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西县经营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兰西县经营发展的调研报告
经营之路大有可为—来自兰西的启示和思考
年初到兰西调研时,对兰西县在脱贫解困过程中采取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随即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众所周知,兰西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农业县份。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的四、五年时间里,这个县受自然灾害因素、结构失衡因素、基础制约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到滑到谷底,全县财政收入(含农业税)仅为5500万元,机关干部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公益事业建设财政无力投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只有881万元,全县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处于“停摆”状态,基本属于“无工县”,支柱产业亚麻也严重萎缩;城乡基本建设欠帐巨大,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成为“难题”,陷入“饮无可饮”的窘境。初兰西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7个村进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行列,又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弱县。处于困境中的兰西县从起开始探索以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经营机制加快脱贫解困的路子,使县域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工业企业达到260多家,黑兰麻纺等骨干企业由死转活,工业增加值实现2.4亿元,是的12倍;财政收入在剔除3000万元左右全部免征农业税因素后实现515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增长57%,机关干部工资得到基本保证;“水制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兰西县“打经营牌,走脱贫路”的做法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第一点启示:树立经营理念,营造全民创业的“人和”氛围,为脱贫解困注入了精神动力
基于对县情的深刻审视,兰西县党政领导班子认识到,在基础弱、底子薄、欠帐大、积累少,后发展再发展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面前,要实现脱贫解困,必须拔掉头脑中的“穷”根,解除思想上的“穷”气,消除贫困文化心态,牢固树立以市场化为主的经营理念。调研中发现,兰西县这种经营理念的确立,也是一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由不认同到认同、由不接受到接受的渐进过程。他们针对各层面存有不同认识、持有不同观点的实际,通过会议动员、专家讲课、座谈讨论、入户宣讲等办法,做了大量的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工作,把县级领导干部讲经营定位在用市场经济思维做决策抓落实上,把乡镇讲经营定位在以带领农民进市场为主的经营服务上,把部门讲经营定位在服从服务于全县整体经营大局上,把民众讲经营定位在叫响发家是第一要务上。“经营”这两个字在兰西被赋予了较多的理性因素和实践内涵,并逐渐在兰西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中扎下了根,形成了凝心聚力、同频共振的人和效应。“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经营理念也是“坚毅自强、无畏有为、文明敬业、开放向上”的兰西精神的一个浓缩。在经营理念的驱动下,兰西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变劣势为优势、变优势为强势上形成了共识。一是把贫困劣势转化为政策优势。从经营视角客观审视县情,逆向思维,把贫困劣势转化成政策优势,相继得到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弱县政策支持。二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和优势。激活生产力要素中人这一最活跃的因素,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性,尊重和发掘群众首创精神,激发广大民众干事热情,形成了全民创业的态势。三是把地缘潜力转化为地缘优势。主动融入哈市经济圈,接受强辐射,发展市郊经济,在与哈市对接中扩张经济总量。四是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着眼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亚麻产业确定为立县主导产业,释放资源资产潜能,创造竞争新优势。现在看,兰西的干部群众已经深知,非经营没有出路,唯经营才有希望,人人都做经营主体、人人投身经营实践的氛围已经形成,这种****领域从“破”到“立”的转变难能可贵,必将演进为引领兰西人脱贫解困、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
第二点启示:创新经营实践,凸显亚麻产业“领跑”地位,为经济扩张构筑了产业支撑
兰西素有种植亚麻的传统,拥有“中国亚麻之乡”的美誉,历史最高年份亚麻种植面积曾达到21.6万亩。然而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影响,亚麻产业一度陷入萎缩,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亚麻企业纷纷停产。近年来,兰西县委县政府对亚麻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变就企业抓产业为强产业带企业,变链式联结为营销牵动,坚持政府主导、行业规划、市场运作、社会融资、多方共赢的原则,聚集政策资金和人才优势,走“营销拉动、加工扩张、原料支撑、科技长入”的路子,建设“中国亚麻城”,使亚麻产业实现了恢复性发展,构筑起了温州式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做活亚麻加工企业的存量优势。坚持以存量换增量,以增量扩资本,实现亚麻工业总量扩张和亚麻企业群族发展。