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调查汇报与思考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6

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调查汇报与思考

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调查汇报与思考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将分散的运输、仓储、流通、配送等行业资源整合提升,有利于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宜章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基础

宜章县现代物流业起步上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改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成为全县服务业的重要支柱。

(一)物流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宜章县处于内陆地区通往粤港澳的前沿地带和沟通泛三角经济圈的区域枢纽,北上长沙、南下广州均可朝发午至,是湖南省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货物出境距离最近、运输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是三省十八县物质集散中心,具有优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资源富集的区位优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5公里,铁路通车里程137公里,已初步形成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为纵轴,以s324线为横轴的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为全县经济社会和现代物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设施保障。

(二)物流产业初具规模。全县货物周转量2994万吨公里,交通运输、邮政仓储、包装、批发、零售等物流行业增加值达到9.8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8%,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规模以上物流业企业8家,集贸市场32个,批发零售业消费品总额2.22亿元,限额以下及个体户批发零售业消费总额14.15亿元。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和外资大型物流企业在县城设立机构,物流网点逐步延伸全县主要乡镇。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的物流企业构成了各具特色的物流业态群体。

(三)市场需求旺盛。宜章拥有人口56.16万人,省际边界线222公里,具有广阔的市场容量,是全省南部地区最为活泼的消费市场和物流中心之一。近几年来,宜章县发展势头好,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县gdp54.7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909万美元。“十一五”时期gdp达到86亿元,年均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9亿元,年均增长13.5%;工业增加值37.41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4230万美元,年均增长2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和对物流业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将给全县物流业快速发展带来强大的需求拉动。

(四)发展后劲增强。宜章县坚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变交通优势为现代物流优势、变区位优势为开放带动优势”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速加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和强劲态势。全县1000亩以上农业产业化基地46个,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6家。形成能源、建材、有色金属、烟花爆竹等四大工业产业支柱和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32家,外资企业56家。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通信、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活跃,以莽山生态旅游、湘南暴动指挥旧址红色旅游、一六、用口温泉休闲旅游为代表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80万人。这些都是推动现代物业快速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宜章县现代物流业蓬勃兴起、发展前景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还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从总体上看,现代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物流成本高,物流企业规模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物流市场不够规范,还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发展。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措施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培育物流市场为切入点,通过创优现代物流发展政策环境、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与建设新的物流设施有机结合,建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产业结构升级,为实现富民强县和构建和谐宜章提供强有力物流服务。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以乡村公路、乡县通道为脉络,主要场站为联结点的联线成网内外畅通等级提高的综合交通网络,到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55公里,等级路达到565公里,力争武广客运专线铁路宜章段、成厦高速公路宜章段、宜凤高速公路、s324线宜章段改造、107国道县城段改造、对接广东7条公路等重大交通干线全面完成。县城至乡镇公路全部通等级沥青或水泥路,乡镇到349个行政村道路基本硬化,新建以中夏客货运站为龙头乡镇客货运站13个。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货运中转站、散货集中配送、快递等新型物流业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二)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重视现代物流先进管理技术在生产流通领域运用,提升生产生活服务业结构层次和发展水平。结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农产品集贸市场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和检验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市场建设管理标准化、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范化,逐步解决农产品市场的交易环境差、交易设施简陋、交易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档次低、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推进农产品市场全面升级。以县城和重点乡镇为中心,完善商业网点物流配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更好地促进工业产品、农业产品输出输入。围绕新型工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改善工业产品物流设施设备,提高工业产品市场流通效益,着力抓好以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传送为重点的装卸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矿产资源物流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推进对接珠三角地区流通通道建设。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加快烟花炮竹、建材、皮革、电子产品等专业物流管理协会组建,巩固提升本县工业产品在外地的市场空间,并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物流领域,促进现有运输、仓储、货运、外贸、批发、零售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努力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

(三)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加强组织协调和产业引导,建立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协调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具体问题。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思路,立足市场需求和市场运作,规范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商贸流通、电子、建材、脐橙加工产品、出口加工产品物流园区;以梅田为中心的能源、化工产品的物流园区;以一六为中心的鞭炮、皮革加工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物流园区;以里田为中心的有色金属、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物流园区。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共享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物流产业引导资金,政府以财政补助、资本金投入,贴息等方式给予扶持,引导外商投资、民营资本、银行资金投入,夯实物流基础设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