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肉羊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6/10/1

县肉羊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渭源县肉羊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肉羊产业,努力提升发展水平,以“养殖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规范化、经济实现循环化”为发展方向,以“种足、养多、提质、增收、普惠、富民”为最终目标,逐渐将肉羊产业培育成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并按照《渭源县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畜草产业发展意见》的要求,紧密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特制定本规划。
一、肉羊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重要性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县把肉羊产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经济腾飞的重要抓手,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并通过项目扶持,协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大户广泛参与,该产业雏形已基本形成。
一是肉羊养殖量保持稳定增长。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市场羊肉高价位运行的驱动,肉羊养殖成为新的富民产业,并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截止6月底,全县羊存栏量达到16.37万只,出栏11.28万只,羊肉产量1692吨,占肉类总产量的14.7%,皮10万张,实现总产值1.5亿元。
二是规模养殖已基本形成。随着发展草食畜牧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并在设施养殖高效益的推动下,肉羊产业突破了单一、小规模、分散养殖的传统发展模式,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模式已初步形成,发展势头良好。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肉羊养殖场(小区)28个,年饲养20只以上养羊大户4000余户,养殖专业村50个。
三是肉羊生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向养殖场派驻科技特派员、技术人员下点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从良种羊引进、品种改良、标准化圈舍改建、饲草料调制、肉羊科学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养殖科技推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肉羊养殖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截止目前,标准化圈舍覆盖率达到70%以上,年推广青贮氨化饲草10万吨。全县共建羊改点180个,年引进调剂良种羊1200多只,年均完成肉羊改良2.5万只。
四是中介服务市场化建设初步显现。在县畜牧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之下,现已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协会)20个,社员(会员)达140余户,全县肉羊及其产品交易市场10个。在合作社(协会)中介组织和市场运作之下,对调节肉羊生产与流通、促进产销衔接、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加牧业收入、发挥规模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近几年肉羊市场价格较好,羔羊肉走俏,养殖户不注重选备后备母羊,大量出售羔羊,造成适龄母羊比例偏低,能繁母羊老龄化、生产周期加长、出栏率降低。
二是生产管理水平落后,产业化开发层次低。农户传统型粗放式养羊习惯制约了科学、现代化肉羊育肥的发展进程,产业化程度低,结构单一,尽管我县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三是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健全。目前我县肉羊养殖规模小,专业化生产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肉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滞后,肉羊养殖与加工联接不紧密,产、加、销脱节问题普遍存在。
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发展速度。尽管我县近几年通过项目、贷款等渠道对肉羊产业投入一定的资金,但其数额较小,很难满足发展规模养羊的资金需求,一些优质肉羊品种无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难以普及推广,严重影响着肉羊产业的发展步伐。
五是秸秆资源利用率低。养殖户对饲草料加工技术认识不足,秸秆资源转化利用率低。全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总产量40万吨,青贮、氨化推广10万吨,利用率仅占25%。
六是肉羊产品加工转化率低。无标准化屠宰加工生产线,精深加工条件不足,造成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水平提升缓慢。
(三)发展的重要性
