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粮改现状打算与建议(调查报告)
县粮改现状打算与建议(调查报告)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自1979年开始启动起,在经历双轨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收购市场等历史性转变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终于彻底摆脱了计划经济的种种束缚,真正走向市场。对我们双峰而言,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粮食企业改革。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增强了企业的工作主动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改革改出了效益,改出了生产力。但是,改革并没有终结,仍须继续深入:企改扫尾还是一场攻坚战;新机制尚在建立,必须不断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县域粮食经济必须不断发展;新的粮政管理职能必须尽快构建,不断增强指导、协调、监管和服务全社会粮食流通功能,确保粮食安全。在此,结合我们双峰作为缺粮市中的产粮大县的实际,与在座各位商榷:
一、关于今年工作
现在回过头来看,的工作我们基本达到了年初工作计划的目的:
1、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到目前为止,通过一次性经济补偿,有851名职工与原21家下辖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其户口、计划生育、党群关系等已按就近原则移交属地管理;直属库通过全县公开招聘的36人已全部到位上岗,目前生产秩序良好;经济适用房工程方案已获通过,准备启动;企业法人代表安置方案、二级机构筹建重组方案已获通过,均将于今年底、明年初得以实施。
2、粮食购销工作取得近来最大突破。收购早籼稻30200吨,其质量都达到了国标三等以上,并都通过了省分公司验收。目前,集并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晚籼稻收购,已收购1400余吨。
中储粮轮换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省储粮2500吨轮入已获验收。
粮食销售工作进展良好。直属库人员返聘后,已销售粮食9000吨;目前又拍卖成交5000吨,年内可出库完毕。
现有储粮66069吨(其中中储粮30000吨,省储粮6500吨)在企业改革特别是直属库改革时确保了“一符四无”,实现了安全无事故。
3、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初见成效。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的契机,运用电视、广告、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库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条例》及《湖南省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办法》;将《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作为干部理论、普法教育内容并严格实行考试、考核;组织社会粮食流通经营者进行免费培训,将服务、监管的理念灌输到他们意识中去,并突出服务意识与服务态度,积极引导广大经营者学法、守法,齐心协力投入到公平合理竞争的粮食流通环境中来;认真引导全社会粮食流通经营者报送统计资料,搞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严格实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通过上述工作,有60家(个)粮食经营者向粮食局申报并取得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收购价格、质量逐渐向国家标准靠近;32家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主动向粮食局报送统计数据,并且报送的数据逐月精准、可靠;粮食流通管理渐入佳境。
4、全系统其他各项工作运转正常,没有出现任何事故。
二、关于明年的工作
1、新机构筹建重组到位并正常运作。
新机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大队、双峰县粮油购销管理站)已经县企改领导小组批准,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籍此达到安置原企业法人代表,构建新型粮政管理职能的目的。明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界定和规范其运作,使其为粮食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
作为粮食局,首先要引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树立市场主渠道意识;其次要逐步引导他们做大做强,走联合发展之路,开展产业化经营;再次,在积极化解矛盾,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的条件下,积极建议政府根据粮食总量平衡的需要,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逐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第四,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支持,经常保持现有仓储设施的完好状态,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力度。
在现有仓容条件下,为了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来年粮食收购时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早稻上市前,我们将通过拍卖的方式将现有老粮(自有粮)15000吨销售完毕,并结合明年中储粮轮换量5000吨以上的实际,力争销售粮食总量达到0吨以上,腾出仓容35000吨左右,以便明年主导粮食收购市场。
3、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服务和管理。
双峰县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在娄底市内是唯一的产粮大县,现有个体米厂32家,对整个娄底粮食流通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大队成立的契机,我们将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条例》及其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加强与工商、物价、质监、卫生等涉粮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强化指导、协调和服务的基础上,把粮食市场管理好,把农民利益保护好,把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好,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根据《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有重点地开展粮食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活动:一是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粮油质量监管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活动,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粮油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在收购季节开展以粮油收购市场监管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活动,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正常的粮油收购市场秩序;三是在半年和年末依据《湖南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对重点非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流通统计进行专项检查,以维护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权威性。