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四清四掌握“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3/10/18
“四知四清四掌握“情况汇报
在市召开选派工作组到社区深入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会议后,地市指导组和街道下派工作组在当天就进入社区,社区召开专题会议,先向指导组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学习了地市和街道的实施方案,制定了社区实施方案,同时,安排部署了社区动员会的召开。
社区位于塔城市西北面,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辖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总户数1866户,总人口5321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98户,507人,下岗失业75人;孤寡老人和孤儿15人,残疾人65人,每月发放低保6万余元,有出租房屋52户;流动人口20户,辖区有人大代表5人,党员35人;驻区地市单位10个(其中重点单位市自来水公司),**场所一个(观音莲池寺:有居士26人,其中常住8人);辖区有5条巷道,设立巷道长5人,成立了由各类积极分子和党员组成的5支**应急小分队,14栋住宅楼,设立楼栋长14人,单元长45人,信息员68人,在7.5敏感期,各类积极分子和楼栋(巷道)长在各岗位上都能积极发挥作用,为指导组进一步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奠定基础。
一、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社区干部的辛勤工作。我社区现有在职干部14人,其中复转军人2人、大中专毕业生2人、民选3人、公选1人,在编干部5人,少数民族干部6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社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推进、深化,社区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社区管理体制,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是目前加强社区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以加强社区干部的动态管理,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教育,建立有效的社区干部培训提高机制。
一是树立全面培训理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培训社区干部的系统性。根据市委组织部门制定的社区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安排社区干部每年分层分批轮训;积极参加地市组织的各类社区干部培训班26人次。坚持晨学制(自开始,利用每天早上半小时时间,学习法规政策、业务知识、哈语等)。
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引导社区干部自学提高,增强培训社区干部的自主性和实效性。社区干部身份复杂,人员素质高低不一,因此在抓好组织培训的同时,注重引导社区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促进社区干部自学,在社区中开展了读书自学活动、半小时读书日活动、书法、板报比赛、双语唱红歌、台帐知晓率大比武等活动,以活动促学习,同时制定并完善了相关学习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学习档案,对社区干部,特别是对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复转军人的自学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干部自学提高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
(二)强化监督,建立严格、完善的社区干部考核管理机制。
一是制定规则,强化日常管理。通过建立社区干部政治学习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守则、社区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社区成员分工责任制、请销假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约束社区干部的行为,转变其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用好的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实现社区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实行居务公开,将社区干部的姓名、岗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向社区居民公开,印制便民联系卡,发放到每户居民手中,实行社区干部佩证上岗。对凡涉及本社区内重大事项、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救济款发放、各种评比结果等情况,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
二是完善考核,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社区干部的主动性。强化年终评比,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每年年底对社区干部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从“德、能、勤、绩“四方面入手,根据社区干部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考核表,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项,由社区干部述职,支部考核组打分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二、深入推进社区单位共驻共建
(一)积极推进共驻共建。近年来,在地市组织部门的要求下,社区与驻区各单位以“党建联席会““兼职委员制“这种组织载体为纽带,正在逐步形成适应本辖区实际的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一是定期征询意见反馈制度。二是信息传递制度。通过“党建联席会“,把当年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工作思路,及时向单位党组织通报;把地委、市委有关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等,及时向单位党组织转达,加快信息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兼职委员制度。
