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安排意见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7/4/14

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安排意见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地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增加人民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和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
(二)总体目标。从7月至底,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以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为依靠,以公安机关为主力,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建成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数字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具体目标如下:
1、全镇治安防控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各类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行业场所管理系统、危爆物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全部建成并应用于实战,实现一系列防控管理职能。
2、社会治安防控基础工作明显加强。治安防控专门力量和辅助力量基本适应工作要求,治安卡点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运转经费保障到位,人防物防技防手段明显增强。
3、治安防控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治安防控大格局基本形成。
4、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各类刑事案件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案件上升的幅度得到有效控制;枪支弹药、民爆物品、危化物品丢失、被盗、爆炸等案件(事故)明显减少;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调处化解,群体性事件、**案件、民转刑案件明显减少;打击违法犯罪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上升。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实有人口治安管理体系。实行分层次的人口管理模式,对常住人口做到“人户清楚,管理规范”;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境外人员力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与管理到位”;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现实危害和暴力恐怖倾向人员力争做到“发现得了、管控得住”。
启动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工作。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对全镇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进行一次彻底的普查登记。为人口管理奠定可靠的基础。
建立完善各类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工作对象等信息的采集、整合公安派出所、司法、计生等方面信息,实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系统维护长效机制,确保各类人口信息“准确、完整、鲜活”。
健全落实人口管理体制机制。组建综治部门牵头、公安机关为主、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参与的人口管理队伍,充实人口协管员、村社长、信息员等力量,形成工作网络,并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村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组织协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部门的人口管理责任,落实考评和奖惩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实行“一证通”,通过发证延伸管理触角,把“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等多种服务管理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将就业、居住证、租住房屋三者之间通过信息化手段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办法,既要提供优质服务,又要依法加强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靠党委、政府、依靠基层组织,力争把重点人群的基本情况全部掌握起来,完善****动态管控机制,对重点人群实施分类分级管控,严防漏管失控。
(二)健全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以公安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情报信息为主导,以数字化警务平台为依托,以城镇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卡点为支撑,以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为载体,织密街面巡逻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形成“地网”;织密视频监控网,形成空中“天网”;建立健全辖区警务协作网;实现治安防控的无缝对接;通过地面网、空中网同虚拟社会防控网的有机衔接,真正构筑起一张“天罗地网”,实现对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
织密农村防控网。依托村委会和综治****工作站,组织专职治安巡防队员、群防群治队伍,整合单位内部保卫人员及计生等方面的力量,开展巡逻防范活动,提高村整体防控水平。
织密单位内部防控网。全面落实“单位负责、政府监督”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和公安部《公安机关实施保安管理条例办法》,改革保安服务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保安队伍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按照培育发展与监督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内紧外松的社会组织日常监管机制,坚持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坚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坚持以国内政治类、**类社会组织和境外非政府组织为重点,把社会组织纳入依法有序管理之中。
建立健全区域警务协作网。结合本镇实际,把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当作一件事关稳定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积极主动地加强区域间警务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警务合作机制,有效弥补区域之间的防控空档,实现治安防控的无缝对接。
(三)健全行业场所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加强行业场所阵地控制,提高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发现控制能力,严厉打击藏匿其中的违法犯罪活动。
开展行业场所“社会治安信息采集平台”建设。对违法犯罪分子经常涉足的“吃、住、行、消、乐”等重点行业场所,以旅店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为基础,逐步建设行业场所“治安社会信息采集平台”,提高行业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农村警务室建立信息采集点,将人、屋、车、场、网、组织等基础信息的采集纳入到日常农村警务工作中,并整合劳务用工、工商、旅游、信用社、等方面的社会信息。
(四)健全枪爆危化物品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对枪支弹药、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实现“不流失、不打响、不爆炸”的目标,确保公共安全。
全面推行民爆服务一体化;利用民爆物品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民爆物品流转进行全程监控;规范民爆物品生产、储存、运输、购买、使用等环节,达到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确保公共安全的目标。
整顿民爆物品流通环节,避免在民爆物品销售、使用环节搭车收费,从源头上解决私涉炸药问题。
(五)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作,重在基层、依靠群众,依法调解、公正高效,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健全大调解组织。镇综治委建立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综治部门统筹协调,整合政法、**、**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调解资源和力量,定期总结分析、研究解决本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大调解工作平台。乡镇依托综治****中心开展大调解工作。村依托综治****工作站或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公安派出所等基层单位设立规范化的调解室,树立调解优先的理念,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一般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尽量采取“多调少裁”、“多调少罚”等柔性来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也要建立专门调解组织,充实足够的调解力量,认真排查化解本部门、本行业的各类矛盾纠纷。
健全和完善大调解运行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坚持分级调解,主动排查,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情况,组织公(安)调对接、仲(裁)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以及与行业、系统的调解对接工作,实行联调联动。加强各行各业的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调解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大调解责任机制,把构建大调解体系、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绩效纳入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社会治安专门力量建设。到底,力争使我镇公安总警力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增编制全部充实到基层。
(二)加强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多渠道增加专职社会治安辅助力量,由基层公安机关管理使用,主要用于开展治安巡逻、人口协管、交通协管等工作。根据我镇实际,由县统一调配,到底,力争使全镇专职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万分之十五
(三)加强经费保障。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各项经费和运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两个实有”全覆盖管理工程、行业场所信息系统建设、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城市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治安(交通)卡点建设、网络安全管理工程等各项工作开展需要,并随着财力增长逐步有所提高。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安全监控点建设力度,对城镇现有的各类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整合、改造,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在县、镇交界处、村出入口、交通要道设置治安(交通)卡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集治安巡控、侦查破案、交通检查监控等功能于一体。加大“虚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力度,重点建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管控系统。
(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进行检查和考核、评比。对防范工作扎实、治安稳定的村和单位,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应的责任,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