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部署
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部署
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市教育局今年上半年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做到了时间过半,全年目标任务完成过半。现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全面推进
1、全面启动规划工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教育局、市财政局6月22日召开专题会议,对做好学校规划布局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市、县两级政府正在按照“小学减少校点、初中适当集中、高中内涵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中小学布局,其中,乡镇重点建好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县城建好优质高中和一个功能完善的职教中心,市区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一批优质学校。各地未来5年、各级各类学校规划布局工作,将于年底完成任务,并通过市教育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
2、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一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今年春季享受免学杂费人数345436人,补助资金3747万元,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寄宿制贫困学生14042名,预算补助金额193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人数36606名。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835人,同步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补助资金25.51万元。二是开展农村教育振兴行动,推进教育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绵竹市遵道镇、富兴镇、清平乡,广汉市和兴镇,什邡市师古镇,旌阳区孝泉镇被市政府评为首批教育示范乡镇,并受到表彰。争取到国家、省危改资金1992万元,全年将排除现有d级危房6万平方米。加大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面,确凿10所国家级、省级示范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使所有报考普通高中的学生都有优质高中就读的机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四是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享受城市人口同等待遇,妥善解决了今年新增1000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读书的问题。加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力度,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00万元,政府配套300万元,做好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的准备工作。协调落实现代教育集团全市4所特殊教育学校捐赠20万元,改判办学条件。
3、全力维护安全稳定。财政出资购买校方责任保险,预防和妥善处理师生人身伤害事故,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谁办学、谁负担”原则,各级政府设立中小学校方责任保险专项资金,所需经费纳入每年各级财政预算,依法合规设立专户,全额支付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校方责任险的保险费。制定学校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标准,人防、技防、物防经费纳入学校综合预算;完善学校安全制度,健全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建立学校110报警系统和校园监控网络,完善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认真做好教育系统**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截至6月25日,共收到市长信箱来信96封,均及时按要求予以办理。
4、倾力打造教育品牌。按照市政府“创品牌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在维护和发展现有三大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努力创造新品牌。一是进一步扩大西部职教基地影响。继续利用产业优势和职教基础优势,以建设西部“职教基地”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化统筹,创新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大中职招生工作力度,将招生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完成春季招生7800人。大力支持区域内职业院校向连锁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教育集团、通用职教集团、东方职教集团三大职教集团。绵竹职中正式申报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中江职中、罗江职中、市职业技术学校正式申报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打造职教园区,积极完善市区职教布局,在旌南片区建设高职园区,在黄河片区建设中职园区。我市职教改革经验,受到省委书记杜青林的高度评价,全省职教改革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召开,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一个“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并授牌。二是深化“警校共育”成果。各级各类学校做到机构、人员、场地、制度“四落实”,在与公安部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与司法、工商、文化、卫生、建设、环保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创新,进一步扩大了“警校共育”经验的影响,北京、上海等地教育部门负责人多次到学习参观。三是推广“共建共享”经验,打破行业、部门、区域界限,按照“高等教育省市共建,以省为主;中等教育市县共建,以市为主;义务教育县乡共建,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共建共享,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市政府与省建设厅签订协议,共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支持该院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同时还与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省供销联社、省邮政公司共建西南安装工程学校、省商贸学校、省信息通信学校。
二、工作措施全面落实
1、队伍建设加快。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采取进修、培训、上挂下派等方式,着力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执行能力。选派两名中层干部分别下派到中江县、什邡市的乡镇挂职锻炼,接受绵竹市教育局、六中、市嘉陵江路学校选派的三名干部,到局机关上挂锻炼。二是通过集中培训、分批轮训、考察学习、举办校长论坛等形式,突出提高校长的办学能力。选派25名校长到天津、北京等地学校考察,选送30名校长参加省级培训,组织校长140名参加市级培训。三是采取新一轮全员培训、农村教师强化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等办法,全面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市上重点抓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校长、两类高中教师的培训,县(市、区)重点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对全市普通高中毕业班1184名任课教师进行了高三总复习培训。即将开展初中教师骨干培训,将有1200多教师参加市级培训。选派一批优秀职教教师出国深造,争取到国家职教师资培训指标65人,省级优惠培训指标50人,国家、省、市各级职教师资培训专项经费达到400万元。四是加快人才引进。全市每年设立100万元奖励资金,对市境内各级各类学校评选产生的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引进的校长和教师给予安家补偿费,省会城市的国家级示范(重点)学校校长10万元,其他地区国家级示范(重点)学校校长8万元,省级示范(重点)学校校长5万元,特级教师5万元,省级骨干教师3万元。
2、基础建设夯实。一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高远程教育设备设施使用效益,重点抓好农村学校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大职业学校实训场地和实作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职教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绵竹职中机电实训基地和数控专业,通过省级专家组评估,获得优秀级。三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3、教育改革深化。一是加大初中课程改革交流总结工作的力度,做好高中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二是健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评价办法,创新高中教育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制定了《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排行标准》。三是完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办法,继续推行“阳光招生”,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四公开”,以多种形式将招生考试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公布。严格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管理,规范了推优生、宏志班、艺体特长生的招生办法,严格落实了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的“三限”政策,在全省率先执行择校生交了择校费后,不再交学费的政策。四是推进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课程体系的建立,对语文、数学、德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新的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4、济困助学到位。对全市高三贫困学生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共有贫困生3073名。积极筹措资金,作好实施“栋梁工程”准备,确保贫困大学新生顺利入学。开展奖教助学活动35次,发放资助金177.67万元,1万余名师生受益。帮助中小学贫困生完成学业,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设立“关爱留守学生”专项资金100万元,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为救助患急性白血病的中学初二学生许令佳,专门设立了“许令佳救助基金”,局机关干部职工带头捐款,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9.5万元。
5、宣传信息扩大。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支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警校共育等经验多次进行了报道。二是加大政务信息采集、报送力度。截至6月22日,省政府、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共采用教育信息125条,同比增加30条。三是办好教育网,加大信息容量。截至6月22日,教育网共编辑、采用各类信息1613条,同比增加1031条。那一世范文网
三、工作成效全面提高
市教育局在去年的目标考核中,名列全市54个非经济管理部门和49个经济管理部门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全市目标考核先进单位一等奖。同时连续两年获得省教育厅目标考核优秀奖。局党委连续三次被市委评为“四好”班子。
四、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围绕市委提出的“两年有新突破,四年上新台阶”的发展目标,教育工作以“开放合作,苦练内功”为发展理念,以“创品牌学校、抓职业教育”为工作重点,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促进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按照“小学减少校点、初中适当集中、高中内涵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中小学布局。
整体推动职教育展。发挥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作用,全力打造西部职教基地。
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落实市政府各项引进人才举措,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校长的办学能力和教师的育人能力。
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抓好“教育资助行动”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抓好“两免一补”,逐步扩大免费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覆盖面,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同步享受“两免一补”;完成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全市特殊教育在校学生规模增长10,在校生人数达到750人;进一步健全贫困学生济困助学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重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