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标准厂房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6/2/28

县标准厂房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20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的部署,以产业为基础,以园区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招商为手段,本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高起点定位、统一管理的原则,强化工作措施,主动调高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强力快速推进标准厂房建设。20年,共建成标准厂房16.9万m2,其中政府主导投资在“一园五区“内兴建标准厂房13.3万m2。,截至5月底,已完成投资1.03亿元,建成标准厂房5.8万m2,完成市年度下达任务的72.5%,在建标准厂房6.5万m2,我县标准厂房建设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
一、主要特点
1、专业特色性强。我县标准厂房建设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传统优势铸造产业,全力打造“江南铸都“,积极推进“铸造“向“制造“跨越的发展战略而展开,园区标准厂房都是按照铸造和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行业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兴建。目前,我县95%的标准厂房集中在铸造产业,100%的标准厂房集中在“一园五区“。
2、建设力度大。20年,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标准厂房建设任务是2万m2,我县大胆先行先试,积极筹措资金,加强部门协调,强化工作措施,共投入资金2.5亿元,其中园区投入1.3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6.9万m2,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846%。今年,市下达给我县计划建设面积8万m2,目前,已建成5.8万m2,在建6.5万m2,预计全年可建设完成16万m2标准厂房。
3、出租使用率高。我县标准厂房以“未建先租,立建立租“等方式,实现了标准厂房100%与项目、与企业、与生产线“全对接“,标准厂房承租率达100%,并呈供不应求的发展趋势。标准厂房承租企业全部为铸造和机械装备制造类企业,80%以上是本县在珠三角地区的返乡“回流型“企业。且目前仍有13家企业签约待建。还有部分承租企业主表示出买断所承租的标准厂房的意向。
4、运行效果好。以坦塘铸造工业园为例,去年以来,该园标准厂房共安置“回流型“规模企业21家,新增就业人员1200余人。标准厂房建成运营后,园区生产总值增加1.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增加1.6亿元,财政税收增加500余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优化政策环境,增强了吸引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厂房建设工作,曾多次召开专题讨论研究会,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陈荣伟为顾问,县长李来华为组长,其他常委为副组长,重点部门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发展加工贸易领导小组,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出台了《关于县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即县先行先试26条政策措施,《县承接产业转移标准厂房建设奖励实施细则》、《关于标准厂房建设有关优惠政策的会议纪要》等6份政策性文件。规定每年从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标准厂房建设专项奖励资金,对20年8月31日、10月31日、12月31日前完工的标准厂房分别给予90、80、70元/m2的奖励。对5月31日、12月31日之前完工的分别给予60、50元/m2的奖励。20年,共兑现标准厂房奖励资金861.8万元,今年,已兑现奖励资金215.56万元,为标准厂房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大力推行部门承诺,着力创优服务环境。对前来投资的客商郑重承诺:凡是沿海地区都有的政策,都全面对接,凡是企业在沿海地区能够享受的服务,都尽力提供。全县53个职能部门,在电视台作出服务承诺,坚持“非禁即可“工作理念,简化审批程序,并按照“保税压费,先税后费“的原则,免收了规划许可证办证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绿化基金、墙体改革基金等相关项目的收费,搭建了标准厂房建设的快速通道。
(二)突出项目招商,增强了推动力
我县紧紧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湘南大开发、湖南授予先行先试34条政策、广东沿海地区“腾笼换鸟“等机遇,立足自身特色产业优势,以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为重点区域,以籍在外铸造、装备制造企业及其协作配套关联企业为重点对象,通过依托协会商会招商、依托企业招商、依托小分队招商、举办节会招商等形式,积极引进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质项目。20年以来,我县共引进项目70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38个,为标准厂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坚持“标准厂房向重点产业集中、向重点园区集中、向重点企业集中“,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已投入资金5.8亿元,完善了“一园五区“5.6平方公里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并先后引进金松汽配、飞恒铸业、湘南铸造、宏祥铸造、红德机电、银河机械、建安工贸、金华铸造、联发铸造等29家返乡重点企业,实现了标准厂房建设与承租企业完全对接。
(三)严格督查调度,强化了落实力
大力实施项目准入联审制度,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图纸、统一施工方案“五个统一“,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严把材料关、施工关、验收关。全县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从20年2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先后召开了37次调度会,协调了63项工作,解决了有关标准厂房建设的287个问题。仅坦塘工业园,我县国土、电力、供水、电信、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先后126次深入施工现场,通过多次协调,先后征用了土地83600平方米,修建园区干道3000米,搬迁了“三杆“156根,安装了自来水管3400米,连接输电线路3米,安装了路灯194盏,建造了开闭所2所,搭建了信息网3000米。同时,坚持“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作风办、县优化办、县商务局等单位组成的标准厂房建设督查考核组,严格督查,狠抓落实,实行“每周一通报,一月一小结“,推动标准厂房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标准厂房建设的资金缺口大。目前我县的标准厂房建设来势良好、供不应求。但我县县小财弱,县财政无法倾斜更多的资金用于标准厂房建设。尽管采用bt模式引入民间资金。缓解了部分资金压力,但回购期的资金压力十分巨大;加之,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繁杂,所贷款项也远远满足不了标准厂房建设的需要。
2、标准厂房建设供地困难。一方面,由于园区发展来势较好,沿海产业转移企业回流加速,许多企业都争先恐后入驻园区,目前坦塘工业园已签约但还未供地的企业达13家,预计需土地800亩。另一方面,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今年国家实行紧缩地根政策。市国土资源部门下达给我县的用地指标仅为275亩/年(加民用建设用地在内),远远满足不了我县项目建设和标准厂房建设的用地需求。加上,我县少数群众大局意识不强,存在着靠山吃山,靠地吃地的落后思想,采取各种不同方式阻挠征地工作,征地拆迁难度很大,更加剧了用地储备与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
四、下段工作设想和建议
1、多措并举突破“资金“制约。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11个县、市、区的发展情况和来势,对发展快、来势好的县市区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并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民间资金参与经济建设的政策性文件,积极探索信贷产品创新,大力缓解全市融资困难的现状。我县要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刺激标准厂房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与银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增强银企互信,加强银企合作,积极争取中国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在我县设立支行,切实拓宽融资渠道;要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挤进笼子“要“、专业银行“贷“、请进外资“引“、股份合作“吸“、社会资本“借“、bt模式“垫“、土地置换“盘活“、无形资产“拍卖“、财政资金“奖补“等方式,广泛集聚资金;要积极创新标准厂房建设方式,采取把标准厂房全部转让给承租企业的方式,实现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的回笼和滚动开发。
2、多管齐下突破“土地“制约。建议市国土资源部门加大对我县用地指标的倾斜力度。县国土资源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用足、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政策;要全面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县乡两级规划编制,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为扩大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预留充足的用地空间;要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设用地置换,拓展用地空间;要全力争取国家、省计划指标,对于符合国家立项条件的项目,要尽可能挤进国家省里的“笼子“,使用国家、省里留用的指标,为标准厂房建设挤出更多的土地;要按照“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区域和产业发展用地,严格控制高能耗、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园区和相关乡镇要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征地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着力解决征地与部分群众实际利益矛盾的问题,确保征地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