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安全”安全文化知识培训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1/8/11

“我要安全”安全文化知识培训总结

“我要安全”安全文化知识培训总结

文章导读: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是硬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人、机、环境的和谐建设;目的: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性,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具体工作从改工艺和设备……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中创造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及劳动保护的观念、习惯、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员工工作活动中的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和做事的方式是这个“总和”的外在反映。
“安全文化”一词来源于美国,按照其定义和在企业中的运用情况,“安全文化”对团体、企业而-
言叫“安全文化”,对个人而言叫“安全素养”。对于个人来说,其强调个人的安全素养决定个人的安全状态,即意识决定行为。
二、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安全行事。对于一个团体、企业来讲,就是把人的安全放在生产活动中的首位,从整体性安全考虑,通过解决人所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及条件来达到避免或减少事故的目的。
三、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
1、无知阶段:此阶段人们持宿命论,被动承受伤害。
2、知觉阶段:此阶段人们持经验论,知道事后补救。
3、认识阶段:此阶段人们持系统论,知道了采取人、机、环境对策。
4、认知阶段:此阶段人们持本质安全论,知道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在该阶段讲求行为一致性,重在沟通;提倡员工互动,全员参与;要求安全是作业的前提,提前预测和控制风险;提供人性化环境,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工具。
我国的安全教育方针是:安全从娃娃抓起。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述:
在一个团体、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全措施的采取,安全管理的实施,研究、分析、解决安全控制过程中问题都是由人来解决;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人,受益对象也是人,通过研究人,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及保护和能力,从而达到保护员工、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所以我们每一位员工既是企业安全文体建设中的主体,又是客体。
五、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包括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三个大的层次。
1、安全物质文化:包括安全行为和安全条件;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员工的具体安全表现行为及其所使用的相关的安全工具,材料、工艺、劳保用品等。
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是硬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人、机、环境的和谐建设;目的: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性,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具体工作从改工艺和设备,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等方面实施;重点在于人人参与事故的预防工作,明确危险源,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工具、劳保用品等。
2、安全管理文化:包括安全技术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该层次介于物质文化与安全精神文化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看得见摸不着。该阶段的建设要求:在制度上实行奖惩化,在技术上鼓励员工科技创新;目的:使规章制度、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理念及安全反唇相讥达到有机结合,使大家由“我要安全”实现“我会安全”;工作重点:重在理解 、执行和深入人心。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各种文化内涵如下:
执行文化:一线领导监督的责任和力度;
现场文化: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的安全我有责;
沟通文化:提醒你,是因为关心你;
事故文化:提前预防,内外吸取教训,避免事故再发生;
违纪文化:安全是被雇佣的前提。
3、安全精神文化:包括安全理念和安全习惯。安全理念指人的安全思想、安全价值;安全习惯是指人的安全心理素质、安全思维方式、行为安全潜规则等。
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深层文化,看不见摸不着,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软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对员工安全素养的培植,安全价值理念及行为规范的建设;目的:改进员工的安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作业方式,加强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工作重点:重在员工思想观念的改变,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各种文化内涵如下:
意识文化:如果存在问题,就可能出问题,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风险文化:提前预知,事先预防;
建设文化:人人参与,领导重视,身体力行;
投入文化:有效的安全投入是遵法的需要,是一种回报。
六、企业安全文化的六要素:
由以上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安全精神、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行为安全及条件六个要素。
七、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精神文化的栽体,是安全物质文化的母体,即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面;安全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基础,安全管理文化是手段,安全精神文化是行动的准则、核心,只有三者的有效统一,才能使大家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确保“我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