以来,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2亿元,亚麻等加工企业发展到170家。引入香港企业纺织公司和哈尔滨阳光纺织贸易有限公司,盘活黑兰麻纺资产近亿元,以此为龙头,拉动全县亚麻产业开发提速推进。到今年年末,全县亚麻干湿纺能力将达到4万锭,织布能力1500万米,编织能力150万套(件),吸纳社会就业2万人。“中国亚麻城”轮廓日益清晰。二是释放“中国亚麻之乡”的品牌优势。注册了兰西亚麻原产地和绿色亚麻用品两个专用标志,在财政没投一分钱的情况下,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建成了黑龙江亚麻大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地设立了兰西亚麻编辑制品直销窗口,兰西的亚麻系列产品已遍布全国各地,并已打入美洲、欧洲、澳洲、中东等国际市场。三是彰显兰西地处哈市都市圈内层的区位优势。以黑龙江亚麻市场、宗正物流中心的龙头,已初步搭建起哈北物流基地框架。通过“政府主导、民间运营”的方式,在5月25日举办了“首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国内外客商300多人参加了项目洽谈,签约额6.9亿元。县内140多家企业、5000多户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吸引域内外游人20多万人,打造出了人流、财富流竞相迸发的会聚效应。在亚麻一业领跑的同时,各业也同步跟进。特别是以“中国东北民猪之乡”品牌为牵动,东北民猪的短链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商品量达到35万头,扩繁点达到52个,连锁店发展到16家;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融资、多元化办学的形式,兴办了私立崇文学校,改造了中小学校条件,新建电教楼、宿舍楼3.2万平方米;汇集多渠道资金投入建设了引泥入兰工程、应急水源工程和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水制约”问题;积极争取省市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通乡通村道路建设专项扶持资金,解决城乡道路建设问题。兰西县运用市场化经营手段,在“无中生有”、“小题大作”、“化整为零”、“积少成多”等方面不断破题,走出了一条大有可为的经营之路。
第三点启示,优化经营环境,打造多流汇聚的“洼地”效应,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的竞争,哪里的环境宽松,生产要素就向哪里集聚。兰西县从吸引生产要素内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出发,千方百计打造“洼地”效应,创造出亲商、惠商、安商、富商的优良投资环境。他们充分利用黑龙江省亚麻集团在全国亚麻行业的影响力,大造建设“中国亚麻城”声势,造出了商机,造出了做亚麻赚钱,在兰西做亚麻更赚钱的浓烈氛围,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为引进香港企业纺织公司,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三下香港,十进北京与之进行40多次洽谈,用韧劲和诚意感动了对方,两年三次追加投资1.3亿元。用香港企业纺织公司董事长苏振宇先生的话说:“兰西就象一块磁石,不仅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有一个能干事干实事的班子,让我们来了就不想走,干了还想大干,投了还想再投”。兰西为企业服务,逢年过节不是企业拜政府,而是政府拜企业,做到了“感情倒挂”;为企业服务没有节假日,不分礼拜天,做到了“时间倒挂”;经常出钱为企业办实事,肯于感情投资,做到了“金钱倒挂”。兰西正是用这种真心诚意的服务,引进了香港企业纺织公司、哈尔滨阳光公司等各类企业50多户,出现了投资者心系兰西、创业兰西,竞相开发亚麻产业的热潮。为筑巢引凤,他们从政策服务上切入,专门出台了《“中国亚麻城”建设促进办法》,对域内外创业者一视同仁,不设坎,不设限,放手发展,尽最可能地为创业者提供便利。在吸引外商的同时,兰西县还在调动千家万户发展亚麻编织业上做足了文章,通过以典型引路,用典型说话,让民众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做亚麻是一条致富的捷径,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亚麻编织的积极性。现在兰西的亚麻编织企业和编织户遍布城乡,规模大到上千万元,小到几千元不等,有的就是利用自家房屋进行作坊式生产。兰西公司就是从几台织机的小作坊起步,短短两年实现了滚动式发展,一跃成为兰西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编织企业,投资规模达到1200万元,年加工能力20万套,安排就业867人,年人均增加收入6300元,“兰亚”商标成为全省著名商标,产品远销到北京、广州等国内各大中城市及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为提升亚麻产业的发展层次,他们引导80家企业参与成立了兰西县亚麻行业协会,制定了亚麻编织品地方标准,统一标识,规范经营行为,提供信息、市场、技术等服务,参加宽领域的合作竞争。兰西发展亚麻产业根植于民众,唤醒民众投资创业热,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激活了产业开发的潜能和动力,找到了一把推进产业开发的“金钥匙”。
兰西在脱贫解困进程中找准了定位,选对了路子,显现了良好态势,迈出了可喜步伐。虽然他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解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以经营为重点的创业实践,无疑会使我们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兰西的实践告诉我们,经营之路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用经营的办法不仅可以换来资本,引进技术,盘活存量,做强产业,也可以扩大财源,增加投入,办好事业,造福百姓。与兰西状况类似的弱县如此,比较有实力的强县也如此。尤其是要实现跨跃发展,与全省同步建小康,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树立起象兰西那样的负重奋起,全民创业的经营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几年海伦、绥棱等地在市场化办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也趟出了很好的路子,没钱办有钱的事,钱少办钱多的事,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成为现实。作为农业地区,市场化经营这个路子要一直走下去,而且要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