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20

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2页

发展有机茶基地,培育壮大生态绿茶加工龙头企业,致力于把建成湖北省的茶叶名县;肚倍加工产业,依托肚倍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不断实施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外向度和产品竞争力,把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单宁酸、没食子酸生产基地;汽车同步器加工产业,依托“亚利特”品牌,大力发展汽车同步器加工业,把建成中国汽车同步器生产基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要依托潘口、龙背湾、松树岭水电站建成后“高峡平湖”一线串珠的独特优势,以开发武陵峡、女娲山、堵河源、九华山、金莲洞为重点,以女娲补天文化、上庸文化和隐逸文化为内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建成鄂西北新的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9)致力打造三大经济增长极。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有重点分层次地合理布局全县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植县城、宝丰、官渡三大经济增长极,形成三大经济高地“三足鼎立”的区域经济格局,通过这些区域的率先崛起,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跟进和发展。以县城为中心,以潘口、小漩水电站为依托,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同步器加工业和服务业大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水电城;以宝丰为中心,发展珠宝饰品、新型建材、生态绿茶和文化旅游产业,加强市场建设,着力建设工业重镇和鄂渝陕边界地区商贸流通中心;以官渡为中心,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依托,大力发展水电、旅游和绿色食品产业,着力建设生态旅游重镇。
四、扎实做好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工程
(10)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工程。扎实搞好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工程,事关堵河水电开发进程,事关县域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全县社会大局稳定。我县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任务十分繁重,全县因电站建设、地灾威胁、居住在高山和退耕还林等影响有一大批农户需要逐步梯度移民,特别是以潘口、龙背湾电站为主的库区需要搬迁移民5484户、23776人,这是“十一五”期间摆在全县面前的一项最关键、最复杂、最紧迫的重大历史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县的大局出发,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抢抓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带来的发展机遇,做好长期作战和打硬仗、打苦仗的思想准备,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一致,全力以赴投入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工作上来。
(11)切实抓好移民安置工作。水电站建设,移民须先行。要按照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条例》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坚持“以人为本,以土为本,以农为主”的总原则,确保实现“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目标,实行“四结合、四为主”的安置办法(即调节土地与治理土地相结合,以调节土地为主;就地后靠与外迁相结合,以外迁为主;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以分散安置为主;县内安置与县外安置相结合,以县内安置为主),选择交通便利、区位良好、土地肥沃、设施配套、条件优越的移民安置点,实行“县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乡(镇)为基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移民群众参与搬迁安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移民安置工作顺利推进。
(12)积极抓好搬迁扶贫工程。加大地灾防治和移民搬迁项目争取力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机制,扎实推进地灾区移民搬迁工程,把地灾区居民搬迁到安全区,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长治久安。积极争取迁移扶贫项目,结合重点贫困村建设,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扶持、部门支持、群策群力”的方针,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采取基地安置、插花安置、集镇安置、投亲靠友外迁安置、梯度安置等多途径安置方式,着力办好迁移扶贫示范点,逐步将居住在高山、生态脆弱地区和退耕还林后人均耕地不足0.5亩的群众迁移到生产生活优越的地区居住。
(13)全面整合相关优惠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着力改善接收移民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加快发展,培植发展后劲。切入相关政策,将扶贫、民政、移民、国土、交通、水务等部门专项资金,围绕移民安置和搬迁扶贫实行捆绑,统一管理,分项预算,分块下达补助资金,集中使用。严格执行移民搬迁安置政策,切实把移民安置的补偿政策和补偿标准交给群众,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管好、用好移民资金,确保移民资金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移民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14)着力培植有竞争力的特色工业。要立足水能、矿产和生物等优势资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全力培植水电能源、矿产开发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珠宝饰品、特色冶炼、肚倍加工、汽车同步器加工等特色工业,积极发展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新型建材业,要积极推进扩能改造,新上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发页岩砖、煤渣砖、水泥砖及其它轻质新型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业,要以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和天然保健为方向,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注重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在大力发展高香型生态绿茶加工业的同时,积极开发小杂粮、山野菜、食用植物油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和绿色保健食品。同时要走引进嫁接之路,启动黄姜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解决好污染问题,完成黄姜加工企业优化重组。力争到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40%,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5%。
(15)大力培植优势骨干企业。优势骨干企业是地方工业经济的脊梁,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领头羊”和实现工业崛起的“支撑点”。我县工业总量扩张不快、综合竞争力不强,关键是缺乏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工业崛起,必须狠抓优势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大优势骨干企业的培植力度。要按照一手抓规模扩张,一手抓素质提高的思路,采取资本运营、深化改革、加强对外经济联合与协作等手段,集中力量,尽快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形成工业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对有一定基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重点骨干企业,推动企业强强联合,强弱联合,集中力量,加大投入,膨胀规模。对重点骨干企业,直接纳入县委、县政府的服务范围,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外部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并实行重点调度、重点管理。力争到2010年,全县初步形成5个以上核心竞争力较强、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提供税收过千万元的优势企业。
(16)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依托。积极申报省政府批准工业园区(开发区),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建立地方特色工业小区。要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以园区功能的配套完善,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入驻园区、提高聚集效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高效的新型工业园区。
(17)大力发展服务业。坚持扩大产业规模与提升产业层次相结合,以旅游业为龙头,改造和提升宾馆、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房地产、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积极发展专业特色市场、边贸市场,大力发展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和流通业态,普及连锁超市和仓储店,基本建成市场体系完整、机制灵活、功能齐备、网络畅通、内外贸结合、生产和流通相互促进、具有地方特色、对外辐射力强的十堰南部地区商贸流通中心。稳定房屋价格,加强物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金融、保险业发展,建立综合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有机结合的金融组织体系。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基本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生活的网络化、数字化。
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8)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抢抓国家政策向“三农”倾斜,农民外出务工带来收入增加和素质提高,水电移民以及水电、矿产、旅游产业发展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指导各村以绿色小康和和谐发展为目标制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19)培植稳定长效的致富产业。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富民之路,达到乡乡都有支柱产业,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在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立足产业比较优势,做好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茶叶、肚倍、蔬菜、烟叶产业和畜牧业,突破性发展林特产业,稳步发展中药材产业。推广优质农产品认证、标识制度,培育农业知名品牌。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带动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打工经济,着力培植农村经济示范户,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20)建设设施完善的人居环境。加强农村交通建设,以通村水泥路建设为重点,以移民乡镇为重点区域,着力解决公路入村、入院、入户问题,全面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村级公路、农田水利和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重点贫困村建设力度。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增强城镇对农村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使城镇成为农民发展的新空间,农民成为城镇发展的新源泉。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以搞好村庄布局规划为龙头,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入手,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