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6/8/21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工作总结

区机关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小结
实施情况分析:区域活动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然而,区域活动是否发挥了它的应有作用关键在于材料,材料是幼儿参与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还要保证达到教育目标。作为幼教工作者,应怎样科学的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呢?通过平日的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阻碍了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美工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蛋壳、制作不倒翁的沙子、石蜡、装饰制作好的不倒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材料投放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一)区域活动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要根据近期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二)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同样是结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重量轻、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下一步的思考
投放区域的材料要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是探究活动。在材料的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活动材料才能真正的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活动具有持久性,也才能起到发展幼儿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作用。
可供分享的经验有效的挖掘周围可利用的资源,使材料为我所用。
很多教师为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挖空心思,哪有那么多材料?其实,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我们不善于发现,周围有很多我们可以拿来做材料的东西。要想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现成材料,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积累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原来他们平时用后的饮料瓶、饼干盒等等都是可以拿到区域来做材料的,这就让幼儿想到了去收集这些材料,活动区的材料不就充实了吗?不过对这些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消毒。第二,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像豆子、玉米粒、还有花生壳、小石子等都可用来作为区域活动的材料。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投放到区域中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与幼儿共同的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丰富、调整材料,才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
尚待努力的地方: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的调整、补充材料。如教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的表演区无人问津了,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表演区里的头饰、道具因投放时间长,有些已不能满足幼儿表演的需求。如果现有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了,幼儿对活动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观察发现活动区材料是否对幼儿当时的活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以便作出调整或更换材料的决定。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幼儿活动服务。
县教育工作汇报
县是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教育现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更引起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为振兴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把教育的发展列入几件大事之一,决定从政策、环境、资金和信心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加快教育发展,重铸教育辉煌。县教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为促进教育快速发展不遗余力、努力工作,为教育持续、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前段工作汇报
(一)深入开展调研,理清工作思路。教体局新班子组建后,多次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多次与一线教师和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交流沟通,反复召开了“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座谈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座谈会”、“专题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献策会”等,经过充分酝酿和深入思考,局党组达成了共识,提出了“环境先行,德育到位,教学为主,科研先导,全面育人,协调发展”24字管理理念和“引导、改进、提升”6字工作方针,围绕“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的工作目标。确定了“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通过抓班子,实现初中、小学校长全员竞争上岗。带队伍,激活高中、初中、小学教师队伍。抓调整,结合新城区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高中、初中向县城聚集,小学向乡镇聚集,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聚集。3年内在新城区建设1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2—3所小学;在中心集镇规划和孝初中等10所示范性初中;小学实现合理布局,推进城乡师资均衡和教育质量大幅提高。
(二)狠抓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唯有改变工作作风,抓班子,带队伍。主要从三个层面抓起。一是局党组成员实行周汇报制度,党组成员分别到所包乡镇督导检查,于周五局办公会汇报。教体局局长以身作则,从10月16日报到至今,已走访了十一个乡镇,检查了全县200多所学校,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看望教师,慰问教师。二是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要求各股室把每周工作内容公开,写在公示栏上,实行开门办公,并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每周的工作落实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三是落实校长吃住在校制度,与学生同吃同住。各校长必须安装固定电话,随时检查在岗情况,现在各中心校、各中学办公电话已安装完毕,汇报工作尽量使用电话汇报;教体局下乡督导,到校必查校长的听课记录和业务活动开展记录,听取校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工作抓的不实的校长到局办公会上作表态发言。
(三)狠抓校园管理,创建优美环境。为提高师生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以校园管理为突破口,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此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校园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关系正在贴近,校长的责任心正在加强,广大师生的信心正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正在高涨,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学生学习氛围更为浓厚,务实重干的风气正在形成,教育形象正在改变。广大师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丢掉的不是垃圾而是美德,拾起的是美德而不是垃圾”。“爱护学校、爱我家园”“做好平凡事就是不平凡”已成为师生的共识。校长们只说不干或少干的少了,少说或不说多干的多了,校长爱岗,老师敬业,学生自觉。(学生有学习的激情,能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复兴的希望。
(四)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狠抓了教学管理。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各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工作计划周全;校长们亲自任主科,以教学领导教学;校长工作更扎实,措施更有力;教师的备课质量逐步提高;过程性检测训练更加扎实有效;校际交流日益活跃;教研机构制度基本完善,校本教研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得力。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有明显成效,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
