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十三届一次人代会工作报告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4

旗十三届一次人代会工作报告第3页

均递增20.1%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400元以上,年均递增20%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9亿元,年均递增9.1%;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5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年均递增16.5%。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31:36:33。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年均递增36.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元,年均递增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年均递增7.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年均递增10.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
牢固树立“工业强旗”核心战略思想,按照整合地上资源、勘探开发地下资源、配置旗外资源的发展思路,以农牧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逐步形成具有我旗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铸造地区特色和绿色品牌。到2012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9亿元,年均递增60.2%。
全力以赴抓好工业重点项目。紧紧围绕农牧业产业化,新上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群和产业集群。重点抓好稻米加工、乙二醇、生猪屠宰深加工、皮革加工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千方百计抓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专项推进,积极争取区、盟的支持,采取市场化运作和聘请专业部门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旗矿产资源进行详查。在矿产资源开发上,充分体现“准入就是最大优惠”的原则,把资源开采与深加工同步推进,努力形成“探、采、选、冶、加”相衔接的产业链条,切实提高矿产资源对财政的贡献率。重点加快图牧吉油砂、巴彦乌兰煤矿、阿尔本格勒金矿勘探开发步伐,启动实施石油勘探工程,早日将我旗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矿产资源开发成为我旗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大对风能等非化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有合作意向并且前景较好的项目实施专项推进。
切实抓好工业基地建设。完善音德尔工业区道路等配套基础工程建设,增强产业聚集效率。按照“一次规划、固定用途、切块审批”的原则,抓好高载能工业区建设,完成15平方公里整体规划,启动5平方公里一期建设。着力推进园区机制创新,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园区管委会服务、协调等多重功能。在借鉴周边地区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我旗实际的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力争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政策吸引更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做好骨干企业运营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工作。采取政策上倾斜、服务上从优、管理上放开、发展上引导等措施,集中力量支持骨干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抓好新产品开发,使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对皮革、制衣、屠宰加工、酿造等企业,要加大技改力度,做强重点企业,壮大提升规模企业,增强品牌效应和市场效益,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同时,要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企业,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工业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协调发展
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思路,全旗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5亿公斤以上,粮经饲种植比例调整到70:20:10。加大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及小流域治理等步伐,完善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调整畜群畜种结构,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到2012年,建成绿色无公害优质大豆、水稻、玉米、杂粮杂豆、花生、马铃薯、葵花和蔬菜等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300万亩。家畜总头数达到680万头(只口),畜产品基地建设达到饲养奶牛7万头,肉鹅400万只,羊150万只,其中绒山羊50万只;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100万亩。突出抓好乳、肉、林、粮、薯五大主导产品的深加工,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0家,其中,区、盟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5家。培育市场体系,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牧户有机结合,促进三者之间建立起紧密、合理的利益联接机制。到2012年,全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194个。
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把生猪产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坚持“精养、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稳定发展原则,到,实现生猪饲养总量500万口的目标。扶持广益、永胜等屠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支持源龙源屠宰加工企业早日竣工投产,积极争取南京雨润集团等大型企业入驻我旗,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运作生猪主产区、良种工程、小区示范旗县和国家生猪养殖大县等国家级大项目,采取千家万户养殖和小区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养殖数量。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制度,突出旗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服务职能,强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疫病监测和防治水平,确保生猪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三)加强城镇建设与管理,合力塑造现代城市新形象
以战略眼光规划城镇。按照“东延西伸,南工北居”的城镇发展思路,强化规划的先导作用,抓好城镇总体规划、重点乡镇规划和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以精品意识建设城镇。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创新投融资体制、盘活存量资产、开辟融资渠道,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逐步将城镇建设的重点从扩大规模、拉开框架、整治市容、美化环境,向强化基础、完善功能、挖掘内涵、塑造特色转变。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全面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和建设水平,加快平房区改造步伐,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标准,完成给排水、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和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多兰湖公园建设工程,积极建设好新的景观和景点,提升城镇魅力。
以现代理念管理和经营城镇。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方针,深入实施经营城镇战略,科学收储土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使经营城镇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加大物业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物业管理部门在小区水、电、供暖、卫生等方面的协调、服务、管理等职能,提高依法管理城镇水平。积极筹划组建城投公司,建立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增强城镇整体服务功能。认真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拆违改破、清理占道经营、规范牌匾设置及蒙汉文字对照等镇容镇貌专项整治力度,创造优美、整洁的城镇环境。
以产业发展增强城镇集聚能力。突出抓好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为中小型企业落户城镇提供优惠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消除增加城镇人口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城镇户口的准入条件,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所、稳定经济来源的农民可以自愿申请办理城镇户口,并保留农民的一些权利,确保在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12万人。
(四)巩固提高区域扶贫成果,大力推进和谐社会进程
努力提升“3521”工程建设总体水平。抓好水浇地工程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扩大电灌水浇地比例,提高人人3亩水浇地或5亩旱作基本田工程质量。采取多元投入、滚动扶持的方法,扶持贫困户发展绒山羊、肉羊、肉牛、肉鹅、生猪产业,实现所有贫困人口人人饲养5个以上羊单位牲畜目标。采取退耕还林、四旁造林、大户帮带等措施,扩大扶贫造林面积,实现所有贫困人口人人2亩经济林或生态林的目标。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适用技术培训,使每个贫困家庭的劳动力都能掌握基本适用技术,有条件的贫困户每户输出劳动力1人。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危草房修建改造工程,采取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到底,全面完成危草房修建改造任务。抓好贫困地区公路建设,每个苏木乡镇和嘎查村都有等级公路。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级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到所有乡镇苏木均建成标准文化站,到2012年所有嘎查村建成标准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扶贫助学长效机制,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切实搞好社会扶贫工作。抓住自治区厅局单位帮扶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做好协调、配合和衔接,努力争取部分有实力的厅局单位延长帮扶期限1至2年。科学确定帮扶项目,精心编制规划,抓好项目和资金落实,重点抓好北部地区畜牧业生产、水浇地建设、春耕生产和扶贫助学等项目。推广产业化扶贫、转移式扶贫、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大户带动等有效帮扶措施。继续实行旗直部门包乡制度,配合厅局单位和盟直部门开展帮扶工作,形成帮扶合力。
(五)提高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工作质量,推动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环境营造、项目牵动”的具体要求,把项目作为实现发展最核心的抓手,加强项目储备工作,围绕国家的投资导向及中长期宏观政策走势,对储备项目进行重新筛选、整理,建立相对完备的项目库,实现与全区乃至全国联网。把招大引强作为推进项目实施的主导力量,坚持基础设施项目与产业项目并重,政策性项目与招商项目并举,加速建设一批对全旗经济社会具有较强拉动力的大项目,并实行专项推进,认真落实责任制,切实把项目建设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利用我旗地缘、资源、人文等优势,努力实现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大力开展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承接产业和资金转移为重点,拓宽开放领域,引进先进企业、技术、资金和人才,在资源配置上实现新突破。通过扩大开放,积极寻找发达地区的互补性,参与经济合作分工,早日将我旗融入东北经济圈、融入西部大开发范畴。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招商引资统筹机制,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六)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旅游业及新兴服务业。把旅游业作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按照《扎赉特旗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