肉羊产业是渭源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科学技术应用的不断提高,肉羊生产今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将成为畜牧业结构调整、培育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羊肉价位呈现持续上涨势头,使得企业、农户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数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愿望空前高涨;肉羊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日益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因此,通过政策配套、资金扶持、项目支撑、品牌引领、做强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养殖、做好精深加工及销售、延伸产业链条等途径,促进肉羊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协会组织、基地参与、市场运作”为发展理念,按照布局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优质化的要求,积极借鉴康乐、广河及通渭的发展模式,通过肉羊改良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饲草料加工体系和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使肉羊产业发展步入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从而促进我县肉羊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以“品种优化、技术配套、创新模式、综合示范、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采取“扩种玉米广种草、社有大户村有场、乡有小区县有网”的发展模式,突出两大重点(扩张总量和提质增效),狠抓五项工程(良种繁育体系、规模养殖基地、饲草料资源开发、延伸产业链条、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六大目标(种足、养多、提质、增收、普惠、富民),从而为全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县建设成:(见附表2)
----羊常温人工授精点达到150个;
----良种繁育:建成万只纯种繁育场6个(北寨镇、会川镇、新寨镇、清源镇、路园镇、莲峰镇各1个),万只良种羊扩繁场20个;
----肉羊育肥:建成肉羊育肥场120个,其中万只肉羊育肥场20个,千只肉羊育肥场100个。肉羊育肥联户养殖小区70个,其中万只联户肉羊育肥小区10个,5000只联户肉羊育肥小区20个,千只联户肉羊育肥小区40个;
----新注册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协会)100个;
----建成养羊专业村30个,使规模养羊户达1万户(户均饲养肉羊20只以上);
----建成饲草料加工企业3个(会川、路园、北寨镇各1个);
----建设活畜交易市场5个(会川、清源、莲峰、新寨、北寨镇各1个);
----肉羊产品精深加工企业3个(会川、路园、北寨镇各1个);
----全县羊饲养量达100万只,年出栏达70万只,年实现产值10.13亿元。
三、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
按照“中心带动、两翼齐飞、联户滚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到2016年,全县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即以北寨镇、莲峰镇、路园镇三个养殖园区为发展中心,以专业村和规模养殖场(小区)为两翼,实现联户滚动发展,产业整体推进。以饲草料基地为保障,规模养殖场(小区)为重点,专业协会(合作社)为载体,良种繁育为主线,精深加工为依托,在北寨、新寨、秦祁、大安等北部重点乡镇,建设养羊专业村;在清源镇、北寨镇、会川镇、新寨镇、路园镇、莲峰镇等重点乡镇,建设肉羊良种繁育基地,形成以洮河流域和渭河流域为主的肉羊育肥养殖带,实现肉羊产业在数量、质量、效益上的整体推进。
(二)发展重点
1、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县现有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势,以小尾寒羊和杂交改良羊为母本,引进无角陶塞特、特克塞尔、白萨福克、杜泊等良种羊为父本,积极推广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每年新建羊常温授精点50个,建立配套联网的良种肉羊繁育体系工程,通过配送器械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不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将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到2016年,羊常温人工授精点达到150个。万只良种羊繁育场6个(北寨镇、会川镇、新寨镇、清源镇、路园镇、莲峰镇各1个),万只良种羊扩繁场20个,为全县肉羊育肥养殖场(小区、户)供种。
2、借鉴经验做大规模养殖基地。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现有的“庭院式养殖模式”为基础,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做大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引领示范作用,即以“协会引导、农户参与、集约经营、共同发展”为原则,采取“广河模式”,以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在严格按照《牛羊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以“因地而宜,因材而宜,经济实用、效益优先”为原则,在确保防疫条件完全达标的前提下,以养殖农户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借鉴经验,创新模式,逐步形成“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饲养,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集中饲养,集中管理,集中核算”、“统一规划,分户建设,分户饲养,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的三种联户养殖模式。二是按照“政府引导、养殖场(合作社)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原则,采取通渭“投羊还羔”模式,以实现扩群增量、滚雪球式发展目标。在县肉羊产业推进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紧密结合“双联”行动,以“双联”单位和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对象,养殖场或专业合作社向有养殖意愿、按每只羊1200元的标准自愿上缴风险担保金的农户,投放能繁母羊,按“投一还二”的原则,三年后,农户向养殖场或专业合作社返还羔羊2只,原能繁母羊归养殖户所有,养殖场或专业合作社退还风险担保金,产业呈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