要通过上述专项检查,结合平时的突击检查与举报,对影响较大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进而达到逐步规范粮食流通市场,创造公平、合理竞争环境,维护正常的购销市场和消费市场的目的,确保粮食安全。
4、积极扶持非国有重点粮食流通企业做大做强,使之逐步向加工龙头企业靠拢,走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重点要扶持餐餐香米业有限公司(原县精制大米厂)。该公司现有年产6万吨加工能力,我们将积极引导其发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大力发展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大幅度提高粮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其粮食加工向工业生产形态的转变,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全力打造原已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餐餐香”品牌,使之在近3年内达到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规模,并通过该企业带动现有的其余30余家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双峰的粮食产业。
5、启动双峰县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双峰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其原粮和产成品的销售和批发早已在周边的娄星区、涟源、冷水江、新化、邵东形成稳定的市场,并已与广东、广西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但一直没有一个批发市场。构建功能完善和覆盖湘中、辐射周边缺粮省份的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我县原在建的粮食批发市场由于缺乏后续资金,只能在企改时忍痛拍卖。目前,我们决定通过拍卖现处于县城商业中心的粮食局大院、干部集资入股、发动社会投资主体入股以及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等方式在县政府新址附近择地建设10000m2的粮食批发市场。在建设好该市场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其他企业入市交易,规范交易行为,逐步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统一粮食市场。
与此同时,在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完备的军粮供应中心,在确保军粮供应的同时,做好救灾救济粮、退耕还林粮的供应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作为县级粮食行政管理局,很多是不能自己解决的,在此选择带普通性的问题向大家汇报:
1、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队伍的设立及专项经费问题。这个问题,湘政发[]15号文件有规定,但具体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希望省局出台一个便于操作的模式。
2、仓库网点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今年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我们先后启用了22个点库才收购29500吨粮食。如果仓容充足,今年的早稻收购量可望达到38000吨以上。这22个仓库,除直属库以外,其余点库都超过了收购仓容,并且有20个点库不符合省分公司对临时储存点仓容的要求。这里暴露出一个问题:原有点库分散、偏僻、设施不完备、完好率差,生产率低下,完全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大粮食、大流通、大市场的需要。1998年以来,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先后安排了多批中央储备粮库建设,有效地缓解了粮食仓储严重不足的压力,但地方粮库建设严重放松,设施老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粮食仓库网点和军粮供应中心、粮食批发市场均应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必须列入各级计划,由政府拨专款解决。
针对双峰这样一个缺粮市中的产粮县而言,必须通过地方加大支持力度,贴息贷款和多渠道融资等方式,在仓库网点建设方面,除直属库外,还要新建和改造永丰、走马街、杏子、荷叶4个重点粮库,使各个点库高标准仓容及其相应配套设施达到5000—10000吨并保持其经常完好,确保能经常性开展粮食收购,并起到临时储存作用。
同时,建设好双峰粮食批发市场和军粮供应中心。并且,务必使这些企业成为国家和地方直接掌控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部分国有参股的粮食企业,以确保各级政府对粮食调控的主动权,为发挥主渠道作用,承担宏观调控职能积极创造条件。
3、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与国有粮食购销企来的关系时转变职能问题。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新的职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建议上级粮食行[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nayishi.com-http://.nayishi.com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nayishi.com]政管理部门在储备粮管理方面改变存储策略,由全封闭式管理转向允许适度的经营,在保持粮权不变的前提下,给储备企业一定比例的轮换权限,把“死”粮变“活”粮,还企业较大的自主经营权。
对我们双峰来说,今年国家相继启动了早、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我们双峰县仅早籼稻最低价收购量就有25000吨,粮食集并到临时储存点后,目前基层点库只有1万吨空仓容,如果不抓紧目前粮价较高这个有利时机拍卖以腾出收购仓容、减轻财政包袱,明年的早籼稻收购仓容就会比较紧张,以后的财政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样将既不利于企业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又不利于政府决策。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限内,确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