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四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报告
赴四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报告第2页
生,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发布的震情预警。在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我将信息传达到在青川前线的队员和领导,以及并肩作战的其他的省市医疗队。同时命令全体队员立即紧急集合,在帐篷中待命。我代表全队向指挥中心请命,但指挥中心命令:所有医疗救援队原地待命!但是看到当地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正在紧张地从楼内向空旷地带转移病人、搭建帐篷,我们有两个年轻队员按捺不住,主动地要求参加抢运病人,我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只能叮嘱大家:千万小心,记住我教给大家的避险技能,其他人必须在帐篷中休息待命,并安排好男队员每两小时一班,轮流执守,以保证队员休息,同时避免突发事件发生。一个小时后,全体病人已经转运到楼外。我又帮助医院和住在招待所楼上的我市首批医疗队员搭建他们的帐篷,当一切安顿好后,已经到凌晨4:00了,但当我看到我的队员都在安睡,值班人员恪尽职守,我的心里充满了甜蜜。我们的队员在这次地震紧急救援中的表现都是可歌可泣的,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骨科医生,医大二院景程伟和李立军以及黄河医院的张洪军医生从上午8:30就进了手术室,连台手术,当下午2点多正在实施一台肱骨干骨折手术的关键时刻,发生了5.4级余震,位于9楼的手术室的一切都在摇晃,三名医生镇定片刻,待余震之后继续工作,终于于下午3:00成功完成手术。
南开医院妇产科李萍医生,不仅为病人手术,还亲自书写病历,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一线,而且细致耐心地做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好评。夜已经深了,由于心中一直放心不下一名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李萍医生的身影又一次地出现在妇产科重症室,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黄河医院骨科的韩荣庆医生是3队中年龄最大的同志,当听说指挥中心急需一名骨科医生帮助转运病人至成都时,刚完成一台手术韩主任,急忙从9楼手术室直奔急诊120车旁等待,甚至没有来得及喝口水润一润干裂的嘴唇。老韩完成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过去的7天里召开了两次党小组会,有五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郭闯医生在急救中心负责接诊急诊的病人,工作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一名从灾区来的伤员头部负伤,患者神志不清且浑身沾满了呕吐物和泥土,为了完成头颅ct检查,郭医生不假思索,抱着病人的头部一起进入了ct室,根本没有考虑射线的伤害。儿科的郭红梅医生,接诊了一名从青川来的产后2天,高热39.5摄氏度。襁褓上沾满泥土的新生儿该患儿病情危重,考虑新生儿败血症,郭医生据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且彻夜观察病情,次日患儿病情好转体温恢复正常。
医大二院神经外科的李宏医生是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在奔赴灾区的一路上,他不断地和首批医疗队的同行们通电话,了解抢救伤员的情况,当我们抵达广元后,李医生最早进入科室,和先期抵达的同事投入手术,抢救了一个又一个的颅脑外伤的患者;20日傍晚,又一名颅脑外伤的病人送来医院,在临时搭建的帐篷手术室里,紧张的手术正在进行,李宏医生一直守候在门外,随时为手术的需要提供物品和人力支持。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伤员大多数都是来自青川地震的灾民,原来的骨科床位不足,特别加设了50张床位的骨科急诊病房。为了补充医护人员力量,来自南开医院的四名护士被充实到骨科急诊病房。护士们工作繁忙,穿梭于各病房之间。某次,一位刚做完胫骨骨折手术的病人突发寒战,被安排在这里工作的南开医院赵培护士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做了紧急处理及对症治疗,使病人转危为安。细心的应漪云护士,发现一名当地的志愿者肘部受了外伤,她急忙从护士站拿来药物和纱布,仔细的为志愿者包扎伤口,深受感动的志愿者送她省下的半个西瓜,可她微笑着说:“都是为了灾区人民,你们更辛苦,我们是一家人,不言谢。”在恶劣的帐篷病房环境中,大学本科毕业的陈雪护士尽最大的努力做各项护理工作,输液治疗,换药,擦洗等,不怕脏不怕累。她虽然身材比较娇小,但工作起来毫不逊色,在协助转运60名患者去外地救治工作中,顶着高温烈日,她大汗淋漓,却毫无怨言。
正午的帐篷中闷热无比,她手持扇子正为一名安静入睡的7岁患童送去阵阵微风,汗水已浸透白大衣,而此时她的心里却是凉丝丝的。广元的天气多变,道路湿滑泥泞的阴雨天,新婚不久的陈颖护士不仅冒雨穿梭于各个帐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