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防震减灾十二五工作规划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6/1/21
县防震减灾十二五工作规划
县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突出科学规划、科学减灾,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县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一)地震形势
我县地处华北地震区,被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保定市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破坏性地震,同时受到外围地震波及达40余次。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更加充分说明了地震形势的严峻性。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地震灾害仍是今后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科学合理地编制好防震减灾专项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多年来,在省市地震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逐步迈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们完成了首都圈地震工程建设,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三网一员”建设、应急决策指挥能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台网改造、震害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作为首都圈重点监视防御地区,防御地震灾害总体能力较低,工程抗震设防亟待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强,有效的地震预警机制尚未建立;二是公众对政府高效应对地震灾害有很强的期望,对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宣传有强烈需求,专业救援队伍的力量非常薄弱;三是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四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五是各级地震应急演练尚需常态化;六是地震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与工作需要不相适应,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全社会抗御地震能力;坚持“震情第一”的观念,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强化地震安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实现《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20)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基本原则
1、把城镇地震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并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切实推进城镇的地震安全工作,提高医院、学校等重要公共建筑的设防水平,开展并强化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力度的监管。加强避难场所建设。切实做好广大农村防震减灾工作,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状况,不断提高全面防御的能力。
2、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重视和加强地震科技的基础研究、开发和应用研究,提升地震科技与防震减灾业务工作的联系程度,为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提供科研支撑。
3、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五进”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参与程度,提高对地震信息的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救互救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三、“十二五”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工程建设基本实现抗震设防,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全县消除不按抗震设防要求设防的地区和工程,做到“房屋基本不倒,社会保持稳定,灾情降至最低”。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全面改善。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大大提高,基本掌握自救互救常识和技能。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具备地震突发事件紧急处置能力。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预案的启动时间进一步缩短,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更加完备,震后当天灾民得到初步的救助。
2、“十二五”规划目标
县城建筑要率先达到基本抗御6级地震的要求;农村多数房屋采取抗震措施;重大建设工程具备地震突发事件紧急处置能力;扩大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面;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建立;进一步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地震管理机构体制科学化。
(二)主要任务
1、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法制建设。要依法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地震法规建设,制订有关加强地震灾害防御的规范性文件。继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认真做好地震行政审批、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工作。
2、加强群测群防工作,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突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五进”活动,并严密组织实施。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增强群众防震减灾意识,使广大群众掌握防震、避震、自救和互救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广大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鉴别地震谣传的能力。
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并发挥其作用。
3、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体系,确保新建、改(扩)建工程按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组织设计适合当地环境和民俗特点的农村民居抗震施工图,分期培训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农村泥瓦匠,逐步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
4、全面提升综合防御能力。在城镇等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村,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
5、地震应急救援组织指挥系统建设。切实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确保地震应急指挥及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健全、人员齐备、责任明确、指挥有力。积极推进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6、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建设。地震应急预案是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及时修订完善各自的应急预案并落实相关内容,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强化地震应急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工作能力。
7、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设施管理,完善通信设施,形成自上而下的地震通信网络。改造地震台测量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观测条件和环境,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精度高的地震监测仪器设备,逐步更新现有观测手段。依法做好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
8、建立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系统。依托县民政局现有储备体系,建立健全能适应防震减灾工作需要的物资储备。
9、建设地震灾情速报系统。建立健全灾情速报网络,加强地震灾情速报能力建设。
四、“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点工作项目
(一)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是各乡镇和科技、建设部门的重要责任,在“十二五”期间要组织专门力量,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就农村典型民居开展调研,编制民居抗震技术规程,设计开发出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符合当地风俗习惯又具备抗震设防能力的不同户型的农村建造及加固图集,并进行试点建设。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引导和扶持农民建设使用抗震民居。
(二)密切协同,努力完成城镇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加固工作。2014年前,要组织完成县城及城镇建筑物抗震性能、抗震加固或改造工作。对城镇上游或位置重要的水库、易燃、易爆、易泄漏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必须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和查险加固。全面改造和加固各类危旧校舍。
(三)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制度,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实施重大建设工程及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确保按照安评结果进行抗震设防。发改、建设等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切实把科技部门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凡没有经科技部门审批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发改部门不予批准备案,建设部门不予批准施工。
五、“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防震减灾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严格依法行政。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确保防震减灾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三)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力争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防震减灾投入体系,加大对地震监测、预防、救援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投入。
(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围绕防震减灾的关键问题,科技管理部门及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防震减灾能力的进程。
(五)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加强防震减灾指挥机构建设,明确和强化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的责任,实施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防震减灾资源的作用,逐步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六)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进一步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