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体局明年工作规划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1/1/2

文教体局明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市教育局年度总体工作安排和县委、县政府“开放兴县,工业立县,城建靓县,惠民强县”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巩固、发展、调整、提高”的原则,继续加快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开展普及实验教学、打造和谐校园为重点,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特色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

二、任务目标

(一)2011年,文教体局将继续狠抓招生工作。

1月份做好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发放;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专业测试简章发放及宣传咨询。3月份做好 2011年5月份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办理会考转考手续;办理自考考生合档、免考手续。4月份 做好组织中考报名及高考体检;组织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上机考试。5月份做好中考报名电子摄像、信息确认及上报;组织5月份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考试;提前做好高考考前教育、选聘高、中考考试工作人员等考前准备工作。6月份完成高考组考任务;公布高考成绩,组织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做好中考考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完成中考组考任务;自考毕业生建档及上报。7月份 公布****,安排考生填报志愿;2011年下半年自考报名。8月份 成人高考报名、电子摄像、信息确认及上报;5月份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发放。9月份 做好12月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及信息上报;办理自考考生合档、 免考手续。10月份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践科目考试。11月份组织高中学业水平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上机考试。12月份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考试;2012年高考报名;2012年上半年自考报名;自考毕业生建档及信息上报。

(二)2010年还将加大引资力度,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和装备。

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乡小学(1487㎡ )镇初级中学(2012㎡)乡黄龙小学(1487㎡)镇初级中学(2012㎡)李重村小学(1487㎡)乡初级中学(1487㎡),共计9972平方米,总投资1296万元。

校安工程学校建设:一中迁建工程(10万平米)、县示范初中建设(5万平米)、县特教学校建设(5000平米)、县体育艺术中心(6000平米),共计161000平米,总投资预计2.8亿元。

标准化学校建设:县第四中学学生宿舍楼,实验楼面积共计4000平方米;小学学生宿舍楼、餐厅建设,面积共计2500平方米。镇初级中学实验综合楼、镇中学实验综合楼共计6000平方米。

(三)2011年校园法制安全教育要取得新进展。

2011年全县法制安全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的理念,紧密围绕文教体局全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中心任务,突出学校安全工作的首要地位,全年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下乡督查暗访,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法制安全工作进入自查自纠自转的轨道,促进学校安全管理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主要靠行政手段向主要靠法制手段转变,二是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变,三是由临时迎检型向经常实用型转变,四是由单防向多防(人防、物防、技防等)转变,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积极构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为促进全县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继续抓好中小学法制教育“五落实”工作。加强对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提高法制教育质量,推动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第二课堂活动。

(四)2011年体卫科工作要上新台阶

1、在全县建立健全“双爱好”活动档案,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进课堂。2、组织中国象棋比赛。3、组织参加市老年门球赛、中老年乒乓球赛、农民太极拳赛等。4、做好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审工作。5、组织参加市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市太极推手培训、体育艺术骨干教师培训、食堂从业人员培训。6、做好初中毕业生毕业与升学体育考试报名、组考工作。7、组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8、组织网上祭先烈革命传统教育。9、组织全县初三年级具备加分资格运动员成绩认定工作。10、继续创建省、市无吸烟学校。11、组织全县教师体检工作,中小学生体检工作。12、开展防近视教育,开展防艾滋病教育活动。13、开展体育健身月、健身周活动。14、组织参加市第二十二届艺术节文艺演出。15、布置全县师生书画作品上缴和布展工作。16、组织全县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17、预防传染病活动。18、布置全县产业化培训。19、组织全县教职工乒乓球赛、干部职工篮球赛。20、开展和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历时4个月,从9月1日至12月31日。21、组织参加邯郸市全民运动会。22、组织做好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工作。23、创建绿色学校。24、做好职校招生工作。25、搞好高中学生军训,初中及小学国防教育活动。26、组织重阳节老年门球赛。27、搞好秋冬季肠道及呼吸道传染病宣传教育工作。

(五)2011年现代化多媒体教育工作更进一步

制定《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的检查与评估制度》。

检查中小学开学情况,(实验教学和图书管理、电教设备、远教设备的准备工作)。组织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加强远教工程示范学校的培植。新城区校园网络及多媒体使用培训。检查二中、向阳课题研究实施情况。组织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组织小学科学实验教师集中培训。举办中小学电教优质课评比。组织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组织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集中培训举办中小学电教优质课评比。申请省一级图书馆,通过验收学校五所。织中小学教育技术论文评选。对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图书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大联查,落实评估细则。下乡督查计算机上课、电教设备使用情况。小学科学实验竞赛。推行仪器电教微机管理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计算机网管员培训。组织重点校校长、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组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组织自制教具、学具应用评优活动。组织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组织教育技术装备、实验装备管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中、小学网络公开课。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对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检查。

组织实验教学、图书、电化教学远程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迎接市仪器站、市电教馆年度考核。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加大教育教学的督导和督查力度。加大对教育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同时制定《2011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评比办法》,教育科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职责,深入学校指导。狠抓高考、中考备考工作,加强对高考、中考的宏观指导力度,3月份召开全县高考、中考备考工作会议,并出台2011年备考计划。4月份至6月份组织高考、中考综合考试、模拟考试、仿真演练。5月份,对全县初三各学科任课教师举行复习研讨会,并安排各学科的名师作初三复习备考示范课,重点检查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毕业班的教育教学。10月底至11月初,对全县教学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总结。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和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继续开展国家、省、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实验工作。召开新课改教材使用经验交流会,对过来课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反思差距,适应课改规律和要求,深入做好新教材教法培训指导工作。将10月份定为“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月”促进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形成校校都有教研活动、人人都有教研任务的校本教研格局。研究制定《2011年县中小学质量评价办法》,更好地体现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导向性和激励性。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能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创设开放式课堂,深入开展教学创新创优擂台比赛和专题论坛活动,推出优秀的教学课例和模式,通过名师、名课带动课堂教学的大面积优化。

3、从考核机制上突出教学的中心位置。认真制定《2011年对各乡镇中心校、县直学校年度工作考核评比办法》、《2011年整体工作考核评估细则》、《2011年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比办法》、《2011年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比办法》和《县2011年高考考核办法》,尽力从考核上突出教学的中心位置。

4、提高教学设备使用率。积极倡导“物尽其用”思想,针对过来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的在教学设备尤其是电教设备方面重配置轻使用、重投入轻效益的问题,局、乡、校三级都要高度警醒,深刻反思,制定措施,狠抓整改,着力提高宝贵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其革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

5、发展职业教育。

一是进一步贯彻面向市场设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立足实际,整合职教资源,改革培养模式,改进教学组织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推荐安置、跟踪服务、再培训、再就业、再教育的工作,使毕业生及从业人员适应市场,胜任工作、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创业成才。降职校建成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服务“三农”三位一体的省级重点学校。二是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增加实验设施、设备、仪器的投入,完善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模具制造、专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设任务。服务企业,服务“三农”,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三是继续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双师型”队伍建设。转变教学理念,尝试实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及评价体系。积极采取送出去进修学习,请进来兼职教学等的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率。

(二)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1、进一步优化师德师风。切实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形成制度,持之以恒。制定《2011年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估办法》,分阶段对教师师德状况进行综合考评,分出等次,记入档案,与教师评模选优、岗位去留挂起钩来。继续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感召作用,认真落实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深入做好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校长提高培训、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校长岗位交流试点范围。进一步强化教育干部考核,严格根据考核结果分上下、定奖惩。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健全完善后备干部人才库,实施后备干部岗位锻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