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专业及能力要求的调研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1/4/19

议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专业及能力要求的调研第2页

,这是敬业的一个基本要求。只要拥有良好的心态,你的才能和贡献总会被上层发现,合理回报自然也会来。

四、大学毕业生应努力达到的高度

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各项专业及能力要求,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为了与世俱进,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必须努力做到:

(一)刻苦学习,勤奋钻研,术业有专攻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进入职业生涯后,运用最多的自然是自己在大学四年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这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法宝。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经验上一定是相对缺乏的,想要尽快步上工作轨道,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能缺少的。因此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刻苦、认真、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好每门课程,术业有专攻,专业有特长,本领有独门,在未来的就业和职场生涯中将受益无穷。

(二)注重能力培养,积极积累经验,提高竞争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大学生往往把全部精力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忽视了实习过程,而实践技能又恰恰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应届毕业生由于不具备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少工作经验,没有足够的竞争力,致使在激烈的就业岗位竞争中难以立足。面对用人单位注重求职者实践工作经验的现实,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同时,应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自己毕业求职时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德、智、体全面发展,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学生是国家花大气力培养的重要人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的后备力量。党和人民对我们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技术本领。同时,还要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邓--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品行端正、学业有成、本领高强、体魄健壮、精神昂扬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五、社会热点,共同为大学生就业问题而努力

(一)政府力量----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

1、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增加工作岗位,这必然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扩大就业的需要。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来拉动就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要积极开拓社区就业新领域,如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大力发展老年人保健、护理等事业,针对小区物业管理人才匮乏的现状,吸纳大学生到小区物业就业等,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继续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在农村任职,促进大学生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2、推行有利政策

对各级政府来讲,要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要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强统筹安排。各级政府应当从国家的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切实推动社会用人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消除人为市场分割,疏通大学毕业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就业的渠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确保社会内在的人才需求尽可能地转化为有效的人才需求。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管理,用人单位在制定招聘条件时应遵循男女平等的用人原则,不忘初心所欲地制定招聘标准,增加聘用条件。最大限度地从政策上、管理上消除一些鸿沟壁垒,为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

3、鼓励大学生创业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例子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一种小趋势。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特别是在创业资金方面,政府可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创业担保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也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对科技含量高、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中小企业直接投资,与大学生创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二)高校作用----努力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强劲推手

各高校应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确保就业指导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 高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涯的整个阶段,将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实用而且完善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体系。面对社会需求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还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适时调整大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并适度、适量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实践型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要大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提升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采取心理疏导的办法减少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压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建立个人的就业合理目标,从而体现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

(三)自我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要转变

市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谈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时表示,当今大学生就业观念要转变,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对大学生而言,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正视现实,不应过分看重起点,要正确进行社会定位,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主动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主动竞争、服务基层、自主创业、多渠道择业的新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重事业、轻地域、轻待遇”等正确的择业观。要自觉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要增强自信心,勇于创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同时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把握好每一个就业机会。

总之,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大合力。我深信,有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各高校和全社会的积极努力、有大学生的不懈拼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展现在我们大学生面前的就业前景必定是一片晴朗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