到2016年,肉羊养殖专业合社(协会)达到100个;肉羊育肥联户养殖小区达到70个,其中万只联户养殖小区10个,5000只联户养殖小区20个,千只联户养殖小区40个;肉羊育肥场达到120个,其中万只肉羊育肥场20个,千只肉羊育肥场100个;依托养羊专业村,使规模养羊户达1万户(户均饲养肉羊20只以上)。全县羊饲养量达100万只,力争年出栏肉羊70万只以上,年实现产值10.13亿元。
3、调整结构做强饲草料基地建设。在全县种植以紫花苜蓿、红豆草为主的多年生优质牧草31万亩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饲草料复种、套种技术,采用“订单”形式在北寨、路园、上湾、清源等乡镇大力推广种植饲用玉米为主的一年生优质饲草,并依托饲草种植基地,在北寨、路园、会川建设草产品加工企业3个,大力推广青贮、氨化等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1万台,建设青贮氨化窖(池)15万立方米,投放青贮氨化袋5万立方米,年推广青贮氨化饲草14万吨,逐步推广玉米秸秆的揉丝打包技术,并应用秸杆饲草再回收过滤加拌精料的精细化喂养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使农作物秸杆利用率达到65%以上。
4、依托品牌延伸产业链条。一是以“1333”畜牧科研团队为支撑,以丰富的玉米、高蛋白含量的苜蓿、优质的党参、当归、黄芪为优势,制定出肉羊饲料配方标准,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参羊”,使肉羊产业走上品牌发展之路。依托“秀峰”及“渭宝”两大品牌优势,加强无公害产地产品监督管理和申报认定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出肉羊饲养管理技术地方标准和羊肉产品地方标准,为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二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争取等途径,在会川、清源、莲峰、新寨、北寨建设活畜交易市场5个,在会川镇、北寨镇、路园镇建设年屠宰肉羊10万只的屠宰(加工)企业3个,并配套冷冻、贮藏设施,实现年屠宰量达到30万只的目标。三是充分发挥规模养殖场(户)的资源优势,利用羊粪养份含量高、肥效快的特点,经过发酵处理,制作生物有机肥,用于花卉蔬菜种植的土壤施肥,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其次,结合能源沼气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项目,利用粪污腐熟发酵技术,采取沼气发电取暖,沼渣肥田的模式,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形成“玉米种植、饲料转化利用、干粪肥化、粪污沼气、沼渣肥田”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链,完善产业链条,促进高效快速发展。四是在省内及市县开发建设肉羊产品销售网点,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培育营销队伍,签订供销合同,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等多种途径强化宣传推介,打市场,促销售,力求在终端市场上取得新突破,形成完整的“良种繁育—肉羊育肥—精深加工—销售网络”产业链。
5、强化疫病防控确保质量安全。按照“完善县级、加强乡级、建设村级”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肉羊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肉羊防疫责任制,确保肉羊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实现“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的目标。积极筹措建设县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在清源、会川、莲峰三个大型集贸市场建立肉羊及产品监督检查点,建立217个村级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强化对活畜及产品上市、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实现“外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的目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政推动,靠实工作责任。在县畜草产业推进领导小组的协调下,成立渭源县肉羊产业推进领导小组,(见附件1)负责做好有关肉羊产业事项的决策处理,资金整合,项目规划,工作落实,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检查,协调各相关部门配合搞好各项工作。并将各项计划指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实行责任制考核,各单位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狠抓落实,从而形成“县乡齐动、部门联动”的产业发展运行机制。
农牧局负责组织协调农口各有关单位发挥职能,相互配合服务肉羊产业发展,指导完成饲用玉米种植的宣传推广工作,确保饲草资源保障。为养殖场、规模养殖户配套建设沼气池,通过农机具补贴政策发放饲草料加工机械,落实奖补政策。
林业部门加大退耕还林(草)的管护及补植补造工作,确保肉羊养殖饲草资源的有效补给。
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对全县的养殖园区、规模养殖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论证、申报、争取肉羊项目,全力做好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制定相关标准,申报注册商标,打造名牌产品,加强肉羊养殖的全程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发改、财政局、扶贫办要积极衔接争取国家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落实肉羊产业发展建设配套资金。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肉羊产业化扶贫项目,落实贷款贴息,扶持龙头企业。
商务局要负责活畜交易市场和畜产品加工厂项目的申报争取和建设工作,加大肉羊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引进大型养殖企业、畜(草)产品加工企业。
国土局负责规模养殖建设用地的贮备、申报审批,保障肉羊养殖用地需求。
水务局要统筹解决养羊专业村和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的人畜饮水,保障养殖生产用水。
