2100只,分别增长48.8%和38.8%。家禽饲养量35000只,现有存栏29500只,—3000只的规模户12户,和相比增加规模户5户,养鸡数量增加了1只,分别增长了41.6%和34.2%。全镇畜牧养殖业收入达285.7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5.3 %。
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联动进步
一是促进种植业质量的提升。畜牧养殖业每年提供的优质有机肥料达5万吨,仅年饲养量一万头猪,每年产出的粪尿量为3万吨以上,这不仅为农民节省了大量的化肥投入,而且为改善土壤构成,提高土壤肥力、建设高效农田奠定了物质基础,全镇现建成高效农田2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3.3%,农田质量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粮食产量增长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全镇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保持在14000吨左右。以来耕地间作核桃树达5000亩。农、林、牧的良性循环,使优质高产的农业框架正在形成。
二是促进粮食转化。曾有一度时间卖粮难问题困绕着农民。随着畜牧养殖业规模扩展,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缓解了一时的卖粮难,其原因就是饲料需求,促进粮食转化,为农民提供了小市场,其表现在:目前全镇仅养猪户自行加工饲料的100余户,按育肥一头猪需275公斤饲料计,每百公斤饲料仅玉料占到80公斤,就是说每头成猪要耗去玉米222公斤,一万头猪将耗去玉米222万公斤。这种转化增值,提高了群众种粮积极性。近年来全镇的玉米播种面积保持在45653亩左右。占到总播种面积的90.0%,为饲料加工奠定了厚实的资源基础。
三是促进了经纪人队伍应运而生。目前全镇从事畜牧养殖流通人员达44人,基本平均每村一名。他们活跃于各养殖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与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如后山村秦文广年经销羊8000只,本镇畜牧站的王文平年经销猪7000头。吴凌红本人既是养鸡专业户又是经纪人,年销售鸡旦达5万多公斤。
二、全镇畜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纵观全镇畜牧养殖业虽有一定的发展,并对全镇农村经济虽有一定促进,同时也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与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要求相比有着很大差距,具体问题有以下5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保守,认识差距大。有人说,附城镇是改革不开放的大镇,这和我在调研中遇到的情况相差无几,主要表现在:一是求守本。田庄村一名叫赵银生的养猪户,他喂养着200头猪,圈舍建的较规范,当我们看到他圈舍旁边还有较大的空地,可以修建容纳三百头猪的圈舍,问其为啥不扩大规模,他说,没钱。当我们提出给其帮助小额贷款三万元时,他问,贷款是否缴利息,无偿的就要,缴利息不贷,他说我家这200头猪足可以过日子,也不忘初心事,举债的事不干。表现了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思想。二是规模小。从上述例子,可窥一斑见全豹,因此,直到目前全镇上百家的养猪户没有一户存栏上千头的猪场。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的安稳意识、守本思想禁锢着养殖业规模扩大。三是速度慢。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过去曾一度的辉煌并号称农业大镇的附城人对养殖业的发展像裹脚的老太太一样被年轻的市场经济体系拖着也跑不快。换脑不彻底的附城人自已感叹,附城落后了!
(二)保险服务欠位,信誉差距大。人兽保险公司成立多年,全镇没有一个畜牧养殖户问津过畜禽保险,直到目前,畜禽保险全镇还是空白。其原因有“两怕”:一是怕投资,养殖户对保险认识不到位,加之宣传较少,总认为给牲畜保险是笔冤枉投资,养殖户主人认为自己还没上保险,给牲畜保险很不合算,不愿将一些钱“白投资”进去,造成自己资金流动困难。二是怕信誉,保险公司在理赔上有一定程序和手续,社会上又对保险信誉颇有微词,一旦有事养殖户怕理赔困难。何况全镇在养殖保险上还没有一个“敢吃西红柿的人”,于是都在瞻前顾后,随波逐流,不把畜禽保险放在心上。
(三)饲料加工企业空缺,投资差距大。全镇在民营企业发展上,绝大部分把资金投放在冶炼铸造、化工、商业、餐饮等项目上,没有一人投资饲料加工企业,致使农产品加工业包括饲料加工业全镇为零。普通饲料靠自己,精工饲料靠外援是全镇目前养殖户使用饲料的真实处境。由于养殖业规模限制,没能促进加工业的建立,也由于加工业的空白,养殖业规模处在起步状态,两个产业对视的格局,在白白消耗着大好发展时光。本是相互依存依靠的关系,全镇养殖业在不经意中将被市场甩的距离更长。
