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半年总结
市质监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半年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的回顾
刚刚过去的半年,整个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的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系统克服了种种困难,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事业发展,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斗志,按照“围绕一个中心,抓好‘六大放心工程’,实现七个突破”的总体要求,加强了学习,转变了观念,调整了思路,改进了方法,开拓了领域,取得了成效,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为服务黄冈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概括起来,可以说是经受了三大考验。
第一,抗击非典灾害的考验。自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系统高度重视,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局党组的要求,严格政治纪律,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观念,正确处理防治非典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坚持为黄冈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不动摇,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打假力度,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社会稳定;同时,切实抓好了全市系统自身的防治工作,在应对复杂局面中,各项工作做到了统筹安排和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防非典的关键时期,全市系统组织专班,狠抓非典预防相关产品的监督检查,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对需求量较大的口罩、防护服装、消毒和洗涤用品展开专项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利用防治非典名义从事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真正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预防非典产品,发挥了质监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4月30日,市局在黄州公开销毁价廉质次、伪劣口罩9839只,提高了市民的防护质量,极大地稳定了市民的防护安全心理。市“四大家”领导对我们抓住热点、服务百姓的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局被评为“全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系统在各级政府支持和有关方面配合下,集中力量,重拳出击,继续深入开展两个专项整治和八大打假战役,有效遏制了制假售假猖獗势头,维护了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围绕“四重一大”,开展“四查四保”。组织了以食品、农资、建材、拼装汽车、棉花等产品和部分区域为重点的专项打假行动;将整顿规范和建章立制相结合,加大了集贸市场和加油站专项整治力度,长效防治机制逐步建立。集贸市场和加油站制假售假、短斤少量、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整治,在用计量器具强检受检率大幅度提高,经营秩序有了明显好转。针对非法“小钢厂”死灰复燃的状况,加大了对“小钢厂”的整治力度。6月中旬,协助省局对黄州区赤壁办一“小钢厂”进行了依法取缔。全面开展棉花及纤维制品执法打假工作。对武穴棉花收购加工厂利用漂白棉掺杂使假案件的查处,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系统还立足于把打假与扶持黄冈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打假与保名优结合起来,对我市名优产品、重点企业,加大了扶持和服务力度。
今年是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总局《气瓶安全监察规定》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全市系统进行了深入宣贯。以巩固普查登记成果为着力点,实现了锅容管特动态管理,推动了长效机制的形成。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安全运行,上半年全市系统共查处隐患设备356台,完成整改317台,报废39台,消除了事故隐患。强化领导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3月份,团风县发生一起“土锅炉”爆炸事故,我们迅速组成调查组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很快对事故作了结案处理,事故调查结案率为100。全市锅容管特安全生产保持总体稳定。
第二,职能部分调整的考验。质监部门职能调整以来,全市系统正视困难,认清形势,把质量工作的重点放到抓源头、抓市场准入上来,以从源头抓好质量势在必行的认识和从源头抓好质量事在人为的勇气,不断探索职能调整后的工作方式方法,采取有力措施,转变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标准、计量、认证、质量监督、检验、监管等在抓源头工作中的作用,积极适应职能部分调整的需要,从源头抓质量取得实质性进展,标准化、计量工作全面推进,促进了我市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为黄冈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施质量和打假工作目标责任制成效显著。协助市政府继续对各县市区政府实行质量和打假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各县市区局也积极协助政府落实两个责任制,构建了市、县、乡、企业四级责任网络,从宏观上加强了对质量工作的管理,促进了各级政府对质量工作和打假工作的重视,凸现了质监工作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兴市”和联系点企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继续抓好了以蕲春县为试点的“质量兴市”工作,新增联系点企业3家。每个县市区还结合实际,确定了一个乡镇为“质量振兴”试点和2-3家企业作为“质量兴企”试点,并加大质量工作宣传和帮扶力度,以引导更多的企业提高质量、标准化、计量管理水平,“人人关心质量、全员参与质量振兴”的氛围已日趋形成。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有了新成效。有4家企业被评为省质量效益型企业。
实施名牌战略力度加大。全市系统以提高黄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大力推行扶优扶强措施。已有7家企业完成省级名牌的申报计划。
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工作全面推开。上半年,共建立企业质量档案110家,并根据质量档案提供的企业质量管理基本情况,用好用活档案资料,从中探索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帮助和服务工作,为不断提高我市质量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了新的支撑手段。
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工作取得新进步。半年来,全市新增27家企业通过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验收,2家企业取得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同时,加大了对无证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查处力度。质量认证工作稳步推进,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明显提高;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也已经顺利启动。
不断推进标准化工作与入世接轨。巩固消灭无标生产工作成果,加快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代,加大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全市企业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蕲春、黄梅、武穴等县市以政府名义召开了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武穴、黄梅、蕲春、罗田、英山等县局分别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申报计划,“九资河茯苓”已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并获受理;标准信息工作又有新突破,“黄冈质监网”的建成,为全市质监系统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开辟了新的窗口。
计量工作“390”计划得到有效落实。上半年,全市系统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受检率达96以上;加强了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深入实施“光明工程”,眼镜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3·15”和“6·6爱眼日”期间,全市系统义务为6所中小学1200名学生提供眼镜质量检测,赢得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第三,优化经济环境的考验。为加快黄冈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工作思路,并把坚持不懈地整治经济软环境作为这一思路变为现实的当务之急来抓,通过开展“三评一促创五好”活动,组织8000人的代表对各部门领导班子及机关作风情况作出评定;同时对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实行红、绿卡制度,对评定名次靠后和违反红、绿卡制度的部门实行强力整改乃至关门整顿的措施。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全市系统不动摇、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积极行动,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把“评创”活动作为我们质监系统转变作风,端正行风的有效载体;作为创新工作思路,加快事业发展,提升部门形象提供的一个新平台。
全市系统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树立宣传先进典型,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专项清理工作,严肃处理“三乱”行为,及时解决行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切实成效。市纪委、纠风办考察组对市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一大批县市区局成为当地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单位。如蕲春县局在该县对47个政府部门进行的评议中,取得了名列第16名的好成绩;武穴、罗田两局在当地人大组织的评议中,满意率均达到了85以上;浠水、黄州两局在“四大家”领导心中的位次明显攀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行政务公开。市局和各县局均进入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开辟服务窗口,并采取设立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乱收费、乱罚款行为。
在“三评一促创五好”活动中,市局精心组织、统一部署,向县局延伸,对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查摆问题,并逐一进行整改。全市系统按照《五年规划》,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黄州局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蕲春、罗田、武穴等局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加强了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各级中心组学习坚持做到了“六有”,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7·1”期间,市局直属机关党总支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综合治理保了一方平安,无一例计划外生育现象发生;市局机关管理日趋加强,档案、保密等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以“门前四包”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了市指挥部的多次表扬。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加大了扶贫帮困力度,受到基层和企业好评。
认真贯彻《条例》,对去年提拔的干部进行了试用期满考察,考察合格的已发正式任职文件;今年,又选拔了一批政治上过硬、事业心强、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年轻干部,改善了县级局和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活力。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保证了上级重大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结合“评创”活动和民主生活会,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查找思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深入进行整改,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为了提高整个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全市系统以抓学习、抓培训为突破口,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春季队伍整训和工作标兵报告团巡回演讲活动,与湖工大联合举办的“质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