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模版范例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2

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一、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1、非公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截止底,共有个体工商户及非公企业5767家,注册资本总额万元,较增加626家,10398万元,同比增加20%和109%;吸纳就业人员32417人,其中个体工商户5682人,约占45%;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业890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745人。
2、非公经济所在产业比重。从非公企业产业划分看:第一产业(农、林、渔、牧)户,占总户数户的25.8%;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及建筑业)户,占总户数的16.2%;第三产业(含交通运输、仓储、餐饮、社会服务、教育、卫生、文化娱乐及其它)户,占总户数58%,非公企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一、二”格局。
3、非公经济所占税收比重。截止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纳税万元,占同期全县财政总收入万元的%,占同期地方财政收入万元的%,占地、国两税总额万元的%,与相比增长%,其纳税额已成为全市税源新的增长点。
二、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层次低、规模小、质量差。一是非公经济企业规模偏小,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市内非公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仅万元,且注册资本超过万的非公企业只有家。二是非公企业产业层次低,缺少高端、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企业。从行业分布上看,商业、工业、其他服务业比例分别为77%、5%、18%,在非公经济成分里,工业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例偏小;从公司形式看,独资企业户,投资者人数人,雇工人数人,注册资金万元;有限责任公司户,投资者人数人,雇工人数人,注册资金万元。三是非公企业布局分散,离散度高,没有形成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群。非公企业发展缺少规划和指导,基本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与资源特色相衔接、相匹配的产业链和产业群,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发挥集群效益。
2、融资渠道窄、借贷难、门槛高。非公经济发展绝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内部的积累,外部投入和借贷有限,较高的融资门槛极大地制约了非公经济发展,这也是非公企业做不大、做不强的原因之一。全市乡镇、个体私营企业的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5%,且由于金融借贷的门槛过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通过直接融资而获得资金,贷款难、生产资金短缺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
3、服务体系弱、不健全、不到位。在非公经济发展中受干扰因素大,有的部门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乱拉赞助、只收费不服务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部门在收取费用之后不按标准服务或者根本不服务,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即使是没有发生“吃拿卡要”,职能部门也不从非公企业经营角度切实解决问题,而一味强调监督,从而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秩序,令非公企业“不胜其烦”。
4、技术能力差、品牌少、效益低。非公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以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为主,缺少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产品总量小,科技含量低,没有品牌产品,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结构和经济规模呈现出“一多三少”的格局,即个体工商户多,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少,上规模、上档资的企业少。
5、人员素质低、结构杂、管理乱。一是文化水平整体偏低。非公经济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下文化的占一半以上。二是从办企业前的职业构成看,农民、普通工人、个体户、无业人员占80%以上,给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带来较大的局限性。三是家族式管理较普遍,关键部门和岗位均由亲属把持,任人唯亲、排外思想严重。四是企业行为短期化。不少企业有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的思想,缺乏开拓创新、敢于进取精神。
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议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市场准入。一是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推广我省优质企业品牌成功经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突出我省农产品无污染、成本低、数量大的优势;二是旅游业产业领域。进一步落实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个人参与我省旅游业开发;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加公开招标,获取特许经营权,投资文体活动中心、公路、桥梁、集贸市场、物流中心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建议省出台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全方位鼓励优秀人才进入非公企业。一是要大幅度降低引进人才门槛,对特殊人才引进、带资引进、带专利、带项目引进及吸引高等院校毕业生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特别是落户、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对人才进行利益导向;二是要更新用人观念,突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意识,大胆启用外来人才,只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就给他提供相应的舞台。
3、建议省结合国务院[]3号文件规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放宽非公经济融资准入条件,帮助和解决中小企业生产资金短缺、贷款手续复杂,贷款融资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