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汇总科学发展观内涵实质
学习汇总科学发展观内涵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作为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来自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经济社会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指引我们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就充分展现出其深厚的思想内涵、理论渊源、实践依据和群众基础,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看似简短几句话,却高度概括了关于科学发展问题的思想理念、观点和方法。如果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江泽民同志是承上启下的继承者,那么胡锦涛同志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集大成者。我个人认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应该从科学发展的内涵入手。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读一些资料,尝试作一些思考和分析,和同志们交流。
一、必须是坚持第一要义突出发展主题
发展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利益所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发展在中国是天大的事情、最现实的问题、最紧迫的任务和最大的政治,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重大转变的重要标志,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走过了一条多么艰辛曲折的路!集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乃至集建国近60年经验教训,可以得出发展是第一要义和首要主题。所以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所以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所以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成就巨大,但的基本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没有变,用温家宝同志的话讲:“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用胡锦涛同志的话讲:“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必须坚持以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意识、发展的眼界、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中、前进中的问题。因为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从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坚持第一要义就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主题,牢牢抓住需要同发展这对主要矛盾,把物质生产摆上首要位置。我们无法想象,假如没有长期发展的基础和积累,没有近年来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神七的飞天,会是一种怎样的结果和情景。必须明白,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就办不好中国的事情,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保持不了中国的稳定。这里,好是快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而快是好的重要指标和具体体现。坚持第一要义和发展主题,就要力求在确保较好效益和较高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更快速度、更大规模、更足后劲、更强实力的发展。
二、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发展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积极、先进的因素,是科学发展实践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实践者、依靠者。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和贡献主要在于,它创造性地将发展问题提高到哲学和人的层面来认识,第一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尊重规律的原则结合起来,亦即把发展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结合起来,从而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从以神为本——以君(官)为本——以金为本——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浓缩了人们多少在实践和认识中对所走过弯路的反思、所付出沉重代价。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所揭示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保护人民的首创精神,顺应人民的新期盼,满足人民的新需要,实现人民素质的新提升,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走出、走好一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道路。
三、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社会公平随着社会财富增加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是统筹国际国内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我们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就是要防止在工作实践中顾此失彼,甚至挖肉补疮,从而导致以影响阻碍某一方的发展为代价和成本来促进另一方面的发展,或者导致某一方面的发展破坏乃至扼杀了其它方面的发展,以至于得不偿失,作茧自缚,甚至于出现与我们良好愿望恰恰相反的破坏、阻碍、制约、延缓发展的伪发展、逆发展、异化的发展。
协调和谐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就必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一是要着力解决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众群体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和谐问题,关注弱势地区、产业和群体,追求和实现稳定和谐发展;二是着力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人与人及其内心世界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和谐问题,努力追求和实现协调健康发展;三是注意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不断提高把握机遇、应对风险的能力,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着力解决好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和谐问题,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的理念。而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http://nayishi.com
可持续发展理念所强调的发展必须是长时期的、能持久接续的发展,它揭示了发展问题上的4个根本性、标志性转变:1、从物的发展向人和物共同发展的转变;2、从单一的唯经济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转变;3、从着眼于现代人向关心未来人的转变;4、从热衷开发资源环境向负责任保护资源环境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必须真正解决好三个可持续问题:即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政治社会稳定运转上的可持续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我们决不能再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无限掠夺,决不能再对不可再生的人类唯一的生存环境进行不顾死活、自杀式的践踏和破坏,必须保持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序持久运转,必须保证子孙后代的正常接续和薪火相传,必须完成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使命,从而做到既履行好现代人的使命,又要兼顾传承后来人的责任。
四、必须是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内涵是一个完整、严密、有机联系的系统。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注意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努力实现速度、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现实与长远相兼顾,中国与国际社会相融洽。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实践特色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点、总结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而提出的,它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它来源于我国长期的发展实践,并将长期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实际出发,突出实践特色、事业特色、发展特色。
学校不是理论研究机构或政策制定部门,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应用,着力的方向主要在实践和操作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实践特色,着力实际运用和实践运作,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实惠和注重实际效果。既要看思想认识高不高,思路清不清,问题找得准不准,形势分析的透不透,更要看问题解决的好不好。我们说学习实践活动和效能建设要结合起来,怎么结合?最终要看我们队伍的执行力。我多次说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就是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差距找出来、把任务完成好、把问题、困难克服掉。第三,环境发展问题。对内要凝聚、和谐、稳定。每个单位都把自身的问题解决好,不“上交”负担,把问题困难解决掉、化解掉,就为和谐、稳定的局面做出了贡献,全局的和谐稳定就有基础了。
总之,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必须从认知科学发展的内涵入手,坚持全面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突出第一要义,恪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有机联系和高度统一,从而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