(五)精简超编人员,充实一线力量。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张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实现了中心校人员分流,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师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充实了一线教师队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六)构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的精神,充分利用我县高中优质资源,实行三校联动,打造优质教研团队,统一组织和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高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立了县高中教科研领导小组和县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构建了我县高中教育交流平台,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优势,统一组织我县高中开展教学交流和沟通,形成了全县高中教育工作一盘棋,实现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七)整合农村小学,优化教育资源。我县小学点多面广,学校规模小,办学质量差,资源比较分散,教育投入成本过高,部分学校生源不足,建制不全,课程开设不齐,教师缺编严重,老师包班现象严重,教育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浪费、损耗、闲置,甚至流失,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反复调查的基础上,年底计划撤销一批生源少、规模小、办学质量差的小学53所。一方面可以使教学仪器设备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教育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师资等软资源,减轻财政负担。同时,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又能使教育资源流向集中,形成一个相对聚集的教育资源群体,既有利于教育教学信息的传播辐射和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又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八)建立教育网络,提高办公效率。建立了教育系统办公网络,出台了县教育系统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各类规范性文件按照规范格式制成电子文档在县教体局网上进行传输,不再印发纸质文件。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提高了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公文运转环节和成本,切实提高了办公效率。
(九)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为加强人事管理,制定《病退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为改变校园环境,制定了《中小学校园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制定了《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和《初中校长管理办法》;为加强教学管理,制定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教学评估细则》和《学校管理评估细则》;为创建窗口学校,制定了《示范性初中创建标准》;为加强平安建设,制定了《中小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经过酝酿讨论、征求意见,成熟后已经下发。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建立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教育发展规划
(一)高中教育。建立教师正常补充、人员流动机制,激活高中教师队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2—3年的时间,整合我县教师队伍结构。把高中、二高不适应高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初中任教;把不适应初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小学任教。从外地普通高中在职教师中招聘39名3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充实到我县高中教师队伍(其中高中21名,二高14名,双语学校4名)。县解决编制和工资,津贴、补贴和安家费由学校自己解决。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我县高中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提升教育形象,扩大教育影响,激活高中教师队伍。为加强对高中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教研活动、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将在招聘高中教师时招聘补充7名高中教研员,加强高中教学指导,此项工作即将进行。前要新建一所高中(搬迁二高),2015年前力争再新建一所普通高中,全县普通高中达到4所,满足我县高中教育需求。
(二)初中教育。
1、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今后中小学正、副校长岗位空缺一律实行竞争上岗。采取自荐、资格审查、竞职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任命等方式,在全县教育系统内公开选拨,聘期三年。对新聘的中小学校及中心校正副校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成任期目标的,继续聘任;完不成任期目标的,不再聘任;对不胜任工作的随时解聘。
2、建设示范性初中。按照教育部要求“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人口增长趋势,科学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师资均衡,逐步吸引农村中小学生到县城就读。用2—3年的时间,把部分乡(镇)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初中逐渐合并成一所,按年级分校区就读。既可解决两校或三校争生源、农村初中教师缺编和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能腾出初中校舍办农村寄宿制小学。随着城市规划调整,三门闸、三里店初中也要扩大办学规模,更名为县第几中学,部分农村初中学生也可以向县城新区学校集中。在中心乡(镇)规划县一中、县三中、和孝初中、老君庙初中、留盆初中、梁祝初中、金铺初中、三门闸初中、王岗初中、官庄初中10所学校为示范性初中,既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示范带动。在县城建设两所九年一贯制中学达到新城区初中5—6所,实现初中学生向县城集结的目标。
(三)小学教育。在年底整合53所小学的基础上,前整合农村小学45所。高年级学生向由初中腾出所办的寄宿制小学或向县城新城区新建小学集中,只保留部分低年级教学点。可以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缺编、学科不配套、课程开不齐的问题。随着城市规划调整、新城区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中小学校资源整合,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学生到县城就读。根据新城区开发建设,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预留学校建设用地。新建小学5—6所、民办幼儿园2所,把大量的农村小学生吸引到县城上学;部分小学生留在中心集镇就读,让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实现小学教育公平。
(四)职业教育。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将马乡职业高中(县第一职业中专)、老君庙高中、县卫校、县农机校、农广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及其它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在实验中学原址建立120班规模、在校生6000人、总投资8000万元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建设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40班规模、可容纳名学生所必需的教学、生活用房;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40班规模、可容纳名学生所必需的教学、生活用房,并添置部分专业实训设备;三期工程投资万元,完成校区所有规划项目及实训设备投资,全部建120班规模的示范性职业学校。
(五)学前教育。办好县直幼儿园,以引导、示范全县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推向社会,鼓励幼儿园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同时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六)教育投入。县财政每年会安排专项资金,奖励在高、中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教师,高招奖金每年60万元,中招奖金每年20万元。全县每两年评选10名有突出贡献教师,每人奖励0元;每两年评选10名优秀中小学校长,每人奖励10000元;每年评选高中、初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师德标兵各30名,每人分别奖励5000元、3000元、元,激励措施会带来令人满意的成绩,一定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一定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七)发挥名校效应。采取积极措施,留住园林学校和师范两所百年老校,把两所中专学校申办成专科院校,充分发挥名校效应。既可为培育技术人才和幼儿教师,又可取得两所学校百年积淀人才资源支持,势必为我县教育带来潜在影响,争得人力和资金支持,从而为教育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教育工作者只要团结一心、务实重干、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共谋发展,一定可以负重前进,一定会迎来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