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一抗三保工作实施方案
粮食一抗三保工作实施方案
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市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尽管今年2月份全市降下两场小雪,但由于降雪量小,分布不均,无法改变全市麦田受旱态势,全市旱情仍在持续发展。全市11.8万亩小麦,有8.5万亩受旱,其中严重受旱面积达6万亩。当前,正值小麦返青、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做好当前抗旱、保春管、保春播、保增收的“一抗三保”(以下简称“一抗三保”)工作,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二五”三农工作良好开局,根据全国、全省、晋中市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一抗三保”工作促进农业生产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以推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种植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扎实抗旱服务、科学抗旱措施为抓手,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千方百计果断施措、竭尽全力减少损失,多措并举,协调联动,坚决打胜“一抗三保”攻坚战。主要任务:一是做好11.8万亩冬小麦的春灌和田间管理;二是做好25万亩春播作物的备耕备播工作。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小麦旱情和土壤墒情摸底调查。农业部门要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一抗三保”技术服务队,深入乡村一线、田间地头全面开展小麦旱情和土壤墒情摸底调查,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技术,协助、指导、组织农民科学抗旱,搞好春耕生产。同时,要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做好土壤水分化验和麦田苗情监测。
(二)做好水利设施利用情况摸底调查和春浇工作。水利部门要抽调专人组成技术小组对水利灌溉设施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通过高灌工程、机井工程、引水工程展开农田灌溉;组织兴地灌区、橡胶坝灌溉管理处、井安公司、抗旱服务队、樊王供水站、洪山灌区等供水单位进一步完善春浇计划,合理配置水源,开展设备检修,开闸、开泵全面铺开春浇;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深入乡村一线进行技术指导,搞好技术服务;搞好今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为粮食稳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打好坚实基础。
(三)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出台技术方案。针对当前旱情,小麦管理上要以抗旱保墒促返青为重点,采取管理前移的措施,实行早镇压、早耙耱、早划锄,及时浇灌返青水,追施返青肥,促苗早发。一是搞好顶凌耙耱、镇压、划锄。水地麦田已经冬浇的,在雨水到惊蛰期间要进行顶凌耙耱,春浇的麦田也要择时进行耙耱保墒;旱地麦田墒情适宜的麦田早春顶凌浅耙,耙后镇压,墒情差的只压不耙。二是早浇返青水。未冬浇和秸秆还田质量较差、土壤悬虚的麦田,当日均气温稳定在3度以上时选晴天中午浅浇,浇水量以当日渗完即可;浇过冬水的麦田,可推迟到起身拨节期再浇水。三是早施返青肥。对于冬前长势较弱的二、三类苗麦田或底肥施用不足的麦田,可结合早春返浆水或浇灌返青水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
(四)及时预防病虫害。切实加强病虫害监测,组建专业机防队伍,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重点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同时,要严防春季畜禽啃青。
(五)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防汛抗旱、气象、水文系统要进一步加强旱情监测,及时掌握旱情发展态势,采取更加有效的抗旱措施。特别是气象部门做到随时监测、掌握气象变化,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做好人工降雨、降雪,为粮食和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六)预防早春冻害。为了防止早春冻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降温之前浇水,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温度,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抵御早春冻害。如遇冻害,要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及时划锄,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四是强化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冻害麦苗植株体的养分消耗较多,容易发生后期早衰,因此应根据个体和群体发育情况,加强拔节期或挑旗期肥水管理,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七)继续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一要抓住今年光照充足的有利时机,强化已投入使用日光温室的管理,积极做好去冬新建温室的扣棚和育苗定植,以及拱棚的扣棚和育苗定植工作,争取最佳的效益回报,与此同时,全面铺开今年1万亩设施蔬菜的规划和实施工作。二要抓住国家、省扶持规模养殖的政策机遇和行情较好的市场机遇,继续加快推进规模设施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壮大养殖总量,提高养殖效益,增加贡献份额。
(八)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抓住国家的惠农政策、利农机遇,理清思路、主动对接,最大限度地向上级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为全年粮食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http://nayishi.com
三、政策资金扶持
继续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除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十项政策措施》、山西省《关于2011年新实施十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的通知》、晋中市关于做好当前“一抗三保”工作促进农业生产的实施意见中的四项资金扶持政策外,市政府将从抗旱镇压机具方面给予农户补贴。