(二)社区服务组织和服务者队伍建设。今年,以地市指导组进社区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契机,在7月初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探索建立在职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构建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此项工作主要分为五个阶段:7月上旬为宣传发动、摸底阶段,7月中旬为集中报名阶段,7月下旬为归档整理阶段,8月为开展活动阶段,9月底为总结阶段。一是社区党支部根据驻区单位在职党员和居民在职党员的不同专业、特点,协调各类组织间的关系,动员、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共建立了9支志愿服务队伍。在服务的组织力量上,从单位的党组织,扩大到共青团组织和职工群众;在服务类型上,由修车、理发、上门送货的体力型服务发展到教授英语、法律咨询、医疗讲座等智力型服务;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扶助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主延伸到资助单亲、特困家庭的孩子,为下待岗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等;在服务内容上,既有物质的,如人员、资金、场馆、车辆和各种设备等,又有精神的,如参加表演、参与策划、组织活动等,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群众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改进了社区活动方式,进一步发挥了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资源优势。思想工作联做--在居民与单位之间发生矛盾时,各有关单位和社区党员共同配合,作好思想疏导、引导,化解矛盾;公益事业联办--单位与居民共同参与帮困助学、赈灾募捐、为民服务等活动,为有困难的人和地区奉献爱心;社会治安联防--驻区单位不仅支持社区创建平安小区、平安单位,还联手共同成立了辖区联防治安队,在“七五“敏感时期,在辖区内24小时巡逻值班;文体活动联谊--每年大型节日,社区组织文化艺术活动,各驻区单位都派出最强的阵容,推荐最好的歌(乐)手,并无偿提供音响、场地、幕布等。在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参与、支持下,社区工作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发展为“兵团作战“,力量壮大、质量提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是扩大了党组织在社区的工作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开展“百日集中组建“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以来,从数量上看,参与社区活动的党员数明显增多。除社区支部的35名党员外,还有在职党员136名以及居民在职党员69名,分布更广、人数更多、力量更强。从内容上看,面临一个大考验,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力量。其一,党员教育共抓。其二,党风建设共促。社区党风廉政监督站聘请的义务监督员,定期对社区的“窗口“单位进行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实行评议,使单位党组织能够直接听到群众的呼声、要求,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质量,推进党风、政风、行风的进一步好转。其三,党的工作共议。围绕党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存在的思想困惑,与单位党组织开展中心组联组学习,统一思想,互助共进。
(三)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协管“。目前已向辖区在职党员发出邀请函,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9支,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卡“和“社区党员表现登记簿“,对在职党员进行双重管理,使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去。把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的考核范围,并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评选条件。规定部门、单位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和优秀党员、先进个人、选拔任用干部等,都要征求社区党组织的意见,要进行公示,除在单位公示外,还要在其居住区公示,接受社区群众的监督,使在职党员由“8小时党员“变为“24小时党员“,自觉参加社区建设,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监督和管理。
三、制定方案,落实**责任
(一)全面宣传,维护稳定。
一是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和入户的形式,向居民宣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会议以及塔城市六届九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做到全面宣传发动,不留死角和空白点。
二是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和宣传卡,向居民宣传“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内容和重要意义,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三是走访辖区单位,向各单位领导介绍指导组成员,按照塔城市和我街道的实施方案,与各单位协商,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开展大宣讲,把思想统一到地委、市委的总体安排上,通过商议部署,辖区单位地区卫校利用每天的课间时间,向学生开展宣传。
四是组织学习:干部学习------建立晨学制(自开始,好的机制,我们要坚持执行下去,利用每天早上半小时时间,学习法规政策、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和张春贤书记的重要讲话、学习哈语等)。
居民学习-----利用入户,开展面对面向居民宣传(文明城市、平安市、四知四清四掌握等)、召开座谈会(29日动员会后,召开由居民党员、楼道(巷道)长座谈会)、动员会等形式开展学习,提高市民知晓率。
五是围绕地市**会议的要求,修改了**预案,强化了社区综合治理网络系统,调整了14支看家护院小分队和5支应急小分队,设立了法律咨询和维权电话;在值班巡逻方面主要是社会力量的利用(保安公司和治安联防队);对驻区单位的安全防范,主要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安装监控设备,驻区10个单位均是平安单位;对新完工的住宅区要求必须安装对讲系统,旧住宅楼在社区和物业部门的协调下,也已逐步安装了系统。
六是展开全面排查。1、根据社区地理特点划分了5片责任区,落实包户包片制度,设立了11本台账,把社区干部、巷道党小组长和指导组成员搭配分成5组,展开地毯式循环排查,重点是**场所、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外来人员等,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实施分类管理,分为五大类(劳务型、经营型、公务型、社会型和盲目型),分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