(四)市场信息不灵,胆略差距大。养殖业靠市场炒火,靠市场耍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信息吃不准,抓不住很是常见,尽管养一头猪4—6个月就可出栏,就在这样的周期上,他们只知在乎市场,对市场听之任之,很少在乎信息,所以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大有如履薄冰之感,壮大养殖规模怕市场价格滑坡赔钱,缩小养殖规模怕市场价格上涨后悔,对此,总是几经思想斗争后他们一般宁愿选择后悔。如:今年春季毛猪每市斤2.6 元,出售一头120市斤的猪仅挣312元,如除去300元的饲料费,仅挣12元,而且还没将工夫除外。而秋季每市斤毛猪上涨到3.6 元左右,出栏一头120市斤的猪可挣到432元,除去饲料费用可挣132元左右。所以,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利益,信息失准,不知是该继续发展,还是停滞不进,显得无所适从。
(五)畜牧队伍不稳,服务差距大。畜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有“二靠”,一是靠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全镇所有的畜牧养殖户没有一户有大中专学校毕业的专业管理人员,他们学到的一点科技喂养知识大部分来自于当地畜牧技术人员直接传授,是当地的畜牧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提高了养殖技能,逐步走上了成熟;二是靠畜牧人员防疫治病。养殖户的畜禽一旦有病离不开当地畜牧人员治疗,他们是养殖户的依靠,是养殖户不可缺少的主心骨。因此说没有一支稳定畜牧技术队伍,很难保证养殖业发展。但长期以来畜牧人员过低待遇(每月仅260元生活费)使他们无心留在畜牧队伍中,更无心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养殖户畜禽出现病情,做不到第一时间到场,有的甚至推诿扯皮找理由放弃到场帮养殖户解决燃眉之急。目前当地畜牧站在册的有12名畜牧人员,而超过55岁的就有6名,上过中专学校的有3名,有8名在畜牧队伍中干了20年以上,他们的待遇勉强在温饱线徘徊。他们是上有老下有小,家有责任田的顶梁柱,过低待遇从客观上讲与他们的责任和工作是不成比例的,不能不去考虑畜牧人员切身感受。
三、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要让养殖业成为撬动农业调产的中轴产业,提升农业调产质量,是促进农民增收一大举措,但要使这一举措落在实处,扩大收获,单靠决策不行,抓而不紧不行,需要从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发展,遵从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引导有养殖积极性的农民,发展和完善双层经营机制以及拓宽发展新路子。
(一)创办小区,构筑规模养殖平台。发展规模养殖业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场地。全镇各村的养殖业比较分散,有的在自家旁边闲散地上。有的干脆在自家旧院落,因受场地限制难以形成规模,同时人畜共存严重地污染环境。二是水电。因养殖规模小,依然采用传统方法,无需专门水电。三是资金。规模养殖,是一项资金集约的产业,需要予以必要资金的扶持。否则,其发展必然受阻。四是疫病防治。发展规模养殖,畜禽群体大,分散防病办法远不适应,需要配套统防统治新技术。这四个问题单靠家庭这一层是无法克服和解决的。因此,镇村两级要强化统一服务职能,着力办好规模养殖中一家一户无法办成和难以办好的事情,我们要以“四统两分”的办法给予支持,即:以村统一规划小区,统一圈舍设计,统一供水供电,统一疫病防治,实行分户建设和分户经营。该办法我镇玉泉村已经实施开来,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二)行政服务,强化养殖思想观念接轨。重点就是要做到“两变”一是变“靠”政策为“用”政策发展自己。镇村两级干部要积极引导农民在靠政策起家时,要突出用政策,只有用活,用透政策才有希望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中央为农民增收提供了许多便利政策,要把政策作为自己拓宽视野的通行证,快速致富的护身符,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大胆创新,只要是国家没有命令禁止的都是我们能够发展的,如小额贷款上级没有禁止,我们农民就要主动争取,充实自己产业。借鸡下蛋,借梯上楼的办法现在仍然适用。二是变领导外出考察为领导带重点养殖户外出考察。要有针对性的到一些养殖业发达的地方,让养殖户增见识,开眼界,变观念,改变井中观天的小农意识,实地取经,实地感受,实地体会,实地领略外面新鲜的发展空气,使我们的产业发展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政府参与,架起提高养殖户科技素质桥梁。由当地政府出面积极架设当地养殖户与科研院校相互往来,相互沟通的桥梁。主要做到两点:一是挂靠农业科研院校,适时地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养殖户的利益,同时将捕捉到的市场信息不失时效地传给养殖户,使养殖规模户插上科技翅膀,耳聪目明的向前飞翔。二是外送养殖户学员进修。鉴于全镇规模户没有一名大、中专学校专业人才的实际,政府分期分批将各规模户35岁以下的青年人送往大、中专院校针对性地进修学习,以其知识性,科技性推动全镇养殖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