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2

镇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镇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我镇大陡畈子项目经上级有关部门立项批准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市开发办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经过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按规划设计要求如期完成,现将项目实施情况回顾如下:

一、项目的基本概况

本项目区涉及到12个行政村,2497户农户,8063个人口,总耕地面积11365亩,宜农荒地370亩,宜林荒地623亩,项目区地处革命老区,位于上虞市区东部21公里,是一个面积集中连片达万亩的产量大畈,因经济相对薄弱,除了六七十年代兴修的老水利设施外,至立项前一直未能进行系统规范性的综合治理,渠系布局混乱,沟、渠、路、埠、桥、闸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大部份已失去了作用,尤其是该畈地势低洼,多年来一直遭受内涝,因此,长期处于粗耕粗种,广种薄收的状况。如96年初连续几天的阴雨就使6000余亩粮田沉没在一片汪洋之中,最深处达一米多,许多农民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老区人民迫切需要大陡畈的综合治理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给革命老区带来了机遇,是落户我镇的第一个也是最大一个农业投资项目。为此,老区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班子,把大陡畈子项目建设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使该项目工程得到了有条不紊的开展,工程进度快,质量好,仅用了五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各项工程任务。

二、主要工程完成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

1、主要工程完成情况如下:

新建排灌站70千瓦/5座,衬砌渠道16公里,新做机耕路7公里,路面铺设5公里,开挖疏浚渠道36公里,购置农业机械12台套,营造绿化林带500亩,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推广三新技术和优质稻1万亩。

2、资金到位情况如下:

97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85万元,其中省以上90万元(有偿扶持资金为45万元),市配套20万元,乡镇配套20万元,群众自筹55万元。项目实际资金到位率100%,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185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00%。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一批蔬菜、畜禽、水产等基地。

三、主要做法

1、镇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成立了低产畈改造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分管镇长任副组长,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精干的专职工作班子,这在组织上为顺利实施工程提供了保证。

2、自上级开发办项目批复下达以后,镇低改领导小组很快进入角色,多次召开项目区所在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会议,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布置任务,重大工程由镇统一招投标,一般及小型工程由项目区所在村负责施工,分工明确、责任到村到人,使工程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确保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任务。

3、按照上级农业综合开发成功以后的管理要求,镇政府建立工程项目档案,作为项目单位的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并成立管护组织,落实管护措施,筹措管理经费,制订奖惩办法,以充分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

4、加强财务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帐登记的管理办法,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报帐制度,镇财政及项目区采取多种渠道和手段,投工投劳投物,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及国家资金的及时回收。

四、主要体会

回顾大陡畈子项目的建设历程,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1、镇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项目立项前,党委政府一听说有这样的开发机遇,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多次要求开发办领导实地踏看规划,要求争取立项。得到省开发办立项批复后,党委政府更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很快成立镇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并由镇长亲自任组长。同时建立由镇长负责的实施班子,具体下设工程议包组、资金预算组、档案资料组、工程验收组。各组分工协作,责任到人。镇党委书记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工程进行实行倒计时,要求实施人员每天下班前汇报工程进展情况。镇农办人员每天呆在工地上,没有星期天、休息日,废寝忘食,克服雨季、农时的不利因素,督查工程进度、质量,使项目工程得以保质保量完成。

2、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基础。改造前的低产欠收,激发了农民参与开发的巨大热情,对修渠筑路所受到的损失,农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与积极配合,施工期间,所涉农民累计入1.5万工,群众筹集资金55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子项目建设。

3、规范的报帐制管理是保证。

报帐制管理的核心是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资金的筹集、管理到使用都建立了一套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

一是迅速筹集资金。资金是项目建设的保证,因此资金到位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进度。由于时间紧迫,首先市配套资金很快到位,镇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也很快划到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专户,保证了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

二是严格报帐程序。如对工程实行预算审核制度,从源头入手,尽可能避免资金浪费;建立联合验收制度,对较大型单项工程完工后,实行镇、开发办、财政三方联合验收,确保主要工程的建设质量。

三是政策扶持支农。由于规范化的报帐制度管理要求正规的施工单位(较大型工程),正规的发票。因此,项目工程的税收是一笔可观的开支。为了尽可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市政府对项目建设工程中的地方税收给予减免,税率为6.875%,仅此一项可以节约资金近10万元。实实在在支持了项目工程建设。

五、主要存在问题

我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过近七年来的运作,由于原来设计标准偏低和管理上的失管,在一定程度上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存在较大困难,工程主要存在问题表现为:

1、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已按地域划分给所属行政村管理,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修经费,形成无人管理和维修的状况。

2、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设计标准与目前农业机械化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机耕路的密度、渠道的密度欠高。

3、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自然老化及各类人为等因素,机耕路路面宽度不够,机械出入困难,又路面破损十分严重,部份路基砌石倒塌;部份衬砌渠道因基础不实,出现收缩、断裂,特别是高出路面的灌溉渠道,更为严重,部份的衬砌渠道由于耕作机械的进出不当被毁坏。

4、机埠数量偏少,涉及到12个行政村,灌溉用水旺季时农户会出现争水现象;由于近几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部份农田开展了种养植业,原设计时的灌溉面积大于实际灌溉,费用浪费。

5、林带绿化中,目前乔木树冠增大,影响周围农田采光,部份的灌木,农户擅自毁损,林带绿化出现空缺。

6、灌溉农用电线、机房内电机及配电设施经常被窃。

7、渠系建筑物人为破坏严重,过路放水涵管被耕作机械和小型运输车辆压破。

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镇、村两级财政薄弱,日常的工程养护和维修带来一定困难。

由于上述的因素存在,排灌等农田设施运转情况一般,设施破损程度较为严重,其中,渠道破损率达35%,路面破损率达80%,路基破损率达50%,机埠破损率达10%,75%以上的渠系建筑物已破损。

六、老项目区需要再进行改造的情况

根据该农业综合开发运作状况,我镇需要再改造的老项目区面积10000亩,当前迫切需要改造的面积达5000亩。

老项目区改造的主要工程为:

1、衬砌渠道12公里,维修渠道16公里;

2、机耕路拓宽5公里,新做机耕路10公里,机耕路维修整平7公里;

3、新增机耕桥梁3座;

4、维修渠系配套设施60处,新建40处;

5、机埠维修5座,新建机埠2座。

上述工程的实施,共需资金300万元(省市配套2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其中老项目改造维修费用120万元,新建配套设施需投入180万元。

七、建议

1、要求上级继续加大对老项目区的投入,提高省、市财政配套标准,增加无偿资金数额。

2、要求对老项目区改造进行试点,老项目区改造经估算每亩需改造资金500元(中央、省补助每亩350元,市级配套每亩100元,群众自筹每亩50元)。

3、建议降低农户自筹资金,取消农民义务工投入,逐步减轻农民负担。

4、进一步探索项目的管理机制,明确项目建成后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受益权,明确管护主体。

永和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