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1

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谋划好明年我市“三农”工作思路,今天我和冯志礼副市长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瑞安、平阳农村进行调研。我们一路考察了瑞安市马屿、曹村和平阳县榆??等乡镇的农业生产、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医疗卫生等情况。刚才,大家又就“三农”工作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下面,我结合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那是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又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那是既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也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状况而言的。进入新世纪阶段,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国再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显然有更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初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同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明显偏低,住宅等建设凌乱无序,脏乱差现象严重,整体村容村貌落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旧习俗还普遍存在,等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大举措。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内需、外贸和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现在我们过分地依赖投资和外贸,而内需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市场的不断萎缩,农村市场萎缩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农民收入上不去,另一个是农村基础设施跟不上。这种状况如果再继续下去,不仅将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将严重影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因此,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就整体而言,我们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来自农村,所以最多的隐患也来自农村。近几年,涉及农民问题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屡有发生,就很说明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温州,必须有效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努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中央已经非常明确,就是二十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总的要求。对温州而言,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新”在这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农村新型产业。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创汇农业,加快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的培育,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
二是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继续深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搞好农村社区规划,全面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等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是培育农村新型农民。继续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主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开展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
三、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切实加大农村的投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财力保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第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农村改革面广量大,既包括家庭承包经营的稳定和完善,也包括税费改革的巩固和深化,还包括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改革,需要统筹兼顾,重点推进。
第三,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中之重要把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好,解决“有人抓”和“抓得好”的问题。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长期以来,他们为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对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我们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注重管理和监督,更要加以信任和理解,给予关爱和支持,切实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努力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同时,基层干部也要安心在农村,做到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带着感情做农业农村工作。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问题,真正把心同基层群众连在一起,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为他们所盼,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搞好服务。二是作风问题。“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是过去没有的,靠想当然、老办法是难以解决的,必须深入下去,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三是基本功问题。“三农”工作对基层干部自身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必须加强学习,问计于群众,多进行实践锻炼,学会做“三农”工作的基本功。
当前,年终将至,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要集中精力,采取措施,认真抓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计划生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农村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灾民生活保障等七项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