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美丽清洁乡村”活动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5/10/3

开展美丽清洁乡村”活动调研报告

“美丽&8226;清洁乡村”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对《县群众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反映的最“盼”、最“难”、最“怨”、最“忧”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市“美丽办”《关于深入基层开展“美丽&8226;清洁乡村”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美丽办”发〔〕65号)要求,11月28日,我深入联系点镇8村、村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和座谈等方式,较全面地了解了村“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摸清了农民群众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最“盼”、最“难”、最“怨”、最“忧”的部分问题,为下一步深入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提供了一些思路。
一、基本情况
村距城区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共有5个自然坡,560户农户,2349人,共有耕地面积4545亩。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45名。农业产业以种植韭菜、甘蔗为主,种植水稻、花生、玉米等为辅。那云村人多地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村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共有10个自然坡,19个村民小组,854户农户,3327人。全村有水田面积3285亩,畲地1044亩,开荒地11922亩。村设村党总支部1个,总支部下辖9个党支部,党员74名。
自“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村和村的群众都很支持并积极参与,目前,村庄周围的陈年垃圾已基本清除,公路、村屯道路、农户房前屋后基本做到整洁卫生;环卫设备设施、保洁员配备基本到位;村规民约已制定,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群众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清洁乡村”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最“盼”的事情
村和村的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群众普遍盼望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村屯道路、巷道硬化、村屯排水、污水处理、人饮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
(二)群众最“难”的事情
1.由于村民整日忙于农活,本身生产劳动强度就很大,没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清洁乡村”活动,因此参与活动的热情无法一直保持高昂。
2.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力量不足,很难确保履行门前五包等责任。
3.目前各村坡保洁员的工作量大,补助低,不能坚持长期做,保洁员队伍不稳定。因各村外出务工人口多,很难实行收取保洁费的措施,村屯聘请保洁员的工资、垃圾清运费的资金筹措难度大,无法建立起一套符合村屯实际情况的资金投入机制。
4.各村虽然都已经制定了村规民约,但真正执行的很少,村规民约并未发挥作用。
5.目前在村和村实行人畜分离和禽畜圈养存在很大难度,不符合农村当前实际情况,人畜分离后容易发生耕牛被盗等事件,农民有抵触心里。
(三)群众最“怨”的事情
1.村屯垃圾池清运不够及时,垃圾恶臭难闻,且目前垃圾处理的方式基本上是就地焚烧,不能焚烧的才清运,垃圾焚烧产生的大量浓烟污染空气,影响生活,群众颇有怨言。
2.评比标准不够科学合理,要求屯屯过关并不现实,有些村坡因为以前开展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或生态文明村示范建设,基础条件较好,在评比中往往会取得好成绩,而从未开展过建设的村则很难取得好成绩,“清洁乡村”活动应该试点先行、分类推进。
(四)群众最“忧”的事
1.群众环境意识、卫生意识仍然淡薄,对垃圾乱丢乱倒的生活陋习尚未完全摒弃,经过集中整治后,仍存在反弹现象,“清洁乡村”活动的成效很难保持。
2.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效果不明显。因资金投入、人员不足等问题,虽然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保洁员制度,但是并没有落实到位。
3.“清洁乡村”活动刚开始的阶段群众参与热情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性逐渐减弱,“清洁乡村”活动很有可能只是“一阵风”。
三、对策和建议。
(一)宣传引导,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工作,逐步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和卫生意识。一是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反复宣传,用板报、标语等形式强化宣传,使“清洁乡村”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外,更重要的是要开展“改陋习,树新风”等教育宣传活动和健康知识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自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组织广大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对清洁乡村活动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和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话发展;三是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干部职工以及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进一步做好群众再动员工作,切实调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定期组织村民参加集中整治活动,让农民担当集中整治的主角,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环境,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或办法,充分发挥和利用利益导向机制,让广大群众意识到做好“清洁乡村”工作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激励群众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热情。
(二)集思广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村坡“一组两会”的作用,组织召开群众会议,通过群众集体讨论,制定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形成自我管理机制;组织各乡镇、村(社区)干部,根据实际完善网格化管理、督查考评等长效管理制度,完善环卫工人、保洁员、环卫设施等管理制度,形成清洁乡村工作的规范管理。
(三)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完善新农村建设。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和民心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一是注重财政引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整合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巷道硬化等项目建设,解决群众最“盼”的问题。二是大力发掘培育和树立推广先进典型,打造几个过得硬的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多层次推动“清洁乡村”活动深入扎实开展。三是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四是整合各部门力量,形成城乡一体的管理机制。尤其是要充分整合农业、水利、环保、环卫、交通、卫生、扶贫、国土、规划等单位的力量,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安排房屋布局、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文体、卫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清洁乡村”建设步伐。
(四)多措并举,科学处理农村垃圾。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群众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引导群众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对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通过畅通回收渠道,整合乡镇、村坡基层组织及村坡保洁员力量进行回收处理,将垃圾回收的收益用在日常卫生保洁工作上;对建筑垃圾、瓜果皮、厨余垃圾等不可回收的普通垃圾采取填埋、焚烧处理,减少垃圾清运压力;对农药瓶、油漆桶等有毒有害或者难处理的垃圾,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城区处理”的模式进行集中清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