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工作亮点及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8

市民政局工作亮点及工作计划

**市民政局工作亮点及工作计划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全力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民政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局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明天计划”工作先进单位;争创全区双拥模范城取得优异成绩,我市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广西军区评为全区双拥模范城;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05亿元,达到历年最高水平,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福利彩票发行1100多万元,增幅位于全区前列;“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救助行动”工作成绩显著,得到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工作走在全区前列,成为新的亮点;坚持周一学习例会制度,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创新绩效考评机制,把处级干部述职述廉延伸至一般干部,对推动民政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民政主要成绩
(一)争创“双拥模范城”目标取得令人振奋的效果。实现了市委、市政府“志在必得”的目标,市级和凭祥市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称号,扶绥、大新、宁明、龙州县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称号,江州区荣获自治区双拥先进区称号。
(二)解决民生所需的资金筹措取得新的突破。全年福利彩票发行1185.9万元,比去年200万元增长5.92倍,增幅排全区前列,创设市四年来最好的成绩。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1.05亿元,比去年增加4500多万元。为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社会福利项目的实施成为新的亮点。“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救助行动”的实施,得到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央视第七套“聚焦三农”栏目对我市开展“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救助行动”进行专题报道。市委罗书记、市政府肖化市长、吴副市长亲自到医院看望接受手术的残疾儿童,到去年年底共有154名残疾儿童接受手术并恢复了健康;“明天计划”项目已连续开展三年,有21名孤残儿童受惠,我局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先进单位。“复明救助工程”又为18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和称赞。
(四)城乡社会救助有效推进。一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争取上级拨给城市低保金2581万元,全市纳入保障范围30565名城镇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达到116元。二是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项工作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争取上级拨给农村低保金1433万元,落实地方配套682.07万元,全市89708名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得到补助15元。三是农村五保供养实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全市10719名五保户按自治区要求每人每月30元钱、30斤大米、1斤食用油的标准实行供养,人均月供养88.8元。四是灾荒群众生活救助保障有力。落实救济补助费1130万元救济12.79万人,全年发放救济粮1487吨,衣被救助3.08万人,4.62万套(件、床)。五是城乡医疗救助、贫困家庭考上大学子女助学活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取得新的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推进来看,农村相对比较薄弱。应对自然灾害,特别是特大自然灾害,还没有形成完善治本的救助制度,农村的民政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仅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继续大力推进,而且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这一薄弱环节也需要着力解决。
(二)从工作机制来看,我市是新设市,百事待兴,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机制尚不完善,尤其是运用社会力量这一块比较薄弱。全社会认同民政、参与民政、发展民政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民政部门发现社会资源的意识,认识社会资源的眼光,挖掘社会资源的手段,开发社会资源的能力,利用社会资源的艺术还存在明显不足。如民政基础设施、殡葬用地等审批手段滞后,制约民政事业的发展,在殡葬的社会化管理、社会福利社会化方面缺乏优惠的投资政策。
(三)从工作体系来看,民政基层力量比较薄弱。民政工作量大面宽,特别是近年来,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任务不断增加,基层负担十分繁重,有些工作有任务、缺人员、少经费,有些工作指导部署多,贯彻落实难。如乡镇民政机构人员编制少,市、县民政部门必要的低保、婚姻登记等人员编制没有完全落实等。
(四)从事业发展来看,民政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受体制制约,局二层单位存在机制不活、动力不足、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步显现,不仅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化的进程。
(五)从保障手段来看,存在着政策法规、机构编制、财力支撑、装备条件不完全适应的问题。限于县(市、区)财力问题,一部分配套资金没有及时兑现和落实。办公经费紧缺和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仍然突出。
(六)从专项业务工作来看,有的力量不够,有的财力不足,有的体制不顺,有的改革艰难。
这些薄弱环节,就是影响民政工作顺利开展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成为制约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瓶颈”。
三、工作计划
(一)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市民政福利救灾综合大楼项目建设。该项目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已被列入**市迎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建设项目。加快办理各种报建手续,完成招标,力争今年3月开工建设。要积极筹措、善于争取资金投入,确保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