(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十项政策措施。1、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补助标准仍为每亩10元。2、实施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每亩补助10元。3、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冬小麦主产区农民购置抗旱急需的水泵、喷灌机械设施以及其他抗旱节水机具补贴,增加抗旱机具数量,提高旱区农机装备水平。4、实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的800个县和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源头区的200个县,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个规模化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中央财政每个补助25万元。5、实施东北水稻育秧大棚补助。中央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0万栋。6、实施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补助,补助面积5000万亩,每亩补助10元。7、扩大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补助范围。在原定受旱严重6省60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购置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补助旱区200个县,每县补助200万元,用于购置抗旱应急拉水车辆、移动抗旱浇地设施等。8、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先期安排受旱严重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央投资40亿元的基础上,再安排中央投资20亿元,继续用于旱区大型灌区改造骨干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需要可主要用于抗旱应急水源和灌区田间工程建设。实施上述政策,中央安排资金67亿元。9、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2011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10、组织实施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增加奖励资金规模。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扩大万亩示范片范围。增加一事一议奖励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组织农民新建和修复农业基础设施。
(二)山西省2011年新实施十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1、对大中型灌区的10000公里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实施补贴。每公里补贴2万元。2、对农村饮水水价实施补贴。井深400米或扬程200米以上的农村饮水工程每供1立方水补贴1元。3、对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补贴。每亩补贴1200元。4、对300万亩玉米丰产方建设实施补贴。每亩补贴30元。5、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生产企业发展设施蔬菜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新建日光温室当年新增贷款按每亩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贷款给予贴息。6、对林农、林业合作社开展林改造林实施补贴。乔木林每亩补贴200元,灌木林每亩补贴120元,木本粮油经济林每亩补贴160元,水果、木本药材等其他经济林每亩补贴100元,迹地人工更新每亩补贴100元。7、对农机作业和大型老旧农机以旧换新实施补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技术集成作业每亩补贴30元,柠条机械化平茬作业每亩补贴65元;大型老旧农机以旧换新,按新机具价格的5%—10%补贴。8、对牛羊规模健康养殖实施补贴。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每个补贴50万元;新建标准化肉羊养殖小区每个补贴30万元。9、对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实施补贴。粮食作物每亩补贴15元,果树每亩补贴25元,设施蔬菜每亩补贴100元,羊、牛、猪每只(头)补贴5元。10、对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实施补贴。每移1人补贴5000元。
另外,2月17日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决定,在落实国家抗旱补贴政策基础上,省政府再安排专项资金对受旱小麦进行补贴,确保全省1088万亩冬小麦每亩得到10元抗旱补助,并对今秋采用地膜覆盖播种的60万亩小麦每亩给予60元的补贴。
(三)晋中市四项资金扶持政策。1、扶持小麦、玉米丰产方水利设施建设。市财政安排预算300万元,用于小麦、玉米丰产方的大中型灌区改造配套。2、对旱地小麦早春镇压保墒进行补贴。对8.4万亩旱地小麦早春镇压保墒每亩补助10元,其中:市级5元,县级5元。3、对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机防队或合作社进行补贴,每个市级补贴5万元。4、对小麦、玉米丰产方新品种引进、示范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县财政将对小麦、玉米丰产方的新品种引进、示范经费,根据实际需要列入财政预算。
(四)市扶持政策:在严格执行国家、省、晋中市各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各村旱地小麦面积奖励镇压机具,100亩—300亩的村奖励1个镇压机具,300亩—500亩的村奖励2个镇压机具,500亩以上的村奖励3个镇压机具,由镇村两级共同组织抗旱服务队统一进行抗旱保墒。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市委、市政府把“一抗三保”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市做好“一抗三保”工作促进粮食生产工作领导组,具体指导、协调、组织全市春耕生产、抗旱减灾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要在春耕生产、抗旱减灾的关键时期,切实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工作,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班子成员要包乡镇、包村、包田间地块,做到一包到底、包出成效。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