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材料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6/11/21
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材料
加快工业发展是调优经济结构,促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期,我深入企业、基层,就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通过采取政策扶持、项目调度、工作讲评等举措,实现了工业经济较好发展。,我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比的137.8亿元增长2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4亿元,比的120.7亿元增长24.65%;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3.53万元,比的42.1亿元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1亿元,比的35.3亿元增长15.1%;实现规模工业利税25亿元,比的21亿元增长19%;区国税本级工业税收收入2424万元,占区国税本级总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0.76%,所占比重比的13.31%提高7.45%;年末实有规模工业企业58家,其中自主创新型企业5家,同比增加1家;高科技企业11家,同比增加2家;全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4.8%,比的21.4%提高3.4%。全区工业企业安置就业人员2万多人。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区人大下达的目标任务,荣获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市工业经济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奖。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抓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突出重点,加强协调,优化服务,进一步推进了项目建设。中信新城、长沙电机厂、中电集团48所太阳能电池厂房及生产线、天鹅工业泵有限公司二期厂房、长庆机电科教有限公司、长沙钢龙钢结构有限公司、龙盛实业、塑峰实业等8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其中,中信新城竣工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长沙电机厂新厂主体建设基本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投产,年产值有望达到8亿元;天鹅工业泵二期工程已竣工投产,扩大生产能力2亿元;钢龙钢结构有限公司完成厂区建设并顺利投产;塑峰实业1.2万平方米的2栋商业用房已建成使用;长庆机电主厂房已竣工,将于今年5月投入运营;东方厨具完成全钢结构新厂房建设并投产;新引进的奥特莱斯、五田医药等5个项目相继入驻我区。(二)抓园区建设,聚集工业经济发展的合力。近年来,我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园区建设。夏书记、曹区长亲自对“两路一基地”项目进行部署和调度,亲自协调解决建设资金和拆迁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两路一基地”建设进度,全年共拆迁腾地1313亩(含光伏基地112亩),拆除房屋297栋,动迁人数1270人,中信绿化广场等9个项目全面完成扫尾工作,光伏产业项目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同时实现了6条道路的开工建设,总长4.8公里,总投资达1.2亿元。(三)抓企业改制,激发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一是认真做好了区属企业改制扫尾。区委、区政府加强调度,整合法院、规划、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单位和部门的力量,经过区企改办及各企业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已基本完成了我区12家区属企业的改制工作。二是切实做好了市属改制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区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企改办要求,对接收的移交人员和资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整理,建立了移交工作资料库,并已将移交人员分解到各街、镇,顺利完成了第二批市属改制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接收和分解安置工作。(四)抓技术改造,培育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力。一是以技改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工业投入力度。,我区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8.92亿元,同比增长122%,企业荣获产品及项目专利26项。湖南开关厂的zf□-126/t-40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项目荣获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天鹅工业泵的高效节能大型立式斜流泵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长沙水泵厂的水泥涡壳泵项目和国浩工程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推广项目被评为市级技术创新项目。长庆机电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2个新产品并投产,赢得了新的市场,再次被评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天鹅工业泵加强研发,新建立的大型水泵试验站解决了大型泵不能做真机汽蚀试验的难题,填补了国内泵行业空白,保持了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三远钢结构改造引进了3条生产线,提高生产能力8000吨。二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重视品牌经营,搞好品牌策划宣传和名牌申报,努力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体、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不断扩大“天心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沙电机厂“长利电机”、长沙水泵厂系列水泵和长庆机电系列教学仪器等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名气,防火装备厂生产的防火防盗门、南泥湾食品厂的生鲜湿面、“采鲜园”蔬菜在全市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五)抓环境优化,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一是制定奖励政策。,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从纳税贡献、新办企业、招商引资、创优创新等方面对企业给予奖励。二是全力优化服务。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落实帮扶措施。区人大、区政协组织人员对企业改制、经济发展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各职能部门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服务,去年共为区内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3800多万元。三是加强政企联系。组织召开了全区工业企业联席会,并就会上收集到的27个问题及建议提出了解决意见,明确了责任部门,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企业满意度高,效果比较好。四是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肃查处“三乱”行为,依法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二、当前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区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是极其困难的一年,也是极富挑战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加剧,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这次金融危机对今年工业经济影响超过去年,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将超过大型企业,同时我区客观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一)工业用地紧缺,发展空间不大。我区区域面积在内五区中本已偏小,这当中还有大部分区域属市区中心地带。而向南拓展区域为省府核心区,整体规划偏向于发展第三产业。环保工业园存量土地也已不多,工业用地紧缺,发展空间受限,严重影响了招商引资,抑制了工业投入。土地制约成了我区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二)企业融资难,发展内劲不足。虽然当前国家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但由于融资门槛较高,我区企业大多系中小企业,缺乏自我积累,融资实力薄弱,且部分企业土地是租赁的,缺乏贷款抵押前置条件,银行忌惮于企业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主要实施面向大企业、成熟企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对成长型中小企业信贷的收缩;加之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企业普遍反映流动资金比较紧张,融资比较困难。(三)企业分布零星,集群效应。我区工业企业大多依靠老南区时期的传统工业布局而生,分布较为零星,直接导致现有工业布局缺乏合理性,且知名品牌相对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吸引现有工业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产业入区,很难产生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三、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逆势而上的挑战之年。(一)把强化服务作为主要手段,努力营造工业发展氛围。一是要统一思想。首先,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保住了工业经济的增长,就保住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其次,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维护民生”的现实需要。