2、抓好边境烈士陵园维建项目建设。我市八大烈士陵园(纪念碑)中有6个烈士陵园被列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建设项目,自治区安排项目资金1070万元。要落实一套人马专抓不放,争取尽快全部开工,确保6月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
3、抓好市儿童福利院、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老年康复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社会福利院等9个项目建设相关工作。项目建设分3年完成,着重抓好:一是尽快完成土地置换后建设用地权属交换,办好土地使用证。二是尽快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及立项等前期工作。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扶持。力争完成儿童福利院和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建设,年底完成全部项目建设任务。
4、抓好市殡仪馆搬迁重建项目建设。要加强与城建规划部门协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尽快落实项目新址。要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
5、抓好“十一五”规划年度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两院”(福利院、敬老院)建设。要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天等、扶绥、宁明福利院要在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开业。其它的福利院要上等级,进行规范化管理。争取每个县(市、区)有1个以上敬老院项目获得资助,并开工建设。
(二)以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水平。城市低保工作主要抓好分类施保、应保尽保、规范管理、落实配套资金。农村低保工作,重点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扩大覆盖面、落实配套资金、规范管理、严格程序、准确核定保障对象等方面下功夫,覆盖面要有所扩大,保障标准要有所提高,工作经费要有所保障,机构编制的落实有新的进展。
2、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一是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供养资金投入制度,确保供养资金足额到位。二是加强资金的管理发放。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其供养资金的收支情况要有完善的台账和完备的手续,财务要完全公开。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其供养金的发放要全部委托银行、信用社推进社会化发放。三是推进“两院”(福利院、敬老院)和五保村的规范化管理。硬件方面,抓设施的配套完善和庭院的硬化、绿化、美化;软件方面,制定统一的规范,并全部上墙。要适当提高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解决管理人员待遇偏低的问题。
3、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城市医疗救助工作要在认真总结试点县扶绥县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上级的部署逐步扩大试点工作。重点是抓好救助管理办法的制定、救助资金的落实和管理使用这三个关键环节。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要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好衔接,要降低救助门槛,扩大救助覆盖,简化救助审批程序,扩大用药范围,适当提高报销的比例,切实减轻受助群众看病吃药和住院的负担,把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真正落实好。
4、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要按照“政府倡导、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用心做好社会捐赠、慈善救助工作。在做好经常性社会捐款的基础上,社会捐赠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1)积极推动,主动参与市委、政府开展的一年一度“共建和谐慈善一日捐”活动,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认真履行组织发动、协调服务的职责,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和可持续开展。(2)精心组织开展专项捐助活动,为大病、大灾群众定向募集捐款。(3)加强与广东对口援助部门联系,争取更多的物资和资金的支持。慈善救助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县慈善总会的作用,要注重研究并充分利用好慈善政策,要充分挖掘、整合社会慈善资源、推动我市慈善事业上新的台阶。主要的工作有:(1)建立慈善爱心人士名册信息数据库,把历年来给我市捐献款物的慈善机构、慈善人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相关信息录入电脑。同时,多方收集区内外、海内外慈善机构、慈善人士资料,并分类收录数据库。(2)主动与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和成功人士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人脉关系。(3)创新慈善募捐载体,探索开展“全市十佳慈善企业”、“优秀慈善家”等活动,通过授予慈善单位和个人慈善荣誉,促进慈善募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4)适时开设一家“慈善超市”、“爱心超市”。(5)加强与各慈善基金及相关慈善机构联系,争取项目和资金上的扶持。
5、做好城市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要转变等人上门求助的方式、主动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劝助,为精神病患者和走失老人、儿童返家提供服务。
(三)以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继续扎实做好救灾、防灾、减灾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必要的救灾预案演练。要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年内建好市本级救灾备灾中心,做好冬令和救灾物资定点采购。要加强灾情信息沟通汇报工作,完善救灾工作机制,确保灾后24小时内受灾群众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救助,保证不出大的问题,有效维护灾区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做好灾前预防工作,切实加强灾情预报、监测和信息传输体系建设。未雨绸缪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