统计局要做好肉羊养殖相关数据的统计、衔接、上报工作。
环保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肉羊养殖场(小区、户)的环境保护工作,申报争取肉羊养殖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污染防治项目。
农村信用社、农行、工行等金融部门、劳动、妇联等单位要创新贷款模式,加大对肉羊养殖龙头企业、规模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力度。
各乡镇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省、市、县“双联”单位充分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将肉羊产业发展作为为民富民的首要举措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落实。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抽调专职人员,制定本乡镇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并将发展规划列入乡镇肉羊产业年度实施方案。同时,积极组织、宣传、发动和支持民间力量大力发展肉羊产业,确保全面完成肉羊产业各项建设任务。
(二)建立激励机制,搭建发展平台。一是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肉羊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书,把落实肉羊产业重大项目、养殖场(小区、户)建设等工作作为评价乡镇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畜牧部门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乡、乡站人员包村”和每位技术人员包肉羊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的工作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实行绩效挂钩。县上将对肉羊养殖、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促检查,并在半年和年终对产业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企业给予奖励;对消极应付,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乡(镇)和部门要按照《渭源县工作效能问责办法》进行问责。二是县财政每年列支一定资金,采取“补、奖、贴”的形式,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为重点,全力创建肉羊产业重点县。“补”:按照基础母羊补贴200元/只、纯种公羊补贴1000元/只、青贮氨化窖50元/立方米、牧草种植5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奖”:新建规模场(小区)养殖数量在万只以上的奖励10万元,5000只以上的奖励5万元,千只以上的奖励3万元的标准进行鼓励。“贴”:肉羊养殖场(小区、户)养殖所需贷款由县扶贫办负责,全额贴息1年、养殖场(小区)每户最高贴息不超过3万元,养殖大户每户最高贴息不超过1万元,以此来激发其养殖积极性,加快肉羊产业发展步伐。
(三)拓宽融资途径,增强发展后劲。肉羊养殖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朝阳产业,需要形成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全社会支持、广大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从我县肉羊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发改、财政、扶贫、农牧、畜牧等部门积极向上争项目、争投资,重点挖掘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对肉羊养殖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二是以县妇联妇女创业贷款为契机,县畜牧兽医中心与县妇联负责,加强衔接,做好配合,建立肉羊养殖妇女小额贷款平台,助推产业发展。三是县政府每年年初为金融部利用林地、宅基地、耕地“三权”进行抵押、养殖场(户)互保等形式提供养殖贷款,建立银企共赢发展平台。四是充分利用项目引导、金融撬动、妇贷推动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肉羊业发展中来,逐步形成以“政府、金融撬动为辅、民间注入为主”的资金投资模式,为解决资金困难开辟一条新径。
(四)优惠招商政策,加快发展速度。一是参考《渭源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准入条件和投资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一些经济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大集团、大经销商到我县兴办合资、独资肉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借用大企业的知名商标,扩大我县羊产品的销售,拉动育肥养殖等各个环节,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为鼓励招商引资企业进入县内投资发展,实行土地利用优惠政策。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尽量在投资商满意的情况下,鼓励各乡镇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肉羊养殖,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并将养殖用地纳入国土部门每年的土地贮备计划。
(五)强化技术指导,加大科技支撑。畜牧系统根据布局重点,组建肉羊产业技术服务团队,(见附件2)加强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良种繁育、杂交利用、人工授精、饲草料调制、饲养管理等技术推广。在新品种引进、肉羊繁育技术、饲草料种植加工技术、育肥饲养管理技术、肉产品加工技术、养殖实用技术推广上给予全方位指导。畜牧技术推广人员根据分工特点,深入肉羊养殖场、养殖小区,进村进社入农户,为养殖农户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来得快的适用技术和经验,严格推行“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精准化养殖、科学化防疫、无害化处理”的六化标准,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