我区工业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对劳动者技能要求较低,且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因此,抓好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连接市场、繁荣经济、解决就业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区域城市化的建设速度依靠工业化来推进。工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城市是工业发展的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路子。二是要提振信心。虽然当前的挑战前所未有,但发展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发展的优势和有利的条件:其一,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的力度大。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和低息贷款、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其二,“两型社会”建设支撑力度强。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方案全面获批,大河西开发区建设正在全力推进,我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机遇前所未有。其三,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快。沿海不少产业正在向中部转移,我市制造行业、汽车行业产业链正在不断拉长,节能减排、能源战略正在催促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这都为我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后发至上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三是要形成合力。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积极推进我区工业发展。首先,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与上级对接,用活用足省市优惠政策,确保我区工业经济得到上级更多支持。其次,要全力服务企业。通过建立由县级领导挂帅的联系企业制度、工业项目调度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组织政企和企业间的联席会,第一时间掌握企业、项目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我区工业发展各个层面的问题,并加以协调解决。(二)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主攻重点,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一是纵向拉长产业链。依托骨干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以大带小的完整产业链条。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研究所,正以自有技术为龙头,以装备、硅材料、组件封装、下游配套产品为支撑,以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为核心,打造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项目。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使其早日建成、顺利投产、形成集群。二是横向延展产业链。引导区内能够配套的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不同的领域搞好链接,形成一个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专业化生产企业配套的产业链条和经营网络。比如长沙电机厂、天鹅工业泵、湖南开关厂、南方自动化、新兴电器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着力在产业配套、优势互补、集聚发展上下功夫,尽快构建形成配套完善、协作紧密、分工专业的产业发展体系。三是壮大中小企业群。一方面继续组织召开银政企座谈会,以项目为媒介,以政府为中介,向银行推荐企业,为企业发展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筹建天心小企业创业基地,主动承接核心大企业的配套环节,提高本地配套率,实现产业配套的“内循环”,形成大小企业和谐共存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三)把推动技术创新作为主要方向,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动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其加大科研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积极支持天鹅工泵、长沙电机等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引导企业牢固树立“抓产品关键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名牌、抓名牌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尽快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推广引进先进技术,并促其消化、吸收和创新,指导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先进工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研究开发机构,为湖南长庆机电科教有限公司、长沙天成汽车配件厂和长沙市防火装备厂等企业申报市级技术中心提供扶助,重点发挥其科研优势,力争在优势产业的重点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关键技术和工艺创新。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作用。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高新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重视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政治上给予鼓励,经济上重奖激励,在全社会营造关心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激励企业家成长、有利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主要内容,努力创新工业发展模式。一是完善节能降耗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体系。把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市场调节、严格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将节能降耗减排的阶段计划和任务目标,落实到重点企业、关键环节,引导企业抓好节能降耗工作。二是加强新建项目准入管理。坚持环保优先,严格环境准入,项目优先考虑环境容量,企业优先考查污染指标,坚决避免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严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排放,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技术改造,尽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对区内三远钢结构轻型钢机构生产线节能改造项目等节能项目,及时跟踪服务,积极推广应用一批实用性、针对性强的节能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三是加快实施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抓起,积极探索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的成熟模式。同时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实现积极增长、良性增长、和谐增长。(五)把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大力强化工业发展支撑。一是开发储备一批好项目。在广泛了解、全面掌握本地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发展潜力以及所处的周边市场、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和开发储备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前景良好、能够激发客商投资欲望的重大优势项目,形成高质量的项目库。二是引进争取一批大项目。加强与省市和东部地区的对接,谋划一批投资额度大、可研论证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说服力强的新项目,争取挤进上级的计划盘子;注意收集整理重大项目信息,特别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产业转移、资本扩张、产品配套的动态信息,加强跟踪联系,抢抓机遇争取,力争年内在引进争取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建设、竣工一批新项目。年内,对龙盛、塑峰、防火装备等工业项目,按照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提高效率的原则,不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工作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项目建设的良好推进机制,确保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六)把园区建设作为主要载体,全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只有园区的建设上去了,才能吸引到更多企业落户。按照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长发[]7号),我们将下大力气抓好抓实园区建设。一是抓园区规划,促进建设提质。按照夏书记提出“把园区当城区建”的要求,突出抓好园区规划,提升建设品味,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与“省府新区”的对接,彰显三市融城核心园区的新形象。二是抓资金投入,促进建设进度。按照“拉通大路网。打通微循环”的路网建设目标,全年投入2.5亿元左右,修建道路总长7700米。续建的5条道路年底全部实现竣工通车,拉通园区“三纵三横”大框架,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适时启动5条道路的建设(新岭路、新梅路、新兰路、新园路和机场三街)。同时加快电网、水网、气网、电信、排污、学校和公交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并按照园区产业规划的定位,重点突出光伏产业、奥特莱斯及重大项目中信、长电等周边的配套。加快发挥这些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让投入的效果更明显,产出的效益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